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环抱邯郸市,是典型的城郊县。东西距32公里,南北距26公里,全县下辖5镇6乡258个行政村,总面积522平方公里,总人口39万人。以京广铁路为界,西部为低山丘陵区,东部为平原区。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开了城乡樊篱的分割,使邯郸县走上了一条城郊型经济发展之路,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邯郸县历史悠久,公元前546年就有文字记载,战国时为赵国都城。邯郸县最早的设置是在汉高帝5年(公元前202年),之后历朝历代行政区划多有变化,但基本都保留邯郸县。1945年邯郸县解放,属冀南三专区,1949年后属河北省邯郸专区公署,1958年邯邢二专合并,撤销邯郸县,1961年邯邢分开,恢复邯郸县,1948年划归邯郸市辖县。
县境内京广铁路纵贯南北,邯济、邯长铁路横穿东西,京深高速公路、107、309、邯大、邯武、邯临、邯峰等国家、省级公路与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形成便利的交通网。已探明的有无烟煤、石灰土、膨润土、高岭土、耐火土、砂岩等,其中,煤炭储量约3.5亿吨,膨润土储量约7-8亿吨,高岭土储量约为1.78亿吨。境内有滏阳河、支漳河、输元河、沁河、渚河五条河流,境内总长94公里。全县有小型水库12座,总蓄水能力1281万立方米。
邯郸县名胜古迹甚多,其中被定为省、市、县重点保护的有100多处,闻名中外的有吕仙祠和赵王陵、马服山、乐毅墓、涧沟墓群、涧沟龙山文化遗址、圣井岗、吕祖坟、罗敷潭、扳倒井等。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发展“三化”(无害化、工厂化、设施化)农业为突破口,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调整种植业,改扩林果业,优化养殖业,发展农产品的储藏、保鲜、包装、加工、运销业,努力培育特色林果和特种养殖两大主导、支柱产业,实施产业推动、龙头带动,有力地促进了城郊型农业的发展。目前,全县形成了养兔、养鸡、养鹅、林果、蔬菜等5大农业主导产业。
在继续抓好企业改制的基础上,主攻增量调整,围绕“三高”(高科技、高利税、高创汇)上技改、扩增量,围绕“三名”(名牌、名企、名人)培育支柱企业、立县项目。全县涌现出了亨健矿业有限公司、金鑫铸管有限公司、丰泰合金铸造有限公司、精密无缝管有限公司、跨世特冶金铸造有限公司等具有一定规模、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骨干企业;培育发展了雪驰集团、华盛集团、昌森集团、恒山通用电器有限公司等一批“三名”企业,其中“雪驰”牌羽绒服被评为国家驰名商标;新上了鑫磊油汽混输泵、裕泰机制焦、金源铁矿等一批产品附加值高、前景广阔的项目,初步形成了以服装、煤炭、建材、冶炼、铸造、机械加工、经纺化工、木器制造、彩印、医药、电子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充分利用和发挥独特的城效优势,大力加强市场建设,并立足“三大”(大市场、大融资、大流通),重点发展了房地产开发、交通运输、文化、旅游、餐饮娱乐、信息服务等行业,使多种形式的第三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壮大起来。
教育工作从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到推进教育改革迈出了三大步,初步形成了学前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教育相配套的教育体系。科技投入逐年增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树立邯郸县形象、促进城郊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同时,制定了水利设施、电力设施、乡村道路、通讯设施五年建设规划,推进了全县整体形象的改变。到目前,全县258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通公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顺利建成了农村电气化县。沿路村镇各具特色、风格别致的改造建设,使城郊农村形象焕然一新。一个集办公区、商贸区、居住区于一体,功能完备、实施齐全,既与市区相连,又自成一体的城建小区鹤然屹立在市区东部。随着107国道、309国道、邯大路、滏东路、东环路、南环路等穿越邯郸县境内的主干道的拓宽建成,一个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生活安康、交通便捷、充满现代气息的邯郸县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