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的巨大塌陷,形成了“棉花天坑”。
罗城四把镇一处地表塌陷,兼具“超级天坑”及“大型漏斗”特征
它是“大型漏斗” 还是“超级天坑”
“罗城发现罕见天坑!”今年11月份以来,随着国内众多媒体报道,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棉花村内的一个大型地表塌陷,引来众人的关注。南国早报记者实地采访后发现,这个塌陷到底是“大漏斗”,还是“超级天坑”,尚待地质专家鉴定
探访
这个“天坑”形状有点怪
12月11日,记者辗转来到了处在石山谷底的棉花村。在距棉花村约一公里的山峰之间,有一个圆形的大型地表塌陷。它就是吸引众人关注的“棉花天坑”。
“天坑”有四面内壁,有一面是垂直的峭壁,无植被覆盖,峭壁中部有一个山洞;另三面内壁则覆盖着茂密的植被,其中有一面是呈阶梯的“大陆架”状,一直延伸到底部。
家在棉花村口的村民谢体永,是不少探访“天坑”者的向导。3年前,河池市一越野车赛事公司的负责人陈华,曾多次与谢体永到“天坑”考察。谢体永说,当时他们组织村民,在“天坑”的缓坡一侧,砍伐出一条道路来,不用借助绳索等装备,便可步行到“天坑”底部边缘。现在,由于植被重新覆盖原来的小路,已无法走下坑底。
“棉花天坑”是天坑吗?记者也产生了疑惑。在1998年前后,作为世界第二大天坑的乐业县大石围天坑尚未开发旅游,记者曾随考察队,对大石围天坑进行7天的考察。与“棉花天坑”相比,大石围天坑四面绝壁,并无缓坡,全靠攀登绳上下。为何“棉花天坑”的“体貌”却如此不同?
追踪
它兼备天坑和漏斗特征
“天坑”是岩溶地区的喀斯特地貌,但它的名称并不是传统的称谓,而是多年前国内地质专家,在随着世界第一天坑“重庆小寨天坑”、世界第二天坑“乐业大石围天坑”等陆续被发现后,对这一新型地貌特征的新命名。
在喀斯特地貌中,“天坑”与“漏斗”有类似的地貌,都是地表塌陷,但两者也有区别。2001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所长朱学稳在对这两种地质现象研究后,发表过专门的论述。天坑被他定义为:四围岩壁峭立(而不是任何形式的缓坡,不包括后生改造),深度和平面宽度均不小于50米的地表塌陷。如果深度、口部宽度等于或大于200米,为超级或大型天坑。
在朱的论述中,漏斗是一种石灰岩坑或呈封闭漏斗状的小洼地,底部常有落水洞与之伴生。漏斗一般不具备陡峭的岩壁,口大底小,其深度多为几米至几十米,深度超过100米,口部面积1万平方米的漏斗,便是罕见的大型漏斗了。在湿润喀斯特地区,漏斗的分布极为普遍,而天坑却“凤毛麟角”,极为罕见。
被陈华命名为“棉花天坑”的塌陷,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天坑呢?结合地质专家的论述和棉花村塌陷的实际情况,记者发现“棉花天坑”同时具备“超级或大型天坑”及“罕见的大型漏斗”的特征,难以判断到底是天坑还是漏斗。
亲历者
“棉花天坑”深度近300米
12月11日,多次下到底部探访“棉花天坑”的陈华告诉记者,当初他考察时原本打算搞越野车赛道,如今改为投资旅游开发。他当时确实是请人伐道后从缓坡下底。
据陈华介绍,经过测量,“天坑”绝壁一侧的最高点,到坑底最低点的落差为296米,坑口的宽度为260米。这个数据,约为乐业县大石围天坑的一半大小。“棉花天坑”与大石围天坑不同的是,它的底部并不像大石围天坑那样,是个封闭性的原始森林,以前曾有当地村民下到坑底种树。
陈华说,在“棉花天坑”底部,有一个数十平方米的平台,从坡底到平台之间,还有一个圆形的塌陷,这里才是真正的“四围峭壁林立”,但高度只有三四米。在平台一侧,有个直径一米多的落水洞,坑底没看到明显的地下河,也没听到暗流的声音。在峭壁上的长方形山洞,他也去探查过,走了不远就到尽头。在底部,陈华等人没有发现罕见的动植物等,只看到过一条盘起来有汽车轮胎大小的蟒蛇。
如果以“四围峭壁林立”,没有任何“缓坡”来区分,“棉花天坑”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天坑”,更符合漏斗的特征。但如果说它是漏斗,它却具备一般漏斗没有的“陡峭的岩壁”,它的深度、宽度,显然远远超出了“罕见的大型漏斗”一般数据。
说法
是天坑还是漏斗需专家鉴定
罗城县旅游局局长韦龙德介绍说,对于棉花村这个地表塌陷,目前为止没有组织地质专家考察论证过,它到底属于天坑还是漏斗,目前尚未有定论。据他介绍,以前曾有地质专家带领英国的科考人员,到棉花村考察,但对该处塌陷到底是天坑还是漏斗或者其他结构,都无人作出表态和结论。
“棉花天坑”不管是天坑,还是漏洞,这并不影响棉花村的美丽。因为在它的一公里范围内,密集了溶洞等与众不同的奇特景观。距离“棉花天坑”不远处,有两个尚未开发溶洞,巨大的空穴中,还保留着完美的各类造型奇特的石钟乳。
什么是天坑?
四围岩壁峭立,深度和平面宽度均不小于50米的地表塌陷。深度、口部宽度等于或大于200米,为超级或大型天坑。在湿润喀斯特地区,天坑极为罕见。
什么是漏斗?
漏斗是一种石灰岩坑或呈封闭漏斗状的小洼地,底部常有落水洞与之伴生。漏斗一般不具备陡峭的岩壁、口大底小,其深度多为几米至几十米,深度超过100米,口部面积1万平方米的漏斗,便是罕见的大型漏斗了。在湿润喀斯特地区,漏斗的分布极为普遍。
“棉花天坑”地貌特征
●地貌:有四面内壁,有一面是垂直的峭壁,另三面内壁则覆盖着茂密的植被,其中有一面是呈阶梯的“大陆架”状,一直延伸到“天坑”底部;
●数据:“天坑”绝壁一侧的最高点,到坑底最低点的落差为296米,坑口的宽度为260米,约为乐业县大石围天坑的一半大小;
●对比:大石围天坑底部是个封闭性的原始森林,“棉花天坑”以前曾有当地村民下到坑底种树。(南国早报记者 骆南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