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9日电 美国侨报网日前刊文,从删减鲁迅文章是因为“过于深刻”提出疑问,结合鲁迅那个时候的“空间”背景,认为本来已经对错清楚黑白分明,但偏有人要将此事跟当下的社会扯到一起,把一个简单的“好不好懂”的问题上纲上线。
文章摘编如下:
这回中学语文教材“去鲁迅化”风波,其实就是将教材中原有鲁迅的7篇文章,减了一篇散文《风筝》,并不是多大的事。只是某些国人做事总要找理由,找理由又要挖空心思,言不由衷,因为理由一定要八面玲珑,而八面玲珑常常就会投鼠忌器,投鼠忌器必然导致弄巧成拙。
删减鲁迅文章自然也要找理由,这回叫做“过于深刻”,换句话讲,就是不好懂。其实鲁迅的粉丝们还是要感激教材编者的,因为他们至少还没有质疑鲁迅文章的好。可是这样,我们就碰到一个难题:在“好懂”和“好文章”之间,应作何选择?
“好懂”和“好文章”并非天敌,但文章要做得既好又好懂,确又需要不少条件。文才之外,内心是最重要的。当然,在某些国度某些时候,外部氛围也至关紧要。比如说,许多的“报告”、“讲话”,很好懂,不仅好懂,许多段落,不用细读,大家就能倒背如流,但离好文章,似乎还远。鲁迅的文才和内心应有公认,缺乏的是直书的空间,这才造就了鲁迅文章的风格:冷嘲热讽,酣畅淋漓;曲笔回旋,寓意深远。
由此看来,鲁迅文章的“不好懂”,原因自明,鲁迅文名之甲天下,自有公论。然而读书好比品茗,你既品不得功夫茶,又何必附庸风雅,非灌几碗大碗茶不可?
这样的话题,讲到这里,本来已经对错清楚,黑白分明,但偏有人要将此事跟当下的社会扯到一起,把一个简单的“好不好懂”的问题上纲上线。大概的意思是:鲁迅所处的“风沙扑面,狼虎成群”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他的精神基点是否继续作为中国文化的方向,可以商榷;鲁迅毕生对丑恶人性的批判不应化为普遍认识;鲁迅文章“与其说太深刻,毋宁说太激烈,不宜不加讨论就灌输给一张白纸的孩子们”。
原来如此。
中国人是“性本善”的,而且还讲中庸。一个性情善良,温顺乖巧的孩子,怎么可以学鲁迅那样的“激烈”呢?要让孩子从小就懂得,中国历来就是“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否则,对于社会的改造与进步,将毫无贡献。何况现在的社会,早已不是“风沙扑面,狼虎成群”。(郭剑)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