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全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西、北以明长城为界与尚义、张北两县接壤,南隔洋河与怀安县相望,东临张家口市,总面积 1161平方公里,东西长37公里,南北宽35公里,辖4镇7乡,全县共有172个村委会,10个居委会。总人口21.96万人,城镇人口47672人,占总人口21.7%。一般文盲率降为10.98%,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89.02%,平均受教育年限6.7年,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分别为大学2717人占总人口的1.31%;高中(含中专)17360人占总人口的8.37%;初中69980人,占总人口33.74%;小学81144人,占总人口的39.12%。全县少数民族人口426人,其中蒙古族87人;回族35人;藏族2人;维吾尔族3人;苗族14人;彝族16人;壮族1人;布依族6人;朝鲜族2人;满族240人;瑶族4人;土家族5人;哈尼族4人;僳僳族1人;仫佬族2人;毛南族1人;锡伯族3人。
我县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6.9℃,年均降水量464毫米,年均积温2788℃,日照时间约2828小时,无霜期116-135天。土地资源 耕地总面积 45万亩,土地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水 资 源 我县位于海河流域永定河上游,境内主要河流有洋河和五大沙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 2.4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7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0.7亿立方米,全县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0.6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区、半山区、山区分别占49%、25%、26%。目前,全县已开发利用地下水2100万立方米,占可利用量的35%。
是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县和省级粮食、蔬菜基地。特用玉米种植4万亩,玉米制种年产量900多万公斤,食用菌30万平方米,瓜菜6万多亩,年产各类错季蔬菜8000万公斤。现有养殖专业村60个、奶牛养殖基地8个。全县林业用地面积为89.8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1.74%,其中有林面积17.305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9.25%,在有林地面积中,经济林面积8万亩,主要以肉用杏、仁用杏为主。我县饲草资源较为丰富,现有草场面积51.45万亩,年产农作物秸杆1亿多公斤。
矿产资源 主要有膨润土、腐殖土、玄武岩、橄榄石、铁矿石、褐煤等,共40多种,100多处。
县境历史古老,民族文化传统悠久。由于历代政权频繁更迭,造成其在发展过程中的断续起伏。据今已发现的北沙城南,洗马林前水关等古代文化遗址,以及部分出土文物,可以推断:早自新石器时代,县境内已有人类生息,且有部分人群聚落形成。《水经注》等历史资料记载,今日之北沙城古城遗址,即前秦时期的武罡城,是秦相蔡泽、号为武罡君所居住过的城堡。汉代,县境曾置宁县,东汉末年,战事迭起,人口大部离徙,至东晋时县置沦废,此后则断断续续成为北方少数民族游牧之地辽、金、元代,户籍稍渐恢复,至令聚落遗址仍然多处可见。辽代于今宣平堡置大新镇,金代又在此置宣平县,又于今阳门堡置阳门县。
明代洪武二十六年 (1393) 于今左卫镇置万全左右卫,永乐二年 (1404) 移万全右卫治所于德胜口堡城,即今万全城。 自成化年间起,又先后筑来远堡 ( 今张家口上堡 ) 、膳房堡、新开口、新河口、洗马林各城堡,清代康熙三十二年 (1693) 裁改万全右卫置万全县 , 辖附近西路所属地域及张家口、膳房堡、新开口、新河口、洗马林。此后至清末 500 余年间,置治稳定,人口繁衍生息,基本形成现今聚落雏型,经济文化事业随之发展。 民国时期,万全县隶属直隶省口北道,县名仍旧。民国 3 年 (1914) 县治所移至张家口堡子里。民国 17 年 (1928) ,始建察哈尔省,以万全为首县,以万全县所辖之张家口为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