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境内河渠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素有“鱼米之乡”美誉。汉江、东荆河等长江支流贯穿全境。百里长渠、城南河、田关河、西荆河等21条排灌干渠、借粮湖、返湾湖、冯家湖、白露湖、张家湖、苏湖等6个湖泊遍布全市,其中湖泊面积2.7万亩。潜江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6.1℃,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49~1988小时,全年无霜期约250天。最适宜温、热水性鱼类养殖,发展水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潜江市发展水产业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而且具有明显的政策优势、科技优势、市场优势和产业优势。水产业是潜江的特色优势产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产业的发展,出台了许多支持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扶持水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龙虾产业已成为该市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地方经济的特色产业。
水产养殖业稳步发展。全市现有各类渔场175个。2007年,渔业养殖面积26.4万亩,其中,发展虾稻连作面积10.8万亩,网箱养鳝48.2万口;水产品产量10.44万吨;水产品加工量达到7.73万吨,出口创汇达到5236万美元;渔业行业经济总产值达到21.6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35.2%。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达10万亩,已建立四大高效名特优水产养殖基地,即以积玉口、龙湾、浩口、渔洋为重点的10万亩虾稻连作养殖基地;以熊口、浩口、张金、龙湾、周矶等地为重点的50万口网箱养鳝基地;以龙湾、张金、浩口为重点的5万亩鱼猪鸭鹅联养基地;以田南片五镇二区为重点的5万亩鲫鱼、黄颡鱼、才鱼、团头鲂、鳜鱼等优质鱼养殖基地。
水产加工业优势明显。2004年7月,省政府将潜江水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纳入全省优势农业产业板块基地建设范围。加工园区现有水产品加工企业11家,拥有固定资产5.6亿元,占地面积280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年加工能力达到16万吨;华山、莱克、禾亿、宝龙、星发等5家企业获得对美、欧、日本、韩国等国外市场的水产食品自营出口权,产品通过了HACCP国际质量监控体系认证和美国FDA和欧盟EEC卫生注册。“华山、莱克”两企业获得全球食品BRC认证,产品可直接进入欧洲超市;华山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和莱克水产食品公司是“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加工园工已初步形成了熊口华山园、浩口莱克园、后湖宝龙园三个密集型水产品加工企业群,可生产虾仁、整肢虾、虾尾、薰鱼、鱼片、田螺、青虾、南美白对虾等10多个系列、60多个品种。
世界小龙虾看中国,中国小龙虾看湖北,湖北小龙虾看潜江。
以打造“中国淡水水产品加工第一市”为目标,按照“政府扶持引导、龙头企业带动、板块基地配套、协会组织联结、品牌战略推动”的产业化思路,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水产产业化发展之路,不仅为农民增收开辟了广阔空间,而且使潜江迅速崛起为全国最大的淡水小龙虾加工出口基地,在世界淡水小龙虾产品市场拥有第一话语权。2008年,全市养殖小龙虾15万亩,产值达3.52亿元;小龙虾加工出口5.8万吨,出口创汇6000万美元,占全市水产品出口创汇的74%,占全省小龙虾出口的65%。龙虾产业总产值达13.17亿元,为全市农民人平创收764.3元,占2008年农民人平纯收入的15.6%。
中介服务组织配套齐全。全市已成立了市水产品产销协会、龙虾养殖协会、熊口水产协会、荆楚水产合作社等14家水产品中介服务组织,覆盖全市各镇处,有会员7000余人。中介组织的发展壮大为企业和农户建立了纽带,形成了新型的“风险共担、利益均占”的产业化运行机制,密切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推动了全市订单农业的发展,带动了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潜江水产业今后将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以建设省级水产品加工园区为核心,实行产品与市场对接,企业与基地对接,建设具有潜江特色的优势水产品产业带和水产品加工园区。在基地建设上重点发展“一虾两鱼”(小龙虾、鳝鱼、斑点叉尾鮰),即以积玉口、浩口、张金、龙湾、渔洋、总口、后湖、西大垸等地低湖田和精养水面为重点,着力发展虾稻连作和鱼虾混养模式;以熊口、周矶等地为重点,建成50万口网箱养鳝养殖基地;以田南片五镇二区为重点,突出发展斑点叉尾鮰、黄颡鱼、大口鲶等名优水产品,建成10万亩名优水产品养殖基地。在加工园区建设上建成以熊口、浩口、后湖三地核心企业为龙头的水产品加工园,年加工能力16万吨以上,出口创汇1亿美元以上;带动农户10万户,安排就业人员2万人,促进全市农民人均收入每年增加100元以上的加工企业群。努力建成产业带动力强、产品质量优、市场占有率高、品牌优势强、经济效益好的集养殖、加工、贸易、检测、研发、推广于一体的现代水产品加工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