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古为澧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澧水下游,是湘西北通往鄂、川、黔、渝的重镇,素称“九澧门户”。全县辖 32 个乡镇,总人口 88 万,其中农业人口 73.6 万;总面积 2107.3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100 万亩。县城自南北朝建州以来,屡为府、州、路治所,县境内名胜古迹甚多,共发现文物 500 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3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8 处,以城头山、彭头山、鸡叫城、八十当、十里岗、丁家岗为核心的澧阳平原史前文化遗址群已由国家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特别是被评为中华二十世纪 100 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距今 6000 年的古城址、古祭坛和古稻田,把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 1000 年。****同志 1995 年视察澧县时亲笔题写了“城头山古文化遗址”,蒋纬国先生在台湾题词:“中华文明亿万载,澧州古城七千年”。
澧县英才荟萃。 古有周代将军白善、唐代诗人李群玉、民国开国元勋蒋翊武等;今有原中纪委副书记曹庆泽等部级以上领导 10 多人、院士 4 人、博士 50 人、少将以上现役军官 15 人。这里还曾是屈原行吟之地,范仲淹求学治学之所;南宋杨幺、钟相、明末李自成、清代洪秀全等曾鏖战澧州;作为贡献了两千英雄儿女的革命老区,这里还曾是红军征战驻守的重镇,贺龙曾任澧州镇守使,周恩来、任弼时、****、廖汉生、郭沫若等也曾辗转于此,从事革命活动。
澧县物产富饶,交通便捷。 澧县素有“洞庭鱼米乡”、“稻籼丰稔甲湖广,麻桑夙著震九州”的美誉。优质农产品资源丰富,市场开发潜力大。先后被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和全国油菜百强县。县内各类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的有 30 种,其中烟煤储量 1900 多万吨,石膏储量 5 至 7 亿吨,膨润土储量 2 亿吨,芒硝储量 2.2 亿吨,是目前长江以南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矿区。生物资源主要有农作物 270 种,尤以稻、棉、油、桑享誉全国,正常年景每年至少可提供 10 至 15 万吨商品粮、 2 万吨商品棉、 1.5 万吨商品油、 80 万头商品猪、 1 万吨商品鱼;有树木 317 种,其中水杉、珙桐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有花卉 181 种;畜禽 11 种,水产 100 多种,其中有珍贵鱼种银鱼、鳗鲡等。澧县基础设施完备。焦柳铁路从境内穿过,并建有澧县站,国道 207 线、省道 302 线和 304 线及澧水主航道贯穿县境,国家投资兴建的太澳高速公路也将穿过澧县,可北上南下,通江达海。邮电通讯事业发达,水利、电力资源丰富,总容量 3.1 万千瓦的艳洲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托起澧县电力资源的蓝天。
澧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近年来,澧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民营富民”战略,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06 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 73.8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10300 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2.29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582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578 元。工业初步形成了化工、食品、医药、纺织、建材、电子等技术产业,涌现出了新澧化工、重庆国人、康哲制药、艳电集团、寰球电子等一批优势企业,规模工业企业达到 55 家,先后有 1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我县投资兴业,现有三资企业 14 家,每年实际利用外资都在 1000 万美元以上。去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 58.4 亿元,完成增加值 16.6 亿元,增长 16% ,引进外资 1817 万美元,引进内资 10.4 亿元。农业初步形成了 20 万亩瓜菜、 20 万亩水产、 20 万亩水果、 30 万亩杨树、 1.2 万亩葡萄、 100 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先后培育了诺雅蚕丝、润合食品、华湘棉业、申华纺织等近 30 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打造了双龙西瓜、农康提子、千诺拉营养油、城头山色拉油、惜春蜂蜜、张公狗肉、太青腊蹄等农产品知名品牌,目前获得认证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达到 35 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四年增幅超过 10% 。
县城建成区面积 16 平方公里,总人口 16 万 , 是国家卫生县城、全国交通管理优秀城、省级文明县城,县城形成了“四纵八横”的主干道网络,形成了集贸市场与专业批发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建成了新世纪等一批高标准住宅小区,开通了 6 条公汽线路,发展了 200 台“的士”,开通城市管道燃气近万户,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目前正在创建国家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教育事业稳中有升,“两基”工作被评为全国、全省先进县,素质教育被确定为全省试验县,澧县一中是省级示范中学,兰江职业中专是教育部首批认定的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全县高考上线率和录取率连续多年居全市前列;卫生和防疫保健工作加强,血吸虫病防治被评为全国先进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市率先启动,去年参合人数达到 48 万人,参合率达 68% ,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看不起病、住不起院的问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去年新增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城乡低保 18451 人次;计划生育工作连续多年保持省、市领先位置;城头山遗址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期间 100 处重要大遗址保护项目;连续四年全面完成了省 8 件实事和市县 10 件实事,着力解决就业、就学、就医、住房、出行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坚持突出和谐发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 十一五 ” 时期,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工业强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名城、和谐澧县 “四大建设” ,集中力量抓好提升经济开发区、建设小康示范村、重建湘鄂边贸城、建成县城绕城线、硬化通乡通村路、解决山区饮用水、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建好乡镇敬老院、新建文化体育城、扩大高中阶段教育面等 “ 十件大事”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到 2010 年,力争实现“两个翻一番”:即全县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 130 亿元,年均增长 12 %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翻一番达到 4.1 亿元,年均增长 12 %以上,努力把我县建成全省经济十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