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兴山到观音山,水路35公里可至。观音山主峰海拔高度319米,临江而立,巉岩峭壁,古木参天。东端有一山呈金字塔型,姊妹峰型似坐椅,椅上似有观音菩萨静坐。因此得名观音山。除此以外,临江北坡,还有一洞穴,其深莫测,传言常有银狐出没,故曰“狐仙洞”。在山顶上遗有当年采金人祭祀神明,占卜凶吉的观音庙遗址。近百年来,一直以“山光水色、灵仙之气”而著称,嘉荫县原称佛山,即因此山得名。
观音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一,沙皇毁灭江东六十四屯时,清政府派提督白克——白大将军率战船百艘征‘罗刹’,舟行至此,马无粮草,军士断炊。此时南海观音菩萨慈施细鳞大鱼,人马得食,遂命此名为“大马哈”。其二,清光绪年间,太平沟金矿某沟采金采出“爆头”,北洋大臣李鸿章进奉慈禧太后,慈禧遂封此沟为“胭脂沟”,并派钦差勒建观音庙,命教徒守护,日进香火。其三,道光年间大约公元1874年,嘉荫河左岸太平沟金矿采金甚盛,工人愈万,遂有大量家里教徒流入,该教顶礼膜拜“南海大圣观士音菩萨”,笃信佛。于是他们选择了这座钟灵毓秀的山脉建了观音庙,并派教徒住持,后此山便得名“观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