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是洞庭湖中一个美丽的小岛,古称洞庭山、湘山,距岳阳市12公里。君山之小,不成其为山,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最高处海拔六十三点
君山景胜,胜在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极其独特,这座小小的岛屿浮游浩淼无际之洞庭湖,无形中平添了几份仙气。满岛翠绿,万木葱笼,更兼苇叶青青,碧竹遮天,还有漫山遍野层层叠叠的茶树,飘漫着沁人肺腑的茶香,使这座绿色小岛宛若一飘逸仙子盘座洞庭湖中。千百年来,引无数文人骚客况折腰。到过君山的人,无不为君山的神奇秀丽所倾倒,无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唐代诗人刘禹锡形容她是“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仙李白则称:“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清代才子袁枚赞叹:“几点君山云外立,拟乘风去访蓬莱。”宋代诗人黄庭坚则直抒“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的感慨。
“斑竹一枝千滴泪”
君山多古迹,从虞舜到盛唐,抑或到明清,几乎每一寸土地都有一种斑剥陆离的的古色古香,一草一木都有一段色彩斑烂的遗事轶闻。君山访古,最负盛名的当数湘妃墓了。沿盘山石径东行,几度波浪形的逶迤行进,来到了一个三叉路口,湘妃墓就在路旁。湘妃是传说中虞舜的二个妻子,娥皇和女英,四千多年前,部落联盟首领尧见舜德才兼备,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刻苦耐劳,深得人心,便将其首领的位置禅让给舜,并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为妻。后来舜帝巡视南方,峨皇、女英追踪至洞庭湖,听说舜帝死于苍梧之野,二女便在君山泣血而死,
穿过斑竹迎拥的山间小路,走不多远就到了香火旺盛的湘妃祠。亦名湘妃庙,古称湘山祠。主祀舜帝的二妃娥皇与女英。为三进山门庭院式建筑,建筑面积1003.8平方米。。祠甚雄伟,前有开阔的祭场,一进正面悬有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撰写的长篇楹联。全联共400字,一气呵成,把君山的风光名胜描写得淋漓尽致。二进进门只见一幅湘君、湘夫人追随起舞的艺术图案,二旁却侍立着二位护祠神将。三进为正殿,正中供奉二妃塑像,两厢各立侍女塑像4尊,仪态各异,栩栩如生。上有匾额曰“渊德候”,却不解其意,以君夫人(虞舜时尚无皇帝,自然也没有皇后、贵妃之称了)之尊而死后封候,不仅不伦不类,也显得莫明其妙,除了隐隐约约感到一种男尊女卑的陈腐气息外,只觉得滑稽可笑。好在书匾人也只说“风闻”而已,旁人也难以认真计较。殿内有娥皇、女英二妃塑像,香火亦盛,士民所送锦幛不少,感恩载德之词比比皆是,无非是心诚则灵,上至利禄功名,下到繁养生息,不期湘妃有如许神通。殿上有湘籍书法家何光岳书写的楹联,云:“二妃斑泪五渚黯踪望断洞庭千层浪,九嶷素服三湘含辂招归浦地万里魂”,抒发了对湘妃哀怨欲绝和矢志不移的同情和钦敬。四观洞庭君山,惟此处一路斑竹夹道,山上其他地方却无迹可寻,“斑竹一支千滴泪”的传说并非子虚乌有。试观斑竹林中,一丛丛的斑竹因风起舞,使人想起那迎风袅娜的身影,珠光点点的泪纹,更令人神思飞越,自然想起“苍梧恨不尽,染泪在丛筠?”的诗句,凭吊者无不在此洒下一掬古往今来的同情泪。几多少男少女流连徜徉,斑竹上镌刻了多少忠贞不渝的爱情。人们全然顾不得不吉不利的禁忌,神往的只是忠贞不移和矢志一心,或许这正是湘妃祠受人眷顾、香火日旺的原因吧。
君山西部另有许多自然景观:猴头岩,猴子洞,香雪亭......但类似的景观看得多了,也看不出什么新奇,总不如带点传奇色彩的来得有趣。据说君山南麓有秦始皇的射蛟台和镇压风浪的封山印,寻来觅去也找不到一点痕迹,或许根本就没有那回事,以讹传讹,无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