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县位于豫东平原,黄泛区腹地,距省会郑州120公里,西临许昌,北靠开封,南接周口,全县辖16个乡镇(场),总面积1173平方公里,耕地114万亩,人口72万,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县。扶沟古称桐丘,西汉时置县,已有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早在仰韶龙山文化时期,扶沟先民就在这里渔猎农耕,繁衍生息,是黄河古文化发祥地之一。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云人物辈出,著名的有明朝嘉靖年间尚书刘自强,弘治年间著名文学家“前七子”之首李梦阳,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等。境内名胜荟萃,古迹众多,除战乱和洪水遭毁的以外,目前尚有凤凰岗遗址、古城遗址、宋代理学家程灏任扶沟知县时所建的大程书院古建筑群,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所建的文庙大成殿,以及由****总书记题写馆名的“吉鸿昌将军纪念馆”等。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扶沟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辉煌业绩。先后被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黄牛改良示范县、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优质棉出口基地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可持续农业发展试点县、科技先进县、基础教育先进县、特殊教育先进县等称号,是全国果蔬十强县、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树为全省农业战线的十面旗帜之一。
农产品资源丰富。小麦总产量达到36万吨,皮棉总产量5万吨,“银山”牌棉花为全国棉花行业十大知名品牌之一,瓜菜总产量126万吨,水果产量5万吨,食用菌产量3万吨,农作物秸秆120万吨。活林木蓄积量162.4万立方米。黄牛存栏20万头,年出栏12万头;生猪存栏42万头,年出栏50万头;羊存栏18万只,年出栏16万只;家禽存栏300万只。
工业呈蓬勃发展态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全县工业形成了以食品、纺织、机械、皮革、化工、酿造、建材、服装、饲料、木材加工为主体的十大行业生产体系,利用小麦资源优势,以年加工小麦16万吨的奥威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组建了小麦加工集团,年加工转化小麦50万吨。眼下,全县面粉加工规模以上企业7家,年生产能力已达45万吨,生产的“豫鹰”牌、“雪山”牌、“乐涛”牌面粉畅销省内外。利用棉花资源优势,以中方棉业为龙头,形成了棉花种植、收购、纺纱、纺织、棉籽油脂、棉籽蛋白加工企业群体,共有棉纺织企业15家,已达20万纱锭生产规模。油脂加工企业5家,年加工生产能力3万吨。20多种气缸盖产品畅销海内外,其中6135系列气缸盖产销量占国内配件市场的80%以上。利用林业资源优势,以豫鑫木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形成了板材加工群体,年加工能力达20万立方米,其中年产5万立方米的中密度纤维板产销两旺。皮毛、肠衣制品出口亚欧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7.2平方公里的县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在建的总投资上亿元的项目十多个,上千万元的项目100多个。
交通四通八达,邮电通讯便捷,信息传递现代化。电力供应充足,建有2座110千伏的变电站和10座35千伏变电站。城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服务功能逐步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商业网点星罗棋布,市场活跃,贸易繁荣;涉外服务机构齐全,实行“一站式”服务,对外来投资企业实行挂牌保护。
今日的扶沟,春潮涌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速发展,强力打造棉纺织业、蔬菜生产与加工业、机械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畜产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和花木产业“七大板块”经济,力争在3-5年内工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利税达到10亿元,实现由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的飞跃。
开放发展的扶沟,笑迎四海宾朋到这片热土上投资兴业,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