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马市招商网讯:义马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实行指挥长负责制和“半天工作法”,县级领导每人分包一个重点项目,提倡每天用一半时间在办公室办公,另一半时间到项目一线协调、解决问题。进一步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程序,严厉打击危害投资环境、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不法行为。
从义马的转型发展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为此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实践证明,在存与废、继承与创新的转型发展中,义马面对错综复杂的转型和发展局面,不仅彰显出敏锐的洞察和大智大慧,更闯出了一条科学循环良性的发展道路。
瞄准央企、国内500强和行业500强
树立“开放度有多大,发展空间就有多大”的理念,积极“走出去,引进来”。
一是围绕“驻”字抓招商。抽调30余名优秀干部,组建6个招商分局,常驻北上广、深圳、苏南等地进行驻地招商。
二是围绕“诚”字抓招商。针对煤化工项目投资大,论证时间长的实际,真心实意为投资商着想,把工作做在前面。编制了煤化工产业专项招商手册,从项目库中选择技术相对成熟、市场前景较好的项目,市财政出资委托科研单位编制可研报告,详细分析项目的技术、投资、市场及收益,让客商感受到我们的诚意,既为企业节约了资金,也减少其论证项目的时间,提高了招商的成功率。
三是围绕“大”字抓招商。瞄准央企、国内500强和行业500强,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促成了美国SES公司与义煤集团的合作,投资60亿元建设综合能源煤化工产业园区;经多次接触洽谈,促成了世界500强企业上海绿地集团与义煤集团的合作,投资45亿元建设4000万吨豫西国家级煤炭储配基地;经过艰苦努力,促成了中国南车与金马重机的合作。
目前,产业集聚区内已经汇聚了河南煤化集团、上海绿地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国南车、中国蓝星、义煤集团等3家中国500强企业,为集聚区的长远发展凝聚了巨大潜力。
“腾笼换鸟”、关停落后产能、边角地整合,腾出建设用地
地域面积小、土地资源紧张是义马的市情,也是集聚区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义马坚持走集约发展之路。在建成区,通过“腾笼换鸟”、关停落后产能、边角地整合等措施,腾出了大量建设用地。同时坚持投资强度约束。近年来新上的煤化工项目投资额都在亿元以上,入区工业项目投资强度都在每亩300万元以上。
按 照“人口集聚、土地集约、以城促产、以城带乡、产城互动”的原则,有序促进人口向城镇、向二、三产业转移。一是促进人口由分散居住向集中居住转变。为全市20个涉农社区编制完成了《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截至目前,全市20个涉农社区已开工建设集中居住区18个,建筑总面积达到62.95万平方米,可安置6112户集中居住区居民,腾出工业用地900余亩。二是促进人口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全市从事二、三产业的涉农居民已占到农户总数的75%,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占到了涉农居民收入的87%。三是完善社会保障解除后顾之忧。
力争到2015年建成千亿元产业集聚区
下一步,义马市将围绕打造“千亿元产业集聚区”目标,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扎扎实实做好集聚区各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20万吨硝酸铵、2×10万吨PBT、义腾二期等在建项目抓进度、抓质量,2×30万吨乙二醇、20万吨煤制蛋白、甲醇二期结构调整等新上项目抓落地、抓开工,PET、木聚糖酶、水蛭素等前期项目抓论证、抓可研,备足发展后劲。二是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瞄准重点区域和龙头企业,强化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扩大招商引资实效。三是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加快集聚区内村庄搬迁进度,盘活低效闲置土地和厂房,加强土地储备,破解土地制约。四是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力争到2015年,产业聚集区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税收均实现“翻番”,率先建成千亿元产业集聚区。
义马闯出科学循环良性的发展道路
中国产业集聚区网首席顾问杨建国
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绕不开,也回避不了。作为一座长期依赖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义马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紧紧围绕“转”字做文章,变不利为有利,转被动为主动,不仅跳出了资源“陷阱”,摆脱了长期以来对资源的依赖,更避免了资源枯竭之后所引发的发展后患问题。
一转转出新天地(小区网 论坛),义马始终坚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发展的主线,立足资源优势,科学发展,持续创新,深入实施“四大一高”战略,以项目建设带动产业突变,以节约集约促进转型发展,提高项目入驻门槛,紧盯产业链的末端和价值链的高端,延长产业链条,吸引相关配套产业集聚,做大做强主导优势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