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宁县举办首届绿色风云榜颁奖盛典,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有关专家以及省市有关领导、企业家代表、客商代表200余人出席。与会者围绕如何以高新技术作支撑,建立健全技术咨询服务体系,不断推进武宁县节能照明产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提升抵御国内外市场风险能力,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促进节能照明产业更新换代,完善产业链,加快产业集聚步伐等进行深入探讨。
武宁县节能照明产业于2003年下半年开始起步,经过8年多的发展壮大,已成为该县的主导产业,不仅拿到了“江西省节能灯产业基地”、“江西省绿色照明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两块省级金字招牌,还一举成为全国第四大节能灯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从玻管到毛管再到整灯生产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集群效应逐步凸显。截至2011年8月底,实现销售收入26.18亿元,利税5.12亿元。
一个既不靠铁路又不临水运码头,区位条件并无任何明显优势的山区县,在短短的几年内,凭借什么让节能照明产业释放出如此强劲的光芒?
政府发力培植特色产业
就资源禀赋来说,武宁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山区县:不沿江、不沿路,区位优势不明显。发展什么样的产业、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一直是当地党委和政府认真思考的问题。
2002年,来自“节能灯之乡”——浙江临安的农民企业家朱成华在武宁县工业园区创办了第一家节能灯企业——江西晨阳灯业有限公司,企业于2003年初投产。当时恰逢国家大力支持高效照明产品的推广使用,企业发展迅速。
从晨阳灯业发展成功经验和高效照明产业发展的前景,武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果断决策,将发展节能灯产业作为做大做强工业的突破口,把节能灯产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重中之重,大力引进发展前景好、生态低碳的节能灯项目。
节能灯产业是武宁县的特色经济,也是无中生有的产业。该县注重因地制宜,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集中生产要素,主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突出招引产业配套项目,加快形成优势明显、规模较大的特色园区、特色产业。
为引导和鼓励节能灯企业打造产业“航母”,形成产业竞争平台,2008年,武宁县专门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节能灯产业的实施意见》,在用电、用工、融资、用地等方面给予倾斜,将“好钢用在刀刃上”,以留住更多的可以带领武宁节能灯产业扶摇直上的企业。
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县节能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节能灯产业链,产业的规模化、集聚化效应逐步凸显。来自武宁县工业园区的统计数据:2003年,园区仅有2家节能照明企业。而截至今年8月底,节能照明企业及其配套企业已发展到123家,园区节能灯毛管总产量可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15%以上,已成为国内节能灯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环境给力吸引项目落地
节能灯产业是国家政策扶持的绿色照明产业,也是国家大力倡导节能的朝阳产业。
近年来,武宁县始终把做大、做强节能照明产业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发展县域经济做大经济总量的头等大事,并明确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坚持县领导带头招商制,无论是县主要领导还是分管领导,总是亲力亲为。对签约落户园区的节能照明产业项目,坚持“书记抓督查,县长抓调度”的高位推进机制,并按照“六个一”的服务机制促进项目快节奏推进。把引进节能照明产业项目作为考核一类任务乡镇或县直单位的刚性指标,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引进节能照明产业项目,并将任务完成的情况作为考核各级班子的重要指标之一。
与此同时,该县连续3年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出台全县招商引资工作意见,将节能照明产业列为优先发展产业,并成立了节能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此外,该县还加大产业扶持奖励力度,每年安排不少于100万元的经费,建立节能灯产业发展基金,对企业产品升级、品牌创建、标准化管理等进行扶持奖励;组建信用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加强政银企合作为园区建设和企业经营融资。
通过出台一系列产业扶持奖励政策,不仅使已经落户的节能灯企业发展壮大,而且吸引了一批批新企业在武宁工业园区落地生根。
“武宁绿色照明产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同行业知名企业的极大兴趣,园区不仅有节能灯的前道产业玻璃直管,更有节能灯具产业的高端产品——以LED为代表的第三代光源。”武宁照明产业协会会长、名派公司董事长程敬远坦言,名派光电将电光源基地全部建设项目落户武宁,是因为武宁有良好产业发展基础、发展前景和县委、县政府领导务实的工作作风。
“武宁县委、县政府对我们企业发展支持力度非常大,真心诚意帮助我们发展,我们要是不把企业做大、做强,对不起这里的领导啊。”他说。
协会合力形成竞争优势
2008年之前,武宁花了6年时间才招来寥寥十几家节能灯企业,而且企业发展独来独往、单兵作战,既缺乏市场竞争力,也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为改变这一状况,2008年11月,武宁县照明产业协会成立,所有节能灯企业都是协会成员,“龙头企业”的老总担任协会的会长、副会长。
为了加大产业宣传力度,由协会牵头创办照明产业宣传资料,对外点对点发放,全国400家照明企业都能看到。同时斥资30多万元在园区做了80个广告灯箱和大型宣传牌,在园区设立公交站点24个,由企业出资冠名。
协会还主动出击,配合县商务局开展产业招商。在各产业招商说明会上,协会会员主动介绍武宁节能灯产业发展情况、规模和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这种“现身说法”式的招商,吸引了许多外地客商来武宁投资办厂。园区节能照明企业2009年发展到了66家,2010年过百家,目前园区节能照明企业总数达到了123家。节能灯企业翻番增加,凸显武宁节能照明产业磁场效应。
为了避免各企业之间因争抢工人、抢占市场等恶意竞争行为,协会每个月开会1~2次,商讨企业用工、工人工资、产品价格等问题。出台《节能灯企业用工规定》,建立用工网络管理平台,把园区所有工人信息全部输入计算机,建立工人信息库。制订产品销售指导价,避免少数企业为抢占市场而恶意降价,扰乱市场。
武宁照明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康华公司董事长杨海斌告诉记者,互助、自律、创新、发展,这8个字是武宁照明产业协会的宗旨。协会既是企业的娘家又是政府的助手,不断推动武宁节能照明产业发展壮大。2010年,该县节能灯产业产值达到3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53亿元,实现税利4.98亿元。
根据规划,到2015年该县节能照明产业将发展到300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亿元。武宁绿色照明产业必将更加“闪亮”。
记者点评
工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抓园区经济必须在抓园区的产业集群上下工夫。近年来,武宁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在节能灯产业上下狠功、出实招,坚持不懈地把工业发展放在第一位,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节能灯产业集群,把领导和工作力量向节能灯产业集中,优惠政策向节能灯产业倾斜,各种要素资源向节能灯产业汇聚,走出了一条“小产品大市场、小资本大集聚、小企业大动作、小产业大规模”的发展路径。在我省加速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大背景下,武宁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