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墅堰区,简称戚区,位于常州市区东部,东、南、北与武进区相连,西则与天宁区接壤。东北邻近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运河、沪宁铁路横贯境内。早在6000年前,戚墅堰境内就有人类定居,劳动生息。圩墩遗址是常州地区最早的母系氏族公社遗址,其时,人们使用石器从事农耕渔猎,进行原始的纺织活动,并掌握了制陶和玉石雕刻工艺。经2000多年后,农业进入犁耕阶段,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琢玉、陶器日显精美。历史绵延。西晋末,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农业普遍推广牛耕法。东晋、南北朝时,已呈现“良畴美柘”、“阡陌如绣”的繁荣景象。唐、宋之间大力兴修水利,开发低田,龙骨水车得到广泛应用。元、明引种棉花、桑麻、大豆等经济作物。至清康熙年间,水稻品种多达7种,麦、豆、棉、桑、茶、白果豆、萝卜等广为种植。延及民国直至解放前夕,农业仍承袭封建土地制度和传统的生产方式,奉天时而承丰歉。
戚墅堰水陆交通便捷。隋大业年间开凿贯通南北大运河,可“至两浙七闽数十州,往来南北两京”。北宋庆历年间,浚治戚墅港,是“为邑东南入湖之要途”。南宋嘉泰年,设南北戚墅港,南导入太湖、北引至长江,戚墅堰“枕江蹈湖”是为然。运河岸畔的塘岸则是陆路通衢之途。明人汤沐称“东西二官塘大道,西通京国、东接闽越……实朝廷之筋脉之络,小民喉吞之道”。另外,东出之路还有大道相通,《大清一统志》载:(常州)东出通吴门(东门),经东埠汛、丁堰、戚墅堰、横林,至无锡五牧镇。南道则由戚墅堰经塘桥、雪堰桥等地通达马迹山。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沪宁铁路建成通车,并在戚墅堰设站,兼营客货。民国25年(1936年)筑武青公路而经戚墅堰,陆路运输随之兴起而交通更添便捷。运河船运繁盛,每日有多次航班过境。民国37年(1948年)时有20条航线的快、班船,由戚墅堰驶往常州和各地乡镇,载客运货。戚墅堰实为常州城东之水陆交通枢纽。
戚墅堰于元代兴漆市,而逐步成为街镇。至清乾隆时,已“万商云集”,百业俱兴。明末清初主要商市在芳渚。太平天国以后,转向桥潭里、万安桥一带。以后向西延伸,形成沿京杭运河的一条街市。由于水运方便,粮食业最为兴旺。民国期间客地粮商来自湖北、安徽、苏北和附近各县四乡八镇。上海等地面粉厂委托当地粮商收购小麦,最多每日收购逾万担。运河上帆桅如林,停泊船只雁排齿列,稻麦收获时节尤甚,素有“小无锡”之称。
戚墅堰地区工业历史悠久。明末清初,戚墅堰开设有多家工场、作坊,尤以家庭织布、砻坊、糟坊为盛。民国8年(1919年)刘瑞金创设燧源电灯厂,民国11年(1922)年张云博、杨翼之等创建利民纺织厂,是为境内最早的近代工业企业。民国12年(1923年),杨廷东等开办震华制造电气机械总厂(今戚墅堰电厂)。震华厂的开办为地区农业灌溉和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碾米厂、面粉厂、油厂、铁工厂等相继兴办。民国25年(1936年),上海吴淞机厂迁址戚墅堰而建戚墅堰机厂,占地42公顷,厂房面积2.1万平方米,职工1500多人,为常州第一个大型近代化工厂。至抗日战争前,戚墅堰境内有大小工厂11家。抗战期间,工厂遭受严重破坏。通成纱厂、大生源油厂、大星面粉厂均遭焚烧,损失惨重。抗战胜利后,工厂曾一度有所恢复。后因解放战争发展迅猛,物价飞涨而衰弱。至解放前夕,大多工厂处境维艰。
戚墅堰民众崇文向学,民间素盛私塾以传道授业。清光绪年初,设有三近、岘阳、临津等书院。延至清末,近代教育兴起。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马书田等人在戚墅堰东街斗姥阁创办政成乡第二两等学堂,是为戚墅堰第一所小学。其后新学渐兴,法古两等学堂、政成学社、女子学校以及戚电厂、贺家塘、梅港初级小学校等相继创办,私塾被逐步取代(同期全区曾有私塾7所)。民国32年(1943年),地方名士李达安邀工商、教育及政界人士,在芳渚创办私立法古中学(今常州市第四中学),是为境内第一所中学。至解放前夕,戚墅堰区境内有幼教、小学及中学近百所。
江苏省常州戚墅堰经济开发区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平原,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4-4.5米之间(青岛标高)。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土质主要为粘土、亚粘土和沙性土,土层较厚,地基承载力一般为150-270Kpa(地耐压力16-25吨/平方米)。开发区常年设计水位2.7米,设计最低水位0.6米,最高洪水水位4.1米(青岛标高)。防洪标准采用百年一遇水位5米,开发区内道路最低控制在4.2米,建筑标高最低控制在4.5米。
江苏省常州戚墅堰经济开发区气候属北亚 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常年平均气温18.4℃,夏季一般最高气温35℃,冬季一般最低气温-2℃。常年主导风向为东-东南风。全年无霜期250天左右。
戚墅堰宋时因“世族戚氏卜居”而得名,早称戚墅港,属地武进。 早在6000年前,戚墅堰境内就有人类定居,劳动生息。圩墩遗址是常州地区最早的母系氏族公社遗址,其时,人们使用石器从事农耕渔猎,进行原始的纺织活动,并掌握了制陶和玉石雕刻工艺。经2000多年后,农业进入犁耕阶段,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琢玉、陶器日显精美。历史绵延。西晋末,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农业普遍推广牛耕法。东晋、南北朝时,已呈现“良畴美柘”、“阡陌如绣”的繁荣景象。唐、宋之间大力兴修水利,开发低田,龙骨水车得到广泛应用。元、明引种棉花、桑麻、大豆等经济作物。至清康熙年间,水稻品种多达7种,麦、豆、棉、桑、茶、白果豆、萝卜等广为种植。
清雍正四年(1726年)置武进、阳湖两县时,戚墅堰区属阳湖县辖。
辛亥革命后随武进、阳湖合并归入武进。民国18年(1929年)建镇。民国36年(1947年)武进县始设戚墅堰区,时辖戚墅堰、焦山、横林、洛阳、芙蓉等14个乡镇。
1949年4月23日戚墅堰解放,武进县人民政府设址戚墅堰区芳渚。5月新的武进县戚墅堰区建立,初辖10个乡镇,10月起辖14个乡镇。1952年另置剑湖区,戚墅堰区专辖戚墅堰至大明纺织厂一线的市镇地带。1953年划归常州市,设常州市戚墅堰区,辖5个居民委员会。1960年改为戚墅堰人民公社,辖戚墅堰、先行、丁堰3个分社。1961年复名戚墅堰区,辖戚墅堰、先行2个街道。1966年改称卫东区,1980年恢复戚墅堰区名称。1987年,常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戚墅堰区增辖丁堰、潞城2乡,实行区管乡新体制。至2004年末,辖戚墅堰、先行2个街道办事处、16个社区居委会,以及丁堰、潞城2个镇,1个居民委员会、9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31.58平方公里,居住户籍人口7.96万人。
风土人情
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掸檐尘,把屋子清扫清扫。不过在先前,掸檐尘可不是为整洁。
传说,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附着一种看不见的、通灵性的坏东西--三尸神。人之所以会六神无主、烦躁不安,就是因为这三尸神作怪的缘故。
传说中的三尸神,其特点就是喜欢搬弄是非,说人的坏话。他每个月都要上天庭一次,向玉皇大帝报告人在世上的种种情况。他从来都不如实向玉帝禀报,每次都是说人的坏话,不是“张三贪懒”,就是“李四奸刁”;不是“王五偷盗”,就是“钱六抢劫”……
日久天长,玉帝对人产生了坏印象。很想惩罚惩罚人。但惩罚哪些人?怎样去惩罚?却又拿不定主意。
有一年,玉听见三尸神连着报告,说人最近不断咒骂天庭。这一说,玉皇大帝生气了,觉得再不惩治,就显得天宫太软弱无能了。于是,他对着三尸神和手执钢鞭的王灵官降旨道:“三尸神,你立刻下凡,挨家挨户对每个人进行巡查,凡是亵渎天庭,不奉公守法的坏人,把他们的名字写在他家的墙壁上,笔划要轻细,不要让人觉察,待到大年夜晚上,由王灵官执鞭下凡,按墙上写的名字,统统击杀,一个不漏!”
圣旨一下,奸邪恶毒的三尸神可高兴了,他兴冲冲回到人间,不问青红皂白,挨家挨户往墙上写开了名字……
这一骇人听闻的消息,让灶君爷知道了,他不满三尸神的恶行,便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法子:腊月廿四送灶那天,郑重地关照家里的人,要他们在大年夜白天,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把檐梁壁墙上的陈年污垢,彻底清扫,掸掸干净,将那三尸神写在壁墙上的人名,连尘同尘污一起,统统掸掉。结果王灵官下界扑了一个空。
王灵官脾气很暴,十分生气,他回到天庭狠告了三尸神一状:“三尸神无事生非,造谣取宠,毁谤世人。百姓家墙上,没有一个人的名字!”
玉帝闻报大为震怒,立即传旨,把三尸神绑送天庭,先掌嘴,后痛责三百大板,关押天牢,永不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