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由于我国的假日安排具有一定的刚性,导致同一时间段短期旅游消费者急剧增加,超出了各旅游景点的接待能力。
《法制晚报》针对黄金周出游发起的微调查结果显示,在106名受访者中,有四成受访者选择在国庆出游是为了放松。至于景区人满为患的主要原因,有近四成的受访者认为主要是假期太少。此外,尽管年年黄金周都堵成"一锅粥",仍有近三成受访者表示"再挤也会出游"。对于假期的数量,除去春节,近五成受访者认为每年应该有两个黄金周。
今年国庆节是我国首部《旅游法》实施后的第一个长假,人们对出游品质充满希望。但令人遗憾的是,期间仍有路上堵成"一锅粥"、景点大量游客滞留、导游变相强迫消费等情况发生。曾经万众期待的黄金周,如今变成了"不出游遗憾、出游就会堵心"的纠结假期。
到底有什么办法能让黄金周出游更加舒心呢?为此,《法制晚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法学会旅游法研究会会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院长杨富斌,北京市律师协会侵权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郭聪,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
杨富斌认为,要改变"逢假必堵"现象,必须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三方共同努力。刘思敏表示,应该增加黄金周的数量,恢复五一黄金周。郭聪则认为,应放弃现有的挪假制度,让劳动者根据实际需求,以带薪休假补充节假日的方式,自己创造长假。
旅游需求黄金周集中释放
问:有网友认为,《旅游法》实施后的旅游产品涨价以及高速公路免费,是造成黄金周拥堵的主要原因,您认为是这样吗?
杨富斌:黄金周路上越来越堵,主要是自驾出游的人多了。因为开车自由行比坐火车或乘飞机出行要方便,还可以避开人多的景区,到游客少的偏远景点。
国庆假期高速公路对私家车免收过路费,只要花点汽油钱想开多远就能开多远,也让大家觉得很划算。另外自驾游大多是随心所欲拍脑袋就走,很少有人会考虑路上的拥堵情况。
刘思敏:旅游需求是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一需求的释放量更为巨大。对于国人来说,目前国内仅有十一和春节两个黄金周。
其中春节更多承载着探亲、团聚等功能,出游的人数不多,因此十一黄金周就成了大多数人释放中远途旅游的渠道。
出游需求的巨大存量和伴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而生的巨大增量,形成了"堰塞湖",而十一黄金周井喷正是其作为唯一泄洪口的必然结果。
郭聪: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有能力也有意愿消费旅游产品,但我国的旅游消费观念尚未成熟,消费者在旅游产品的选择上缺乏自主性。
可选择的旅游产品比较少、比较单一,导致同一旅游产品被过多的消费者选择,从而使与旅游有关的相关辅助设施短期供给不足。
由于我国的假日安排具有一定的刚性,导致同一时间段短期旅游消费者急剧增加,超出了各旅游景点的接待能力。而各景点为弥补经营淡季的损失,又不愿意放弃节假日的超额收入,纷纷超量接待游客,造成各个景区人满为患。
供给短缺带薪休假未落实
问:国人扎堆出游,是否因为假期太少所致?
刘思敏:黄金周集中出游导致景区拥堵这种貌似不理性的现象,其实隐含了一个真相--就是长假供给的短缺和带薪休假落实不到位。这种扎堆儿的旅游方式中包含着太多的无奈。
比如一位外地家长想带孩子看北京故宫(微博),但孩子的寒暑假家长要上班,春节又要回去跟老人团聚,一年之中只剩十一黄金周能来了。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亲朋好友一起出游带来的精神满足和附加值,大大超出单独出游。
杨富斌:由于很多单位没有实现带薪休假,走亲访友这些事情平时很难做到,只能等到假期再安排,因为假期家人、孩子、朋友都有时间,大家才能凑到一起。大家都这么想和这么做,就成了"集体无意识"行为,结果形成扎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