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隶属于湖南省永州市,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建县,名南平,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以境内“山岭重叠,荟蔚苍萃,浮空如蓝”而更名为蓝山。全县辖6个镇9个乡,其中少数民族乡6个,总人口35.5万,总面积1806平方公里。蓝山是革命老区,近年来,相继获得全国土地执法模范县、全国农村(中级)电气化建设达标县、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全国“引智基地”县、全国侨联工作先进县等称号。
蓝山属中亚 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7.8℃。复杂的地质地貌、肥沃的土壤、温湿的气候,赋予了蓝山秀丽的山光水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霄塔凌云、滴水龙瀑布、板塘原始次森林以及奇美的地下溶洞等景点令人留连忘返。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叶苦茶、烤烟、金柑、茶油、黄花、楠竹及杉木闻名遐迩;境内有水杉、银杏、楠木、斑竹等38种珍稀植物,林间山溪有娃娃鱼、猕猴、猴面鹰、香獐等珍稀动物60余种。已探明铅、锌、铁、锰、铀、铜等矿藏24种,花岗石远景储量1亿立方米以上,黑土型锰铁矿远景储量达3亿吨,水能资源蕴藏达21万千瓦,已开发11.8万千瓦。
蓝山地处湘南边陲,毗邻广东连州市,素有“楚尾粤头”之称,是湘西南通往广东沿海地区的重要门户。境内三条省道交汇其间,永连(永州—连州)二级公路贯穿全县南北,与京广线、洛湛线相距仅有 100 公里;建设中的二广高速(二连浩特—广州)、厦蓉高速(厦门—成都)贯穿全境,南下广州仅 290 公里,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交通格局已初步形成,是“珠三角”、“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理想对接地。
蓝山人民既有湖南人敢吃辣、能吃苦的性格,更有广东人敢于下海,重商敬商的传统。长期的交流与合作,使蓝山人的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等均与广东十分接近。特别是近几年来,蓝山县委、县政府积极实施“民营立县、外向带动”发展战略,突出打造沿海产业转移对接示范基地、民营经济示范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和铸造业基地,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新农村建设、新城市建设、新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和谐社会建设,主动实现与广东观念对接、体制对接、交通对接、产业对接,靠近广东、学习广东、跟近广东,坚定不移解放思想,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坚定不移招商引资,坚定不移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全县经济社会出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2006年被评为永州市经济发展先进县。坚持用“大工业”的理念,着力建设湘南地区加工贸易区,完成了新工业园5平方公里的整体规划、3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规和1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了电子工业园区、毛织工业园区、五金机械工业园区、制鞋工业园区和仓储物流区,成为率先与沿海实现产业对接的示范基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投资5000万元的市政广场基本竣工;投资1.2亿元的舜天宾馆完成主体工程;投资4000万元的蓝山商贸城建成开业;投资2亿元的“泰丰城”正式启动;江南财富城、欣馨园、三蓝花苑、紫荆花苑等一批高品位的商住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塔峰路、湘粤路、南平路等城区主干道路更宽了、楼更高了、灯更亮了、地更绿了。
近年来,蓝山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外向型加工贸易,出口加工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全县外向型加工贸易企业发展到480家,其中毛织企业382家,织机4万台(套),用工4万人,年工缴费收入5亿多元,利税近亿元,成为全国第三、湖南最大的毛织出口加工基地。投资5000万元的香港丽宏针织有限公司,投资1.3亿元的台湾承阳针织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港币的香港利黄漂染厂,投资2.3亿元、用地300亩的台湾钻石集团,投资1.5亿元的必达(香港)电线有限公司等大型港台企业成功落户成功落户蓝山,并相继投产开工;以毛织、制鞋、电子、铸造为龙头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蓝山外向型经济的异军突起,引起了新闻媒体、省市领导和兄弟县市区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中央2台、7台,香港《文汇报》、《大公报》,香港电台,《瞭望》周刊海外版等新闻媒体纷纷报道蓝山;湖南省新型工业化汇报会将蓝山选为参观现场,并向全省推介蓝山的做法;2005年以来先后有60多个县市区组团来蓝参观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