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隶属南阳市,全县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62万人口。是早期人类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夏商时属豫州,秦时置雉县,唐时为向城县,明成化十二年置南召县至今。全县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62万人口。气候属暖温带与亚 热带交汇区,光照充足,降雨充沛,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河流纵横,南北动植物汇聚。地上地下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大理石,黄金、铜、铅锌、百云岩、石英、海泡石等14种,地上资源有辛夷、柞蚕、杜仲、银杏等上千种。尤以柞蚕、辛夷、花生为最,在全国和省内都有很大影响,以丝毯、大理石、叶类加工等为主的创汇业发展很快,全县创汇额连续5年居河南省县级之首。近年来又至力于发展食用菌,网箱养鱼、畜牧养殖等主导产业,带动县城经济的快速发展。
地理坐标为北纬33°12′-33°43′,东经111°55′-112°51′。境域东西长约95千米,南北长约62千米,总面积2933平方千米(简册)/2946平方千米(当地政府网站)。总人口60万人(2002年)。共有满、回、蒙古等少数民族成分22个,约2.8万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4.6%。
山区和丘陵面积占96.6%。属北亚 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地处与温暖带交错的边缘,具有明显的过度性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4.8℃,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0.9℃,最热月份7月平均气温27.5℃。年平均降水量839.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