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招商网讯: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版图面积占湖北省的八分之一,山水面积辽阔,人均版土10.6亩,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3倍。全市山场面积3000万亩、水域138万亩,人均山场面积近9亩,山区耕地量少质差,人均耕地仅0.71亩,且多为山坡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在于丰富的山场资源。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全市适宜发展特色产业的山场面积达700多万亩,目前已开发的仅占60%。辽阔的山场水面为山区特色农业开发提供了巨大的版土空间。
十堰市正在建设鄂、渝、陕、豫四省市毗邻地区惟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市辖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张湾区、茅箭区、十堰经济开发区和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国土总面积2.3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0万,其中农村人口245万人。十堰是一座因车而兴的汽车城、灵山秀水环抱的旅游城、山水资源丰富的生态城。
生态区位独特
境内的秦岭余脉、巴山余脉、武当山脉三大山系,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生态屏障。全市土地总面积中山地超过92%,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林地面积1785千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8.7%,森林覆盖率达58%,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堰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南北气候兼备,年均气温14 ℃—16℃,年平均日照1655至1958小时,年无霜期224至255天,年均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十堰山区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山区小气候多样,为发展山区现代特色产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生物资源丰富
独特的生态区位和生态环境,孕育了十堰山区丰富的“生物宝库”。现已查明的生物资源达3100多种,其中中药材资源共有2518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称,至今尚有“北有长白山,南有武当山”之说。李时珍《本草纲目》中70%的中药材源自十堰山区,房县的党参、竹溪的黄连、竹山的肚倍等地道中药材闻名全国;十堰是中国茶叶的发源地,神农炎帝在秦巴武当山区最先发现并利用了茶,至今在房县尚保存有上千年的古茶树;十堰是中国北缘柑橘产业带和湖北省第二大柑橘产区;十堰是马头羊的原产地,郧巴黄牛、郧阳乌鸡等特色生物资源也享有盛名。十堰山区特色经济作物种类繁多,品种齐全,利用丰富而独特的生物资源,开发一个小品种,就能形成一个大产业。茶叶、核桃、柑橘、中药材、食用菌、魔芋、山野菜、黄姜、草食畜牧业已形成山区农业的特色产业。
产品品质上乘
十堰农村山大人稀,较少受到人类活动的侵袭,是天然的一方净土。特殊的生态区位、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传统农业种植习惯,形成特色农产品营养丰富、质量上乘、安全可靠的内在品质,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绿色消费潮流已成时尚、核心水源区生态建设日益强化的现实背景下,十堰山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开发绿色有机食品,具有平原地区和许多发达地区难以比拟的先天优势。十堰率先在全省通过欧盟有机茶认证,山区有机农业开发走在全国前列。全市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达120多个,占全省三分之一;获“三品”认证基地面积68万多亩; 13个产品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31个产品被评为湖北省名牌产品,竹溪龙峰茶被评为2008湖北十大名牌农产品,“武当道茶”被省农业厅授予“湖北第一文化名茶”。 11个农产品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全市有80多个产品在国际国内大型农博会和评审会上获奖,2010年特色农产品出口创汇达5536万美元。
产业基础牢固
2011年,全市以柑橘、茶叶、核桃、食用菌、蔬菜(含山野菜)、中药材、魔芋、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为主的重点产业,基地面积达440余万亩。丹江口库区绿色柑橘基地面积达59万亩;以竹溪、竹山为主的秦巴有机茶基地面积52万亩;以南部山区为主的中药材基地面积90余万亩;以城郊和高山相配套的蔬菜及山野菜基地面积达96万亩;以竹溪为主的魔芋基地面积达10余万亩;以南部山区为主的烟叶基地面积达12万亩;以房县为主的食用菌板块基地,年干鲜混合产量达1190万公斤;畜牧业发展迅速,全市建有万头猪场12个,各类畜禽养殖小区436个。年生猪饲养量达350.3万头,出栏170万头;黄牛饲养量35.7万头,出栏9.6万头;山羊饲养量162.6万只,出栏90万只;家禽饲养量3929.6万只,出栏2333万只,肉类总产量18.85万吨,禽蛋产量4.6万吨,畜牧业产值达51亿元。2011年全市特色产业综合产值69.7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现有农业产业化各类经营组织6300多家,其中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115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6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2011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达84.1亿元。一个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系列化开发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政策环境良好
十堰市委、市政府始终不渝地坚持“工业兴市、生态立市”的战略方针,以大开放促大开发,以大开发促大发展,探索了一条具有十堰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生态特色产业开发得到了国家和省里高度重视。十堰是全国生态有机茶之乡和优势茶叶产区,地道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区,不少特色产业已被纳入国家和省里产业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一主四大”产业发展战略,以特色产业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被纳入四大产业之中。为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郧县长岭经济开发区建设十堰市市级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园区规划占地面积5000亩。为使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尽快发挥功能,市政府在土地使用、税费减免、金融扶持、产业服务等方面制定了优惠政策,为产业开发和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发展前景广阔
为科学谋划“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城两带”(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竹房城镇带、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据此,制定了《竹房城镇带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及《“四个百万级”重点特色产业建设工程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十堰市将以茶叶、核桃、中药材、山羊四个百万级重点特色产业为主,辐射带动柑橘、蔬菜、魔芋、水产等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化开发力度。到“十二五”期末,茶叶基地面积达到80万亩(2020年达到100万亩),产值突破60亿元( 2020年产值突破百亿元);核桃基地面积突破100万亩(2020年达到150万亩),综合产值达到30亿元;中药材面积达到140万亩,其中GAP规范化种植面积40万亩,野生采养面积80万亩,综合产值达到60亿元;山羊出栏量达到100万只以上,综合产值突破15亿元。到2015年,全市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500万亩以上,特色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古老而神奇的十堰,物华天宝,历史悠久。这里有闻名世界的道教圣地武当山,全国最大汽车工业基地,亚洲最大的人工湖——丹江口水库。作为鄂西北一颗闪亮的明珠,近年来,十堰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十堰农业资源丰富而独特,优势得天独厚,产业开发前景广阔。勤劳而热情的山区人民,正以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张开双臂,热忱欢迎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有识之士,来山区投资兴业,开发特色产业。潜力巨大的山区现代农业,必将谱写更加辉煌的时代新篇章!
茶产业
十堰山场面积辽阔,生态环境良好,温、光、气、热、土等自然条件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全市宜茶面积达120余万亩,五县一市两区均可种茶,十堰也因此被列为全国茶叶生产优势产区;山区生产的茶叶营养物质和有效物质含量高,品质上乘,产品多次在国际国内博览会上获奖,十堰也因此被确定为全省高香型绿茶生产基地;十堰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先后荣获“中国道茶文化之乡”、“中国生态有机茶之乡”“鄂西北高香型绿茶基地”等殊荣。发挥山区比较优势,做大做强茶叶产业,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前景广阔。
基地优势。 “十一五”期间,全市茶叶面积每年以3万亩速度递增,截至2011年,全市茶园面积已达52万亩,主要分布在以竹溪、竹山、房县为主的南部山区,郧县、郧西县、丹江口市等地近几年茶叶面积呈加快发展之势。
企业优势。“十一五”末,全市各类茶叶加工企业超过120家,其中市级以上重点茶叶加工企业达到17家。目前,十堰市省级茶叶龙头企业由2家增至4家,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湖北圣水茶场有限责任公司、竹溪梅子贡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当山八仙观茶叶总场、湖北丹江口阿里山农业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茶叶加工厂均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全省十大茶叶名场中,十堰市占4家。
品牌优势。2009年,市政府投资30万元,成功将武当道茶品牌转让提升为市政府公共品牌和集体商标,2011年2月,武当道茶字体及标识正式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管理局注册。目前,全市有30多个产品获“三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机茶品牌占全省1/3强,武当道茶60多个系列产品均为有机食品。其中“武当道茶”、“龙峰”、“圣水绿茶”三个产品已获国家地理标识产品,“武当道茶”荣获“湖北第一文化名茶”,成为全省茶叶三大品牌之一。
科技优势。2009年,十堰市农业部门研发推广的“茶-鸡-粮”复合生态种养模式,以其节本、提质、增效、生态等综合功效,获市科技成果奖,研发的有机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获省政府科技推广二等奖。2010年,协会组织专家和技术骨干,研发制定武当道茶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成为全市第一个茶叶生产技术标准;2011年,《武当道茶》、《武当道茶生产技术规程》、《武当道茶产品加工技术规程》三个标准通过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审,于2012年作为湖北省地方标准发布。
综合效益显著。2011年,全市茶叶产量1.1万吨,产值12.4亿元,综合产值30余亿元。全市种茶农民超过30万人,茶叶产业对全市农民收入贡献率达5.6%,位居特色产业榜首,茶叶主产区农民茶叶收入达40%以上。
中药材产业
十堰市山场面积辽阔,立体气候特征明显,中药材资源丰富,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在中草药界有“北有长白山、南有武当山”之说。境内中药材,隶属226科。其中,植物类161科,723种;动物类65科,81种。矿物类16种,总储藏量约在920.16万担。动物类中主要品种有乌梢蛇、龟下甲、鳖上甲、蜈蚣、红娘虫、地龙、猴骨、刺猬皮、全蝎、豹骨、鸡内金等11种。矿物类主要品种有石膏、阳起石、滑石粉、自然铜、寒水石、方母石、白石英、钟乳石、龙骨、白垩等。大宗中药材有木瓜、合欢皮、山楂、北柴胡、地榆、仙鹤草、淫羊藿、夏枯草、野菊花、野乌梅、土茯苓、虎杖、葛根、扁蓄、茵陈、益母草、鱼腥草、青风藤、木通、山豆根、艾叶、南星、马鞭草、柏仁等79种。地道中药材有苍术、射干、桔梗、南沙参、天麻、柏仁、枣仁、全蝎、蜈蚣。名贵中药材有山茱萸、黄连、天麻、杜仲、厚朴、全蝎、麝香、豹骨、蜈蚣等10种。90年代后,新引进人工种植的种类,如绞股蓝等约50余种。
2011年全市中药材投产面积47万亩,总产量达17.5万吨,总产值8亿元以上。“十二五”全市中药材规划面积可达到150万亩,其中GAP规范化种植面积70万亩,野生采养面积80万亩。利用丰富而独特的种质资源和气候环境优势,发展中药材产业,优势得天独厚,发展前景广阔。
核桃产业
核桃在十堰市有着较为广泛的种植传统,群众栽植热情高。据统计,全市核桃栽植总面积为89.05万亩,其中2011年底实有核桃面积78.99万亩,2012年新造林面积10.06万亩。目前全市现有挂果面积23.45万亩,2011年核桃产量4678.5吨,产值1个亿。力争到2020年,新发展核桃50万亩,使全市核桃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投产面积80万亩,产量稳定在6万吨左右,种植区域基本实现无公害生产要求。核桃产业总产值达到6亿元,产区农民人均来自核桃产业的年收入达到800元。
规划在房县建立核桃加工龙头企业,投资规模2500万元,加工能力5亿吨,年产值10亿元,利税1.2亿元;在房县和十堰城区各建一个以核桃产品为主的交易市场,逐步建立起较为规范的核桃产品集散、交易和流通体系,为核桃产品流通经营搭建平台,形成核桃生产区域化、良种化、标准化和产加销一体化的新格局。
山羊产业
十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马头山羊品种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把马头山羊产业作为十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支撑,尽心竭力打造年出栏百万只山羊产业工程。截至2011年,全市马头山羊饲养量达170万只,出栏90.05万只,产值20.4亿元,纯收入7.28亿元,人均养羊获纯收入303元,同时带动农业人口就业近10万人。
在快速提升马头山羊饲养规模的同时,十堰市高度重视和加大羊肉产品开发工作,招商引资发展羊肉食品加工业。1998年房县成立了康达羊业公司,引进山羊初加工生产,年加工山羊5~8万只。2004年通过招商引资、吸纳民间资金,建立了房县天森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加工山羊,总投资500万元,拥有深加工袋装生产线、化验室、标准化车间、冻库等设施设备,具备30万只加工能力,年加工山羊10万只,产品远销广东、深圳、浙江、江苏、武汉等地。全市每年通过山羊加工增值3000万元。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提出把百万只山羊产业列入“十二五”期间全市农业产业化工程,计划投资1000万元,力争到2015年建成60个养羊重点乡镇,年出栏优质山羊100万只以上。“十二五”期间,十堰市将引进资金和技术,突破性发展山羊加工项目,力争达到年加工60万只的加工规模。
蔬菜产业
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市蔬菜商品基地发展到40万亩,产量121万吨,产值19.7亿元。其中城市供应基地10万亩,加工外销基地15万亩,高山特色基地15万亩。各类蔬菜播种面积130万亩,产量180万吨,产值28亿元。蔬菜加工量10万吨,加工产值11亿元,发展规模以上蔬菜加工企业12家,产值过亿元企业2家,加工转化率10%,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以上。蔬菜产业种植和加工产值39亿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日渐改善,集营养、卫生、保健于一体的山野菜及其制品正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山野菜已成为人们餐桌上招待亲朋和贵宾不可缺少的佳肴。全市现有薇菜、荷、竹笋、黄花菜、香椿等野菜人工栽培基地面积近10万亩,且发展势头强劲。十堰市山野菜不仅在市内市场上销售形势不错,而且还大量销往武汉、上海、北京、深圳等大中城市和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近几年来,山野菜已成为十堰市主要的出口创汇商品,其中以山野菜为主的山珍食品约占90%。在山野菜精深加工方面,十堰市不断开发研制出系列化、多样化并集医疗、营养、保健于一体的高档产品,如系列山野菜汁、山野菜罐头、山野菜晶、山野菜粉、山野菜片等,有机武当山珍已成为十堰市名特产品。
柑橘产业
柑橘产业,是十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八大特色产业之一,也是库区沿岸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开发柑橘产业既能增加库区农民收入,又能起到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的作用,因而是库区高效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一是板块基地成规模。截至2011年,以丹江口市、郧县为主的柑橘生产基地面积已达50.5万亩,产量达2.5亿公斤,柑橘产值达到6.1亿元。二是品牌开发显成效。“十一五”以来,十堰市大力实施“名优战略”,通过品种更新、基地改造等措施,全力打造精品名牌,提升柑橘产业综合竞争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丹江口市的“武当牌”、郧县的“汉江牌”柑橘多次被评为全省、全国优质产品,脐橙被授予“中华名果”,产品深受广大北方消费者的亲睐,还出口远销到俄罗斯、加拿大、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三是果品加工初起步。近几年,库区县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果品初加工能力,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打蜡厂30余家,以柑橘分级、打蜡、包装为主的柑橘产后处理生产线40余条,年加工能力10万吨。四是辐射带动显实力。全市柑橘种植示范场达10余家,全市种植柑橘的农户已达到13万户,农民人平从柑橘产业开发中年实现收入85元,柑橘产业已成为库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
水产业
十堰市水域资源主要有水库、塘堰、渠道、河流等四种类型。境内现有水域面积102666公顷,其中可养面积44719公顷,水域内有鱼类67种,分隶于4目12科53属。除鱼类外,主要水生动物还有大鲵、虾类、龟、鳖等,大鲵在十堰市分布较广,以房县、竹溪为主产区。
2011年,全市放养面积13860公顷,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58619吨,其中:养殖产量45175吨,捕捞产量13444吨,鱼苗产量达到6亿尾。全年渔业总产值达到87044万元,从事渔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81元。全市现有渔业生产加工企业6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渔业专业合作社10余家。随着南水北调二期工程的竣工,丹江口水库水面将增加到52000公顷以上,为十堰市渔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水域资源,至2015年,完成水产养殖面积13000公顷,水产品产量77700吨,渔业产值10亿元以上。渔业将成为十堰市的支柱产业,并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促进库区的综合开发,“游武当名山,观库区风光,尝汉江鲜鱼”将是十堰一道靓丽的风景。
红薯产业
红薯俗称十堰“三大宝”之一,常年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总产2亿公斤左右(折净粮),占湖北省第一位,是十堰的优势资源,在粮食作物中种植面积居第三位。
红薯开发利用价值,除人食用少量外,形成了晒薯干,配饲料,漏粉条,做果脯,熬薯糖、炸薯泡和加工淀粉生产粉丝,及以红薯为原料生产乳酸、柠檬酸、柠檬酸盐等化工产品。目前,加工红薯粉丝,生产乳酸、柠檬酸、降解塑料为红薯的精深加工方向。在当今物质充裕的情况下,甘薯因其能减肥瘦身、减轻餐后血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被誉为“宇宙食品”、“高级保健食品”,活跃在餐桌上。我国的红薯年需求量在400万吨以上,仅方便面市场就需近30万吨,可国产量仅10万余吨。因此,在红薯淀粉加工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市场空间。
魔芋产业
十堰市地处北亚 热带,南北气候兼有,雨量适中,气候适宜,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是魔芋生长的适宜区,从低山平坝到千米高山都有魔芋种植,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2011年全市魔芋种植面积达11.1万亩,鲜芋总产15万吨,总产值2.6亿元。其中,竹溪县种植面积达7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63%,早在1999年,竹溪县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魔芋之乡”。全市种植魔芋3000亩以上规模乡镇有10余个,其中,竹溪县蒋家堰镇魔芋种植面积8500亩,有2600个种植大户户均种植面积在3亩以上。
魔芋属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40多种生理生化特性,可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工、造纸、纺织、石油等行业,有“保健食品”、“工业味精”之誉,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其应用价值和开发价值极为可观,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近几年,一些质优味美的魔芋深加工产品,开始销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越南、缅甸和我国的台湾、香港、澳门。竹溪县的魔芋食品早在1993年乌兰巴托国际食品博览会上已获金奖,产品远销美国、韩国、独联体等国,双竹牌魔芋挂面被评为1999年中国农业博览金奖产品。十堰市现有魔芋加工企业11个,规模较小,加工的主要产品有芋角、精粉、魔芋面条、粉条、魔芋胶和魔芋仿生食品等。可以预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和对魔芋保健、环保作用的认识,魔芋产业开发前景远大。
桑蚕产业
十堰市桑蚕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但由于市场波动,长期以来,产业忽上忽下,规模不大,链条不长。近年来,随着东桑西移项目的实施,十堰成为全国桑蚕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区,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高涨。
产业基地粗具规模。截至2011年底,全市已建成标准桑园面积9万亩,投产面积达6万亩,核心区示范区面积达2.5万亩,基本形成一乡一品优势产业带。主要分布在郧县刘洞、白浪、胡家营、城关、杨溪、谭山、南化、白桑、大柳、鲍峡,郧西县香口、景阳、夹河、涧池、观音、马安、六郎、河夹、安家等乡镇。目前,全市有近40000人从事桑蚕产业生产。
生产能力不断提升。2011年,全市总产茧量376吨,综合产值超过8000万元,产业效益初步显现。全市建设蚕房25万平方米,改造小蚕共育室180个、养蚕专用房820个,推广使用方格蔟240万片,省力化蚕台推广应用300套、自动调节恒温器100套。全市小蚕共育率和方格蔟普及率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