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概况
来源:网群国际 浏览:次
温县地处豫北平原西部,南滨黄河,北临沁水,古时因境内有温泉而得名,是全国闻名的“武术之乡”、“怀药之乡”和优质小麦种子基地。全县总面积481.3平方公里,辖7镇3乡,262个行政村,总人口42.3万,耕地总面积44.4万亩。
历史文化悠久厚重。温县夏代称温国,商为畿内地,周初设邑,春秋始设温县,明清隶属怀庆府辖。在此诞生了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卜子夏、三国著名军事家司马懿、北宋著名画家郭熙等历史名人,是闻名中外的太极拳发源地,是温、苏、邢等姓氏起源地。境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胜寺以及古温国遗址、司马故里、子夏故居等众多人文、自然景观。黄河文化、太极文化、怀药文化、姓氏文化在此交汇,文化底蕴深厚。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温县地处黄沁河冲积平原,位于太行山之南,黄河之北,属“双阳”之地,所产山药、地黄、菊花、牛膝“四大怀药”功效独特。29万亩黄河滩区草肥水美,风景如画,适宜发展畜牧业、林果业、渔业,开发潜力巨大。
区位优势日益凸现。境内有南河渡黄河公路大桥和焦温高速公路,南接连霍、北连焦晋,使温县处于郑州、焦作、洛阳三市“一小时经济圈”之中心。铁路运输也极其便利,北有焦枝铁路,南有陇海铁路,距焦枝铁路月山火车站30公里,距陇海铁路巩义火车站15公里。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国家重点工程穿境而过。温县正成为联南贯北、承东启西的物流枢纽。
特色农业优势明显。温县是闻名全国的粮食高产县。1991年实现了黄河以北第一个吨粮县,1996年建成小麦亩产千斤县,2004年被定为全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2008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10年小麦平均亩产达540公斤,高产攻关田亩产达724.1公斤,在全国保持领先水平。同时,积极培育温麦系列种子,大力发展小麦种子产业,先后有豫麦49、温麦18、温麦19、豫麦49-198、平安6号等11个品种通过国家和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其中豫麦49、豫麦49-198已成为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的当家品种,年外销种子达6000万公斤。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全县四大怀药和供港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10.3万亩、3900亩。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174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12家,拥有省名牌产品10个,著名商标11个,位居全省前列,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日益提高。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11.3亿元,规划建设了8.69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成功跻身河南省首批重点产业集聚区之列。目前已进驻企业达99家,初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塑料橡胶制品、有色金属加工为主导的骨干企业群体。
太极拳开发稳步推进。太极拳于明末清初由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创编,经300余年的传承与发展,逐渐衍生了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和式、孙式等诸多流派,现已风靡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练习者达2亿人之多,已成为21世纪人们最喜爱的健身运动项目之一。陈式太极拳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温县被正式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中国太极拳发源地”和“中国太极拳文化研究基地”。近几年,在大力开展陈家沟景区工程建设的同时,为进一步打造具有世界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我县在今年启动了《太极拳文化产业园区规划》编制工作,引进了总投资11.5亿元,包括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太极拳学院和五星级酒店等项目在内的“陈家沟太极拳国际旅游养生基地”项目,并被省政府列入2010年“双千”工程。目前,项目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近年来,温县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先后实现了省级卫生县城、文明城市和园林城市创建目标。围绕“建设宜居城市”目标,今年编制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初步形成了新城区、老城区、陈家沟景区、产业集聚区“四区联动”的规划建设格局,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子夏大街贯通工程、县医院综合病房楼、一中新校区、职教中心新校区、第三实验中小学、滨河公园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加快生态温县建设,积极实施引沁补源、老蟒河下游整治和全长11公里的蚰蜒河滨河大道工程,努力打造水清、树绿、路畅的生态环境。
项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费发布服务,但对信息的合法性、实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名录资源由会员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传,个人信息均经处理后发布,如有遗漏戓涉嫌侵权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请将“该页网址和需修改及删除的内容”发至本站邮箱戓留言给我们处理。凡注册会员并发布信息或名录资源的,均可定期获得全球项目参考及合作机会。本站名录资源概不对任何第三方开放,更不提供如交换、出售及查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