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王荞皮产于化处镇新寨村,是化处著名的特色小吃,含有10—15%的蛋白质和芸香素,含19种氨基酸,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均齐且丰富,还含有对儿童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组氨酸和精氨酸。含丰富的维生素B1、B2、B6、C、P和胆碱,还有丰富的无机元素磷、镁、铁、钾、钙、钠,其味甘性凉,可开胃宽肠,下气消积,对人体有极大的保健作用,是一种难得的保健食品。
产品采用全手工制作,是将优质荞麦粉碎后,加水加热通过不断的揉搓提起荞麦粉液,将之煮熟后稍作冷却,通过特制的工具进行切割凉干而成。作为制作原料的荞麦,是耐寒植物,生长期不用任何化学肥料,是纯天然的绿色原料,而制作出的荞皮保留并浓缩了荞麦的精华,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成型彝王荞皮厚0.05厘米,宽25厘米,长35厘米(尺寸可按消费者需求而定)。
彝王荞皮使用前用温水浸泡5至10分钟,可根据个人口味凉拌、煲汤或辣炒,吃法不同,风格各异,油炸不用浸泡。
彝王荞皮作为化处镇新寨村土特产,只有该村的一眼泉水能够制作。新寨村会荞凉粉皮加工手艺的姑娘出嫁到其它村,利用同样操作程序制作的荞凉粉皮,味道、形状都远远及不上该村所生产的荞凉粉皮。目前,该产品非常畅销,常常供不应求。
关于彝王荞皮的来历,当地一直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在化新村西面0.6公里村处,有一个废弃的村庄,当地人称“彝王庄”,说是当初彝王居住的地方。实际上,当地人所说的“彝王”,是贵州最古老的彝族支系之二呗勒阿德居住的地方,1981年和80年代末,众多专家学者研究、考证“苗王庄”旁边的“反字岩”时,都曾对“苗王庄”作过考证,据新寨村的老人们说,当初彝王因战争离开后,给他做饭的一个厨子因为受伤不能走,躲在路边的荆棘丛中。后被新寨村一个姓孙的老人救下来,养好伤后,彝族老人为了感谢孙姓老人,便把制作荞凉粉皮的技艺传给了他,并告诉他说这是彝王最喜欢的一道膳食,是他根据当地的气候、水质研究制作出来的。彝族老人告诉孙姓老人这些后,便悄悄地离开了。于是孙姓老人就把制作荞皮这把门手艺传了下来。“彝王荞皮”因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