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城市概况
来源:网群国际 浏览:次
藁城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400年商代中期,“朵氏”部落即在此劳动生息。春秋时,为肥子国地。周景王十五年(前530),晋灭肥,遂为晋地。战国初为中山国地,赵惠文王三年(前296),赵灭中山,遂为赵地。西汉初,置肥累县(治所城子)。高祖五年(前202)置九门县(治所九门)。元鼎四年(前113),始置城县(治所丘头),东汉,肥累县省。西晋泰始元年(265),城县省。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复置城县。北齐,改城县为高城县,省曲阳县(今晋州市地)入高城县,并置巨鹿郡于此,省九门县入真定县。隋开皇六年(586)复置九门县。析高城县置昔阳县(今晋州市)。十年(590)置廉州(治所今藁城治)。十六年(596)又析高城县置柏肆县(今城北30里,详无考)。省九门入真定。十八年(598)高城县复名城县,寻复置九门县。大业初,废柏肆、新市县(治所今正定新城铺)入九门县。二年(606)廉州废,三年,城县治由丘头迁废廉州治(今藁城治)。大业十三年(617),复置柏肆县,并置宜安县(治所宜安)、新丰县(治所辛丰)、信义县(今藁城西北)。同时,复置巨鹿郡,领宜安、辛丰、柏肆、城四县。于九门县置九门郡,领九门、信义二县。唐武德元年(618),九门郡改称观州,巨鹿郡改为廉州。四年(621),省柏肆、宜安、新丰入 城。五年(622),省信义入九门,观州废。十七年(643)廉州废。天佑二年(905),因避朱温父名城之讳,城县改为平县。五代十国,后梁乾化二年(912),复名城县。宋开宝六年(973),九门县省入城县。蒙古太祖时,改“”为“藁”,遂称藁城县,蒙古太祖十五年(1220),升为永安州,寻复为县。明清因之,民国28年(1939)10月,藁城滹沱河以北地区与正定县平汉路以东地区组成正藁办事处(县级)。翌年3月,正藁办事处与新乐县佐合并,组成藁正新县,8月撤消藁正新县,原正藁地区与无极县城西地区合并建立藁无县。民国30年(1941)5月,藁城滹沱河以南地区与晋县合并,组成晋藁县。11月藁(城)梅(花)路以西地区与正获县组成藁正获县。翌年7月,撤消晋藁县,其藁城部分划归藁正获县。民国32年(1943)9月,撤消藁正获县,原藁城南部地区恢复藁城县。民国34年(1945)10月藁无县撤消,原藁正部分组成正藁县,翌年2月,撤消正藁县,藁城县恢复原建制。9月复置正藁县,12月获鹿县佐与藁城县合并,组建藁获县。民国36年(1947)1月,藁获县改称藁正获县,11月,撤消正藁县及藁正获县,恢复藁城县。1958年11月,无极、栾城省入藁城县,1960年7月,栾城县部分划出,1962年1月,无极县部分划出。藁城恢复原建制。1989年7月撤县建市,遂称藁城市至今。
项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费发布服务,但对信息的合法性、实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名录资源由会员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传,个人信息均经处理后发布,如有遗漏戓涉嫌侵权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请将“该页网址和需修改及删除的内容”发至本站邮箱戓留言给我们处理。凡注册会员并发布信息或名录资源的,均可定期获得全球项目参考及合作机会。本站名录资源概不对任何第三方开放,更不提供如交换、出售及查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