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县行政区域面积40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7.4%。辖29个镇2个民族乡,239个村民委员会,13个居民委员会,22个社区。居住着汉、苗、仡佬、彝、布依等10多个民族。年末总人口11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6万人。遵义县是全省商品粮、油菜籽、生猪、烤烟生产基地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县”、“中国‘双低’油菜生产大县”、“全国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和“中国辣椒之都”。
2007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93.15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24.49亿元,增长10.2%;第二产业38.41亿元,增长22.9%;第三产业30.25亿元,增长12.0%。
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47亿元,增长12.4%。粮油生产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量62.51万吨,增长18.3%;油菜籽产量7.6万吨,增长4.5%。收购烟叶25.37万担,产值1.27亿元;辣椒产量5万吨,产值6.25亿元。国家生猪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出栏生猪135.34万头、牛7.5万头、羊19.45万只、家禽453.74万羽,分别增长4%、18.8%、9.7%、7.9%;肉类总产量13.84万吨,增长4.3%。组建贵州旭阳食品(集团)公司,县级以上龙头企业达28个。新增“四在农家”创建点惠及农户2.4万户,新建改建黔北民居642栋。完成营造林任务7.1万亩,森林覆盖率47.4%;建成沼气池2.08万口。农机总动力达49万千瓦。新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110个。多渠道投入资金846.2万元,对南白镇肖家岩等29处地质灾害进行有效治理。新阶段扶贫开发取得新成绩,1699名绝对贫困人口、1757名低收入人口越过温饱线。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万余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613元,增长16.2%。
工业主导地位日益显现。完成工业增加值32.48亿元,增长23.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82亿元,增长27.6%。工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5.6%。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8户,产品产销率95.4%。成功组建锦洋铁合金集团公司。完成全社会技改投资10.93亿元,增长37.8%。启动关门山新材料等工业园区规划编制,完成铝及铝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规划编制并上报国家发改委。遵义80万吨氧化铝、遵义铝业四期环保节能技改、乌江双龙和三合恒聚两条年产100万吨水泥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钼镍矿加工等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行远陶瓷有限公司一期工程、福鑫钢铁公司年产30万吨轧钢生产线、正合铝业公司扩能技改工程、西坪黄鱼塘电站、强平肉联厂等项目建成投产。全年煤炭产量123.5万吨,征收煤炭税费7583万元。
财政金融发展稳定。完成财政总收入9.18亿元,增长22.1%;地方财政收入4.01亿元,增长26%。执行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46亿元,增长19.8%。金融业平稳运行,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6.55亿元,贷款余额25.21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投入资金1.1亿元,治理病险水库36座,建成安全饮水工程14处、“三小”工程4处,实施烟水配套工程6.7万亩、油水配套工程2.9万亩,新增防渗渠道75.78公里,整治山塘15口,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0.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1平方公里,解决近3.5万人饮水困难。投入资金7215万元,建设通乡油路56公里、通村公路445公里,油化通村公路104.3公里。乐山至混子、石板至八合通乡油路续建工程,新舟至虾子公路大修工程,三渡至石门、混子至工农等10个通村油路工程全面完成;三合、三渡等5个乡镇客运站竣工投入使用;扎南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茅台高速公路建设顺利推进。县乡公路好路率100%。完成城建总投资5.4亿元,新增房屋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23万平方米、廉租房3500平方米,改建市政道路22.3公里,城镇化率37.6%。蓝馨花园、阳光花园、华诚都汇、百隆经典等房开项目形象进度均达20%以上;遵义大道马家湾至忠庄段“白改黑”工程完工投入使用,遵义绿色产品交易中心、亿俊阳光城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尚嵇、乌江、鸭溪等镇(乡)依托大项目推进小城镇建设取得新成效。
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亿元,分别增长68%、60%。成功引进招商引资项目45个;到位资金16.09亿元,增长44.8%,其中市外到位资金14.64亿元,增长57%。各类企业达1165户,从业人员9540人;个体工商户达1.48万户,从业人员2.2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