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金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牵扯的利益盘根错杂。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决策层需要寻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妥善处理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分歧。过去十年,中国的多项改革愿景清晰,却乏善可陈,始终找不到“抓手”。下一步的金融改革需要避免这样的尴尬。
我们(http://www.cnzsyz.com/)盘点过去几年的改革,金融市场的开放可视为中国金改的核心。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降低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的门槛,拓宽QFII及RQFII渠道;另一方面,放开国内市场,鼓励多种形态金融机构百花齐放,让小贷、信托及农村金融机构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利率及汇率市场化改革有序推进的同时,金融开放为盘活中国的金融资源锦上添花。
尽管在最近几年,中国的金融市场已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就目前来看,中国的金融开放仍只算完成了一半。在中国的各项社会融资渠道中,银行信贷仍占着大头,这也指明了未来中国金改的目标:中国的国有银行体系需要一场以金融开放为核心的改革,中国的银行业需要向外资,更要向民间资本开放。
在当前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已有不少代表、委员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建言,在市场经济改革深化的情况下,中国地方政府应当退出城商行,将这块资产卖给当地最优秀的企业家,推动当地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也能推动当地的城商行更好、更快发展。
在我们看来,让地方政府退出城商行,把资产卖给当地的企业家,其实就是变相鼓励成立民营银行,推动银行业市场开放。这样的举措,对城商行及地方政府来讲,其实是种双赢。在城商行层面上,它们可以走市场化道路,更少受到来自于地方政府的压力;而在政府层面上,如果既做不大,也做不强,同时还可能带来很大的威胁,比如出现经济下行、金融动荡,城商行也将成为地方政府的负资产,尾大不掉,还不如及早市场化,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的好。这也在考验决策层是否有足够的远见。
在中国推进任何改革,决策层的远见,以及顶层设计都十分重要。比如在银行业市场开放方面,只要政策上能撬开个口子,市场的自发成长就能把缝隙越撑越大。问题只在决策层是否有足够强的政治决心。银监会发布的“新36条”实施细则一度让民间资本看到控股银行业的希望,但很遗憾,自去年5月底发布后,这些细则已成了“柜头文件”,在现实经济运行中渐渐没了声响。
这种“只闻雷响,不见雨下”的格局表明,中国的金融改革在顶层设计方面还存在相当多的不足。空有政策,却没有监督落实的机制,一切行为皆服从官僚集团本身的利益。这也是此前中国诸多改革最终悬空的原因之一。即使一项改革对中国经济、对政府都大有裨益,但只要它损害了官僚集团的利益,就很难推行下去。要克服这样的阻力,只能从市场开放、引入多元经济形态开始。只有足够市场化,足够多元与独立的利益主体,才能推动中国的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从这样的角度观察,我们(http://www.cnzsyz.com/)认为:未来中国金改的核心仍将是金融开放,尤其是银行业的开放。只有足够开放的金融市场,才能形成足够的动力,推进各其他金融领域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