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湘江、珠江、赣江上游,南峙五岭,北瞻衡岳。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3′~ 114 °14′,北纬24 °53′~26°50′之间。东起于桂东县清泉镇中坑村油槽坑,西止于桂阳县杨柳瑶族乡民族村社口源;南起于宜章莽山瑶族乡境内莽山林业管理局担杆岭,北止于安仁县渡口乡坪口村龙家里。东西宽194公里,南北长217公里。东邻株洲市茶陵县、炎陵县及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和赣州市上犹县、崇义县;西于永州市蓝山县、宁远县、新田县、祁阳县交界;南连广东省韶关市下辖的仁化市、乐昌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清源市下辖的阳山县、连州市;北与衡阳市常宁市、耒阳市、衡南县、衡东县和株洲市攸县接壤。市区距省会长沙350公里,距衡阳市150公里,距永州市260公里,距株洲市289公里,距广东省会广州市393公里,距江西省赣州市364公里。郴州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湖南的南大门,粤港澳的后花园。
郴州市人民政府驻五岭广场东侧五岭大道9号,下辖北湖区、苏仙区、桂阳县、宜章县、永兴县、嘉禾县、临武县、汝城县、桂东县、安仁县、资兴市等11个县(市、区),县以下设164个乡(其中11个瑶族乡)、86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全市土地总面积19388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2%。全市总人口458.24万人,有满、苗、回、蒙古、畲、僮、哈尼、土家、侗、彝、壮、藏、维吾尔、瑶、布依、傣、黎、高山、柯尔克孜、仫佬、仡佬、土、白、纳西、朝鲜等25 个少数民族,其中瑶族人口8万余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02%。
郴州市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旧石器时代,境内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地。秦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废诸侯立郡县,始设郴县,属长沙郡,是时始,郴州这片土地成为历代县、郡、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在湘地置长沙国和桂阳、武陵二郡,桂阳郡治所在郴州县邑。三国归晋后,桂阳郡初属江州,后属湘州。南朝陈天嘉元年(560年),、又析桂阳郡地置卢阳郡,桂阳郡曾一度改置桂阳国,后又改国为郡。隋开皇九年(589年),桂阳郡、卢阳郡统为郴州。隋炀帝在位时,又改郴州为桂阳郡。唐,复称郴州,属江西南道,旋又改置桂阳郡。唐乾元元年(758年),桂阳郡改设郴州,时辖八县。唐贞元二十年(804年),始置桂阳监。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年),郴州改置敦州。后汉乾佑三年(950年),复为郴州。宋郴州为郴州桂阳郡,桂阳监升为桂阳军,设知军。元朝,改设郴州路、桂阳路,属湖广行省,设总管。明代,初置郴州府,设知府,后又降为直隶州,属湖广布政使司。清朝郴州设置沿袭明代。民国26年(1937年),为湖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1940年),为湖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时辖郴县、桂阳、永兴、资兴、桂东、汝城、宜章、临武、嘉禾、蓝山10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