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县招商引资网讯:荆门漳河风景是长江中游较大的支流沮漳河的东支,古与江汉并称,左传云:“江汉沮漳楚之望也”。它源于荆山,上游雨量充沛,坝址以上多年平均来水量8.4亿立方米左右。建库前每逢暴雨、山洪汹涌,两岸往往溃决成灾,并增加长江洪水压力,严重影响荆江大堤安危。史载自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至1949年一百年间,共发生洪灾50次。 然而就在这水患频繁的漳河东岸,有一大片丘陵岗地,年年缺水苦旱,人畜饮水也较困难。当地志书上屡见:“旱,民多莩死”,据历史水文资料分析,漳河灌区干旱发生频率极高,大旱约为十年两遇,中旱五年两遇,小早几乎年年都有。灌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水在河里流,人在岸上愁,天旱地冒烟,十年九不收”。无穷尽的水旱灾害,旧中国无法根治,人民不堪其苦,多少年来治理沮漳河的夙愿无法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关心沮漳河的开发治理。1952年-1954年水旱灾连续为害,干部、群众要求治理漳河的愿望更为迫切,1953年至1957年,省水利厅组织力量对沮漳河的水文、地形、地质进行了反复调查勘测,井提出了兴建漳河水利工程的设想。1957年11月,在全省水利会上,张体学省长提出要兴建漳河水库。1958年2月省水利厅副厅长漆少川、许金彪,会同荆州地委书记盂筱澎,荆州专署副专员饶民太及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察勘,选择水库坝址,讨论工程规模。5月初,中共湖北省委、省人委在随县召开水利现场会,会上正式确定兴建漳河水库。
在施工过程中,广大干部和群众,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1958年到1966年,先后涌现出吕明英、胡玉珍、雷朝友等特等劳动模范150多人,其中有5人出席了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和民兵积极分子大会。有200多名优秀儿女在工地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漳河水库工程建设以观音寺大坝施工最为紧张艰巨,1959年2月,该坝在抢夺105米高程的紧要关头,导流隧洞发生崩塌堵塞,泄流量不断减少,库水位上涨,迫使大坝按简易断面施工。同年11月.导流隧洞因岩石破碎,又未全面衬砌,随时有再度发生崩塌的危险,故被迫提前封堵。原定105米脱险高程改为109米,任务更为艰巨。1960年2月,因明槽没有挖通,大坝又继续按简易断面再抢120米高程,并加紧明槽开挖。为了工程脱险,10万民工在春节期间坚持施工,披星戴月,日夜奋战,直至6月下旬,枢纽工程的紧张局势才得到缓和。渠道工程以总干、三干、四干渠尤为艰巨。全长18公里的总干渠填筑7座拦冲大坝,开挖6道高岭,其中,枣树店渠段全为膨胀土,开挖时多次崩塌,不得不改做沉箱。清水桥上下段均为石灰岩层,全凭炸药开路。四干渠全长173公里,要凿隧洞4个,架渡槽8座,劈山97处,填冲87个。长1138米的虎牙关隧洞,地质复杂,断层多,施工异常困难,跨越荆门市区的龙泉渡槽长825米,全在半山腰作业,干渠大都盘山开挖,工程十分浩大。三干渠灌区面积大,渠系复杂,土石方任务占整个渠道工程量的一半。荆门县除担任主要枢纽工程任务外,还组织一切能上工地的剩余劳力开挖渠道。为漳河水库建设投入了巨大的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