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崇凤,“凤”是楚国的图腾,是荆州标志,荆州历来就将筑巢引凤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突出人才优先战略。特别是近年来,位于长江黄金水道湖北段之腰的荆州迎来了省委、省政府实施“壮腰工程”的重大发展机遇,荆州借此契机创新工作方式,不断增强聚集人才的“磁力”。 校地联姻引来凤凰群集 “您好,我是清华大学的一名博士生,想咨询一下来荆州参加社会实践的具体事宜……”5月下旬,江汉石油管理局第四机械厂人力资源部接到来自清华大学校园的一通电话。 这是荆州市与全国知名高校开展战略合作的成果之一。去年以来,荆州多次与省内外知名高校洽谈,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市委、市政府先后与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清华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交流培养、大学生实习及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根据协议,清华大学建立研究生社会实践荆州基地,每年6至7月将根据申报的社会实践项目,组织部分博士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帮助解决技术难题。近两年,先后有54名清华大学博士到荆州参加社会实践,取得了一批技术成果。还组织开展“十校联百企”活动,举办“高校服务湖北,推动‘壮腰工程’荆州校企对接会”,省内60多所高校与荆州市100多家企业进行对接,搭建高校、企业合作平台。近两年先后与张启发、邓子新、朱英国、叶声华、陈焕春等院士合作建立5家院士工作站,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 荆州把“引才”与“引智”相结合,通过加大与中、省知名高校战略合作力度,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招贤纳士唱响人才大戏 在能特公司新建的厂房内,生产线上机器轰鸣。工人或是通过计算机操控生产设备,或是仔细观察设备是否运行正常,一派忙碌景象。 谁能想到,三年前这家高新企业濒临破产。是什么原因让企业实现蜕变呢? 刚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蔡东伟博士当时正是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当时我们几个合伙人只懂得搞技术,不懂得管理,多亏市委牵线搭桥,实现高位嫁接,企业才重获新生。”蔡东伟说。那时,市委组织部主动服务,召开协调会帮助解决困难,市委市政府一次性给予蔡东伟博士创业项目配套扶持资金500万元。能特公司的经济效益呈几何级增长,2011年税收1000万元,2012年4000万元,预计2013年税收过6000万元。 无独有偶。作为国内唯一一家通过半导体用石英玻璃认证的企业,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股份公司通过市委人才办、市外侨局牵线,与世界“石英坩埚之父”岸武男、“中国石英玻璃之父”蔡承悌等顶尖科学家合作,组成了国际一流的研发团队,为公司取得国家专利17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3项,并承担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荆州先后出台了《关于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荆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扶持政策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了金凤人才计划、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培养工程、“双百”企业家培育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引进、培养工程。凡带项目和资金到荆州市创业的,一次性给予30万元到300万元项目启动资金,同时还提供贷款担保贴息、创业投资风险补偿和税收优惠。引进人才承担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或企业自主创新科研课题,政府根据企业投资情况,按不超过50%比例给予资助。 “没想到我的专利技术现在还可以参与到企业的红利分配。”毕业于日本国立北陆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的王欣博士高兴地说,刚过而立之年的他可以拿到50万元的年薪,并作为项目负责人专门负责新产品的研发。 近年来,荆州探索人才以“管理资本”、“知识资本”等参与成果分配,逐渐形成以实绩为导向的薪酬待遇办法,激励企业用才,留住人才。荆州在免费提供人才公寓和给予租金补贴之外,还规定在该市工作满3年,并首次在市里购买自住商品房的,一次性给予10至20万元安家补助,另外对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每月再给予1000元到3000元不等的生活补贴。 服务先行拴心留人 “市委、市政府关心我们专家的身体健康,专门办理了医疗就诊卡,我们来看病就不用排队挂号了,有专人服务方便多了。”专家人才联谊会的一位专家在市中心医院就诊时切身感受了一次特殊的服务。 近年来,荆州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变“管人才”为“服务人才”,率先在全省成立专家人才联谊会,集聚全市各行业顶尖人才101名,提升服务专家人才的水平。该市为会员人才开辟就医“绿色通道”,免费办理健康医疗卡,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健康体检;邀请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丰富专家人才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建立短息平台及时发布人才工作及专家人才最新动态,每逢节日都会送出一条亲切的短信问候。 为充分发挥专家人才的“智囊团”作用,市委人才办每年组织专家人才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座谈,面对面交流。会员们通过这一高效、便捷的平台,寻求合作机遇。湖北白云边酒业与拍马纸业就是在一次偶然的交流中,达成合作意向,拍马纸业成为白云边包装项目的最大供应商。 了解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众多外围矛盾问题,市委人才办从全市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培养对象及改非干部中,首次选派68名人才助理到企业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让企业人才安心抓好生产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