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长堤,上起望月堤,下至鄂黄长江公路大桥公园,全长8.8公里,人称十里长堤。它是黄州近十年来最亮丽的工程之一,不仅能起到防洪保安全的作用,同时也成为黄州一新的景点。
经过了历史上多次战乱和洪水的淹没和破坏之后,唐中和五年(公元885年),州府才选定在今龙王山南麓(东坡赤壁在龙王山以西)建起了新的黄州城,成为州府市区的驻地,一直延续至今。但是水患还是没有彻底根结。1954年发大水,水进清源门,船行东坡赤壁酹江亭下,黄州半个城市浸泡水中,那时候的情景就像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的描述。1996年,黄冈市把十里江堤建设列入“黄州十大建设项目”之首,明确指示市区建设单位,一定要把十里江堤建成集防洪、风景、交通、经济、游乐、生态一体的“精品”工程。
这一记载,反映了这一项国家投资的关系着国济民生的“爱民工程”历史史实。
建成后十里长堤,沿堤两边堤沿修有混泥土浇制的“城垛”,路面与“城垛”之间,铺有80公分宽的绿色瓷砖。长堤边沿,每隔30米距离安装着高杆菱形路灯。堤外临江面全部用六方形混泥土制块护砌外,内坡还种植了进口的“马尼拉”草茵,因此,人称十里长堤,近看是江防,远看是城墙。
如今,一年四季,这里是人们想往的地方。当你站在江堤之上,东观黄州城廓,楼宇林立,车水马龙,西望鄂州西山,烟雾缭绕。春天里,江水漫漫,一片清新气象;夏天,夕阳西下时,河水坦荡,银光闪烁,人们心情开畅;秋天,滩上树木疏黄,天空明月高悬,情怀顿生;冬日,大雪飞舞,江山如画,好似日月更新。人不分老幼,地不分东西,只要来到江堤,谈笑风生,乐而忘忧,放风筝的、下棋的、乘凉的、谈情说爱的应有尽有。特别对中老年人来说,成了他(她)们早晚锻炼身体最理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