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是湖南的南大门,自古称为楚粤孔道、南北通衢,具有重要的战略交通枢纽地位。“十一五”以来,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战胜2008年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超额完成了规划投资任务,交通成为“十一五”郴州综合实力提升最显著的标志,成为老百姓得实惠最多的行业。
高速公路跨越式发展。五年新开工厦蓉、衡武、宜凤、岳汝4条高速公路470.76公里,全市通车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达572.76公里,全市将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或半小时内上高速公路,形成了半小时和1小时交通经济圈。以高速公路为标志,我市交通已全面开启高速时代。
农村交通发展成为突出亮点。五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0126公里,其中县到乡镇公路1099.382公里,建制村通畅、通达工程分别7180.485公里、1846.3公里。新增通水泥(沥青)路乡镇55个、建制村1833个。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0684.028公里,其中县道2291.828公里,乡道3222.771公里,村道5064.094公里,专用公路105.335公里。实现了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100%的乡镇和90.86%的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100%的乡镇、85.9%的建制村通客班车。农村交通成为农民群众最欢迎、最满意、最受惠的“民心工程”,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路网改造取得历史性突破。五年干线公路建成里程330公里,相当于“十五”的3倍;在建里程328.492公里。到2010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11773.93公里,五年新增公路里程4925公里,等级公路比例较“十五”末增加277%;公路密度从“十五”末的3572公里/百平方公里上升到61公里/百平方公里,路网结构明显改善。
运输保障水平明显提升。五年建成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2个、农村客运站44个。车船运力快速增长,2010年底全市营运汽车、运输船舶达4.88万辆、1.99万总吨,比“十五”末分别增长185%、10%。五年新增道路客运班线1837条。公路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五年年均增长0.2%、12.5%,水路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30.37%和16.5%。城市公共交通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出行需求。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经受了2006年和2007年先后两次特大洪灾、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特大自然灾害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