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秘之 -- 第六章 校徽风波
来源:网群国际 浏览:次
一个人总是先学会承受,再设法拒绝。承受,承受,承受你的尊严所无法容许的浑浊一团。也就在这无边的踯躅中,真正的拒绝开始了。
清华梦破灭后,李真已经别无选择,只好收拾行装,匆匆西行去离张家口60公里的塞北重镇柴沟堡师范就读。这一年他17岁。
柴沟堡师范学校在张家口地区很有名气,这里培养出的大中专学生,大部分在各县区工作,有的成为国家中高级干部或市县的主要领导,按校史介绍:当时张家口地区17个县区里,有15个县区的党政一把手是柴沟堡师范学校的毕业生。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最高的已是国家的省部级干部。
1979年9月10日李真成为国家改革高校招生制度后新三级的一员(77、78、79级学生称新三级),他进入了柴沟堡师范学校,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在入学日记中他写下了当时的感悟:
既然挽不住纷落的阳光,就请执著地走进这片夕阳。
知识就是力量。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及时应勉励,岁月不待人…
阅读使人博学,辩论使人聪敏,写作使人精明,如果一个人很少写作,他就需要有很强的记忆。如果一个人很少辩论,他就需要有很高的睿智,如果人一个人很少读书,他就需要有很多的狡猾…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有一份力尽一份力,不必一时愤激,事后却又悠悠然。
没有理想就等于没有灵魂。遗恨绵绵无尽时。
书是知识文化的海洋,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书是智慧的明灯。
他笔记本扉页上抄写着:
《昨日诗》·无名氏
昨日复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懊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成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
<今日诗>(明·文嘉)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明日诗>(清·鹤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
有人说:大学生活是一首恬静的抒情诗,是一朵带露的玫瑰花,那么美好,那么充满希冀,可是我要说,在这生活的河流中,也会出现湍急的浪花,遇到暗礁和巨浪。
当时这所师范很特殊:校内各年级既有大专班又有中专师范班,新入学的一年级主要是大专班,可学校的班主任几乎都是留校生——工农兵学员,和学生的水平相差无几,这让大一的新生有些不满,再加上管理方法落后,大专班的学生更是感到压抑。于是他们将这种愤怒与不满发泄在了不愿意佩带校徽上,学校针对学生不愿意戴校徽的情况进行了检查,要求学生尽量戴校徽。李真为了应付检查,将校徽戴到了内衣裤衩上,结果在学校运动会上被发现,便引来了一篇批评性的报道,刊登在学校最醒目的甬道黑板报上:
戴上吧,你的校徽!
前不久我领到校徽一枚,心中发出一阵阵狂喜,柴沟堡师范学校!我真正拥有了“你”
校徽是学校的荣誉,有人对它不珍惜,校徽戴在内裤里,运动会时露出去,这些人的做法欲何为?
可知当年毛主席,也是师范毕业的,一代伟人尚如此,你怎么那样不谦虚?
要知当今上学不容易,十年动乱不堪回,多少人的青春已流逝,招生改革才把校园归。
如今四化战鼓催,祖国处处放光辉,我们应努力去学习,校园处处动芳菲。
师范校园铃声急,失去的光阴要追回,珍惜师范好声誉,青春作伴相互追。
金秋十月北风吹,暑假开学校园归,朋友啊,带上吧您的校徽!你看我校多么美,塞北风光令人醉,校徽青春相伴随。
大专班的同学看了这篇报道后,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李真看了这首诗后,对诗歌提出了三点疑问:一是心中发出阵阵狂喜,是什么意思?二是对新来的大专班学生不戴校徽的批评,打击面过大,欠妥;三是有几处修辞不恰当,狗屁不通。李真马上将三疑点在黑板报另一边发表出来。学校由此开展了带不带校徽的讨论,一天中午李真以打饭不排队为由,将诗的作者——桂玉给打伤了,桂玉被送到医院缝了八针,中等师范班的同学一致要求给李真处分,结果是李真付了医药费,在本班同学中作了深刻检查后,不了了之,据老师讲:学校有一个书记和他的父亲曾是同事,李真是仗势打人,他因有人而侥幸过关。
·背叛
这所学校有严谨的校风和校园文化,学习氛围特别浓厚。但是学校由中专院校向大专学校的转变过程中,管理比较滞后,中学、中专的管理色彩甚浓,师生的伙食也很差,为此,李真和学校学生会准备组织发动一次罢课运动,为改善学生伙食而努力。当时学生提出了三项条件请校方答复,一是改变以往分组打饭的方式,改为发给个人饭票各自排队打饭;二是增加饭堂食品花样,改善副食;三是给学生和老师在周末节假日改善生活,每周吃一顿水饺。否则将实行罢课。学校提前知道了此事,便全部答应了学生提出的三项条件。这样学生的伙食好多了。
转眼到了1979年元旦,学校为了过一个愉快的新年决定元旦前一天改善学生的伙食,节前大专班的同学和老师们将吃一顿水饺,但因为人手有限,由师生自己动手包饺子。却因为争夺擀面杖,而引发了一场师生打架事件,这在当时被称为擀面杖事件。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学校的一个李老师未打招呼将中文班的一个擀面杖拿走,学生们找不见擀面杖了,后才发现是李老师所为,遂与李老师发生了争执并动手打了起来,李真看到后,跳起来冲了过去,和老师大打出手,这时另一位梁老师一个扫堂腿将李真扫倒在地,又一个扫堂腿将另一学生打倒。书记赶到后才将他们拉开,这次李真受了伤。最后处理的结果是:参与打架的师生在全校师生大会上作出深刻检查。在这个学期李真档案中有准确的记录着:脾气不好,不守纪律,应加强纪律教育。为此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学校纪律大讨论。校徽事件和擀面杖事件之后,李真变得收敛了许多。
1980年春天,也就是在刚开学后不久学校组织学生观看了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真凭着在张家口练过的武功,上街想和镇上地痞流氓一显身手,看完电影后,李真没和班里集体排队回学校,而自己逛街去了。在他赶回学校的路上,恰恰与当地的五个地痞流氓遭遇:“我们早就听说你李真的厉害,今天想领教一下你”,在五个人的夹击下,身单力薄的李真,虽练就了一身少林功夫,怎耐他方人多,李真被打伤,他靠在一个猪圈墙上一动不动,被学校体育班的几名同学救了回来。通过这次事件让李真改变了一些任性孤傲的个性,体会到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
李真就这样以其叛逆的行为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以致这种性格在其以后的人生中成为了他性格中的一个无法克服的弱点。
在学校保存的学生档案中,李真的学生登记表,连续三个学期的操行评语中,班主任武惠平无一例外地提到,“李真脾气不好,缺乏性格修养”,“需进一步加强纪律观念,注意同学之间的团结”。
刚踏进大学的校门,李真就成为了人所皆知的“问题少年”,他的不羁让老师头痛,但是却没有减少女生对他的青睐。
项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费发布服务,但对信息的合法性、实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名录资源由会员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传,个人信息均经处理后发布,如有遗漏戓涉嫌侵权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请将“该页网址和需修改及删除的内容”发至本站邮箱戓留言给我们处理。凡注册会员并发布信息或名录资源的,均可定期获得全球项目参考及合作机会。本站名录资源概不对任何第三方开放,更不提供如交换、出售及查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