中国招商引资信息网,招商引资信息网,招商引资网,招商投资网,招商网,招商投资集群,招商投资全球集群,招商投资全球集群总站,
绿园开发区招商引资网
吉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深入推进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办法
来源:网群国际    浏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2〕22号)的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健全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为加快富民强省进程、实现吉林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把人才优先发展的要求具体化、政策化、项目化,切实做到谋划发展超前考虑人才保证,制定计划超前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超前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超前考虑人才措施,努力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2、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力度。坚持人才投资优先保证,建立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投入机制。从2014年到2020年,省人才开发基金年均增长10%,市(州)、长白山开发区、县(市、区)财政要逐年增加人才开发经费投入。从2013年到201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省和市县财政科技研发经费年均增长20%以上,科技计划项目中支持企业的经费占财政科技投入的比重不低于70%,重点向创新人才科技成果转化倾斜。到2015年,全省人力资本投入占GDP比例达到13%。

  3、加快区域人才强省建设步伐。进一步扩大人才总量,加快人才结构布局战略性调整,以人才结构优化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人才合理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通过调整人才政策、实施重大人才项目、优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提升人才综合竞争力,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使我省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1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到2015年,我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人才贡献率达到20%。

  二、围绕全省经济工作发展大局实施重大人才工程

  4、启动实施吉林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工程。利用3年时间,分层次分类别重点支持50名在我省工作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对于入选国家“特支计划”人员,省里给予15-50万元配套资金;对于入选我省“特支计划”人员,根据其承担项目、课题情况,省里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逐步探索稳定项目支持模式,建立起我省高层次人才成才梯队。

  5、启动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利用3年时间,培养造就50名(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开展吉林省科技成果转化十大杰出英才评选,促进科研成果在省内转化。每两年开展一次吉林省青年科技奖评选工作,表彰奖励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6、启动实施优秀企业家培养工程。围绕全面提升战略规划、资本运作、人力资源管理、金融、物流、国际贸易等专业知识水平和运作能力,利用3年时间,选拔培养100名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和经营能力的优秀企业家,分别到国内外知名高等学校、职业经理学院、沿海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到国有骨干企业或大型民营企业挂职锻炼,重点支持民营企业。

  7、继续推进“双百千万”人才计划。加大“双百千万”人才计划推进力度,加强指导调度和督促检查,及时落实有关政策,确保实施效果和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统筹抓好千名文化产业拔尖人才开发计划、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工作。

  三、实施人才支持政策

  8、实施人才创业发展支持政策。研究制定《关于支持人才创办企业的实施办法》。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创办企业,允许3年内保留原职务级别、编制、人事关系和福利待遇。实行承诺出资制,创新人才创办注册资本在100万元及以下的企业,允许注册资本零首付。允许符合政策的创新企业以住宅作为经营场所。各级企业登记注册机关设立创新人才创业服务窗口,实行专人专件办理。

  9、实施人才税收优惠政策。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专项奖励,属于省政府奖励的,免征其个人所得税。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资助资金(含省财政支付、市州及用人单位匹配资金)视同省级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超过的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10、实施用人主体人才开发激励政策。设立省人才开发贡献奖,每年评选出15个人才开发工作突出的企业、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等用人主体,省里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用于人才培训、人才交流、人才奖励等方面,充分调动各用人主体人才资源开发的积极性。

  四、加强人才工作平台载体建设

  11、建设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利用3年时间,在条件成熟的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包括东北亚金融总部基地内金融机构)和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评选出20个省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打造人才创新创业平台。通过基地建设加大对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着力引进我省重点产业领域从事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和熟悉精通现代物流、金融、信息服务、旅游、文化、商贸流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对建设质量高、发挥作用好的人才基地,省里给予每个基地30万元资金支持。

  12、建设吉林省院士专家创业交流基地。加快推进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地的学术技术交流、决策咨询论证、高层次人才论坛、人才培养培训、科研成果推介、人才风采展示、企业家沙龙、创业投资洽谈等8个方面服务功能,激发人才创造性活力,更好地释放出人才资源的“乘数效应”。

  13、推动重点科技研发平台载体建设。到2015年,重点建设20个企业院士工作站、50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00个省级科技创新中心、200个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30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规划建设东北地区首家大科学工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集聚培养一大批高端人才,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14、扩大人才区域交流合作。定期举办东北亚高端人才峰会,邀请海内外政商名流、高端人才围绕人才开发、技术合作、理论研讨开展交流合作,促进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的有效对接。推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省(区)区域人才框架协议的落实,深化在人才服务、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发挥长吉图区域人才优势集聚效应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盘活人才存量、扩大人才增量。通过发挥外企协会商会和省政府经济顾问、外企高管、境外招商代表等知名人士作用,拓宽引进人才渠道,提升人才区域交流层次,扩大交流范围。

  五、发挥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用

  15、开展专家决策咨询服务。以省高级专家为主体,分别建立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省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咨询委员会、科学技术与工程咨询委员会、省政府法律顾问团、省政府立法咨询委员会等5个专家决策咨询服务机构。建立重点经济工作专家调研服务机制和重大经济决策专家预审机制,在省委、省政府重要会议和重大决策、重要政策出台前,组织专家调研论证,听取意见建议。

  16、引导专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开展院士专家基层行、企业行、边疆行等系列活动,根据地方需求、企业需求、产业需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组织专家进行对接,围绕长吉图开发开放、民营经济发展、县域经济突破、工业集中区提升、城镇化建设等问题和一些具体建设项目开展咨询论证、技术支持等活动,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鼓励专家与地方、企业开展长期合作,探索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办法,对为地方提供有力智力支持的部门和专家进行表彰奖励。

  17、发挥专家社会教育作用。邀请省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围绕重大政策解读、优秀文化宣传、科技知识普及等方面,面向高等学校、党政机关干部、基层群众等开展讲座、报告等活动,引导高层次人才在提升人文素养、优化社会发展环境等方面发挥作用。

  18、重点推进“人才强县”工作深入开展。研究制定《吉林省加快推进人才强县工作的实施办法》。鼓励县(市)建立人才开发资金,省财政在转移支付资金中对国家级贫困县给予支持。在省高级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评选中,县域工作的相关人才入选率分别不低于3%和10%。每3年开展一次“乡土实用型专家”评选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19、搭建吉林籍域外高端人才交流平台。建立覆盖全球范围的吉林籍或在吉林学习工作过的域外高端人才信息库,在北美、欧洲、亚洲、大洋洲以及京、沪、粤、港、澳建立联系点,充分利用域外高端人才的智力、资金、人脉等资源优势,推动我省人才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化交流、人才引进等方面工作。密切与吉林省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咨询专家联系,注重发挥咨询专家的作用,建立咨询专家与省高级专家待遇相匹配的激励机制。

  六、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20、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各级党委、政府班子成员与用人主体、人才结成对子,每位领导干部联系1-2名专家。通过登门看望、举办专题座谈会、开展假日联谊、举办联系工作交流会等方式,针对经济社会建设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和发动专家献计献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倾听专家意见,掌握专家工作生活及家庭情况,帮助解决后顾之忧。

  21、注重高层次人才思想引导。以思想联系作为联系人才的重点,引领人才思想政治建设,举办高层次人才政治理论研修班,围绕中央重大决策、省内重大工程建设、国际国内形势焦点、社会关注和社会热点问题等,为各类高层次人才举办专题讲座,深化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将各类高层次人才更好地凝聚在党的周围。

  22、关心高层次人才身心健康。坚持省高层次人才定期健康体检、休假疗养制度。每年组织高层次人才进行一次健康检查,组织部分业绩和贡献突出的专家到省内外或国(境)外休假疗养。将在我省工作的两院院士列为一级保健对象,享受相应的住院医疗待遇;将吉林省高级专家列为二级保健对象。通过开展吉林省高层次人才联谊会活动,增进产业、行业、专业之间人才的交流合作,扩大服务吉林发展成效。

  23、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以现有各级政府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为主体,促进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融合贯通,建立覆盖城乡、服务各类人才的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快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信息网络建设步伐,建立贯通省、市、县三级人才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和服务流程,促进人才服务业快速发展。设立政府主导的吉林省高端人才中介机构,鼓励国内外知名人才机构和猎头公司落户吉林,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设立吉林省引进人才服务窗口,围绕居留、落户、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就学等方面为高层次引进人才提供一体化服务。

  24、建立高层次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覆盖全省的高层次人才信息库,依靠现代技术手段,动态掌握各领域高层次人才相关情况。规范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省委联系的专家工作变动、职务调整、取得重大成果、获得奖励处分以及健康状况等情况,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需及时报告省人才办。

  七、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25、健全党管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省、市、县三级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名称统一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政府分管领导同志和党委组织部长任副组长,党委、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党委、政府所属系统内人才资源规模较大的职能部门建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各级党委常委会(党组会)每年要至少专题听取1次人才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26、完善科学的人才评价导向。人才评价注重从一元标准向多元标准转变,从重学历、资历向重能力、实绩转变,从政府评价为主向市场、事业、群众评价为主转变,建立和完善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形成更加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出台《关于激励科技人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暂行办法》,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依据,在国家级专家推荐和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评选时,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入选人数分别不低于全省评选人才总数的10%和20%。对科技成果转化业绩特别突出的科技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破格评审、专业技术岗位超职务级别或超岗位聘任。

  27、建立人才资金、奖励协调机制。建立人才资金使用联审制度,省人才开发基金、省人才开发资金、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使用计划需经省人才办、省人社厅、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研究会商同意后,按有关规定办理。加强人才资金的监督和检查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人才资金“阳光”使用。建立人才评选奖励报告制度,每年年初省直各有关部门需将计划开展的人才评选奖励工作报送省人才办,避免奖项重复设置。

  八、加强人才工作基础建设

  28、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年度目标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重点对人才队伍建设、人才环境改善、人才作用发挥、人才工作创新等情况每2年考核一次。明确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实行人才工作党委(党组)一把手述职制度,由省委组织部和省人才办共同组织各市(州)、长白山开发区党(工)委和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行年度人才工作述职,评选人才工作特色项目和优秀单位。实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联络员制度。

  29、加强人才工作法制化建设。加快人才立法工作步伐,完善人才法规体系,把人才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制定全省性的人才保护性措施办法,使各类人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创新创业创优事业。

  30、加强人才发展理论研究。进一步加强人才学科、人才研究队伍建设,建立东北亚人才研究基地。开展人才工作重点课题攻关,每年遴选3个左右人才工作重点课题,由省人才开发基金资助,委托省直、驻省中直有关部门(单位)负责课题研究,总结人才工作规律,重视研究成果运用。

  31、加强人才工作队伍建设。各地各部门按照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四到位”的要求,配齐配强人才工作力量。加强人才工作队伍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各级组织部门每年至少举办1次人才工作专题培训班,提高知全局、懂人才、干实事、善服务的能力。

  32、为人才成长发展创造更优环境。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通过宣传人才政策、人才工作典型经验和优秀人才事迹,大力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努力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大人才吸引力度。        

项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费发布服务,但对信息的合法性、实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名录资源由会员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传,个人信息均经处理后发布,如有遗漏戓涉嫌侵权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请将“该页网址和需修改及删除的内容”发至本站邮箱戓留言给我们处理。凡注册会员并发布信息或名录资源的,均可定期获得全球项目参考及合作机会。本站名录资源概不对任何第三方开放,更不提供如交换、出售及查询等服务!
项目合作及建议请留言:请理性留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姓名: 手机: QQ号: 微信: 邮箱:
验证码 点此换一张
关于我们 招商培训 代理招商 代理投资 代理融资 代理政策 战略伙伴 服务外包
广告报价 汇款方式 合作方式 免费发布 网群建设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