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网讯:报恩寺之名,系取自《佛说心地观经》和《大方便佛报恩经》中“报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三宝恩。”禅寺始建于南朝梁代梁武帝萧衍天监(公元502年-519年)年间。原址在溧城西北50华里处,在今上兴、上沛镇一带。报恩寺的建立正值佛教鼎盛时期。南朝宋、齐、梁、陈各代皇帝都笃信佛教,佛教几乎成了“国教”。梁武帝信佛教,曾4次舍身于建康(今南京市)城中最大的寺院同泰寺。他对佛教的推动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唐诗人杜牧曾歌吟:“南朝三百六十寺,……”可以想见当时崇楼峻阁、高台宝塔耸入云天的壮观景象。原在溧城西北的报恩寺于唐代武宗会昌(公元841年-846年)年间废弃。至北宋哲宗元礻右五年(公元1090年),本县人高先将报恩寺迁至溧城东南的黄家村。南宋时,宋徽宗赵佶宣和(公元1119年-1125年)年间更名为神霄宫,后又复改为报恩寺,由丞相李纲书寺名匾额。臭名昭著的南宋宰相秦桧的弟兄秦梓隐居溧阳报恩寺旁,于是报恩寺也别称秦公寺,又因寺近下桥(今作夏桥),故当地人又称下桥寺。进士出身的秦梓长子秦火育作了《报恩禅寺碑记》,可惜碑记未能流传下来。清仁宗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大殿与千佛楼毁于火灾。清文宗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据守溧阳四年间(公元1860年-1864年)报恩寺被拆毁。清德宗光绪《溧阳县续志》记载:“报恩寺,在秦公桥,毁于兵,同治(公元1862年-1874年)年间住持某建平屋三椽,经大慧僧募建两进。”重建的报恩寺大殿在抗日战争(公元1937年-1945年)中为日寇焚毁,仅剩山门外几十米黄墙,壁上书“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寺前有数亩大的一片树林,林中还有几座(俗称石龟)上载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