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县位于广西中部,与柳州市零距离相接,县城距市中心10公里,地处西南与华南经济圈的结合带,是西南工业重镇柳州市的市辖县。全县人口54万人,辖11镇2乡,总面积2504平方公里。地处中国南方交通枢纽、西南出海大通道要塞,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拥有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桂海、宜柳和洛雒高速公路在县内均有进出口,湘桂、黔桂、枝柳铁路横贯南北,国道322线、209线穿境而过,河道航运可达广州、香港,境内的白莲机场可全天候降落各种类型客机,交通极为便利。境内邮电通信先进发达,通讯光缆、移动电话、宽带互联网等现代通讯网络覆盖全县各乡镇。柳江县,以不废万古的柳江河而题名,不仅因为有滨江而居的地置缘由,还在于他像柳江那样源远流长,具有贯以千古的文明承传。
早在5万年以前,中国以至整个东亚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晚期智人“柳江人”就已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以“柳江人”为肇始的史前文化、以柳宗元为代表的主流文化、以“刘三姐”为灵魂的民间文化,积淀了柳江这座名城丰富的人文蕴涵,凝聚成这方地域独特的文化品格。如今,柳江已发展成为广西的一颗耀眼新星,西部百强中的重要汽车配件基地。柳江县紧靠广西的工业重镇、素有“工业城市中最美的山水城市、山水城市中最强的工业城市”之美誉的柳州市。依托优越的地理条件,柳江县委、县政府根据自治区作出的“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重大战略决策,紧紧围绕柳州市委提出的 “工业强市,富民兴柳”和“再造一个新柳州”的总体发展思路,抓住我国三大汽车集团把柳州作为其南方重要生产基地的历史机遇,明确提出了“和谐创业、富民强县”的发展思路,把发展工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抓,目前已引进460多家企业在柳江立足并逐步形成以为柳州市工业配套为主的汽车配件、机械制造、材料包装等工业体系。
“十五”以来,该县工业年均增长速度为22.1%,高于广西和全国发展水平;2005年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2007年达到1300多美元,三次产业比重由“九五”期末的33.8:29.1:37.1调整为2007年的25.32:49.96:24.71,实现了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过渡的历史性转变。2007年柳江县在广西各县中率先实现“双过百”(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00家)。工业经济对全县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为70%左右。2003年至2006年,该县先后三次跻身西部百强县,两次荣获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柳江县县境地处亚 热带季风区,年均气温20.4℃,气候温和湿润,年均降雨量为1500MM,无霜期332天。柳江物产丰厚,自古就有“桂中稻米之乡”和“桂中商埠”之美称。盛产稻谷、玉米、花生、甘蔗、瓜果、蔬菜等作物,是柳州市“菜篮子工程”基地、广西主要商品粮基地和甘蔗生产基地,也是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和国家农业开发重点县。柳江县或因种植传统优良持久,或因种植条件得天独厚,或因种植技术别具一格,更创造出一批名优特产,如松粉甜嫩的百朋“玉藕”,香辣脆口的三都子姜,香味独特的里雍头菜、色美味鲜的成团巨峰葡萄……这些地方特产,皆以不可取代的传统优势,不仅长期享誉全国,而且频频远销海外。
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石灰石遍布全县,优质石灰石储量可达25000万吨,拥有“方解石之乡”的美称。打造中国汽车零部件配套基地。几年来,柳江县以配套全球和全球配套为发展方向,以“一园一中心”、“多区多块点”为发展布局,以产业配套、企业配套、产品配套、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配套为发展内涵,倾全县之力打造中国汽车零部件配套基地。打造金牌“配角。工业兴则百业兴。柳州是全国惟一拥有一汽、东风和上汽通用五菱三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企业的城市,拥有系列汽车品牌。上世纪90年代初,柳江县就开发了全区较早的塘头经济开发区,主动接受中心城市的工业辐射,大力发展配套经济。经过多年发展,柳江县汽配业虽然已有一定基础,但市场占有率低,企业布局分散、规模小,技术装备水平不高,技术力量和产品研发创新能力较弱,行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随着汽车制造企业新一轮扩能改造、优化升级,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资源整合、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思路决定出路。面对“柳江仍然处于后发达地区”的现状,柳江县委书记何有成提出了创新“五个一”模式,倾全县之力打造中国汽车零部件配套基地的创业目标。“五个一”模式即谋求多方共赢,构筑一个与农垦集团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框架,建设一个汽车零部件配套基地,依托一个工业物流园区,完善一个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发展一个工业主导型工业新城,逐步形成具有柳江特色的汽车零部件工业体系,打造集研发、生产、市场、检测、物流于一体的全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配套基地。把建立工业园区作为工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聚集产业效应、拓展工业发展平台。先后建立新兴、穿山、都龙、进德等汽配、化工、建材主题园区,为承接柳州市区工业辐射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新兴工业园是广西最年轻、最具活力、最具知名度和热点聚焦的园区之一。园区于2004年9月破土动工。三年来,在自治区和柳州市历届领导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园区快速成为招商的热土、聚商的洼地。先后引进了中国重汽集团柳州运力公司、双飞电器、鸿福机械、威鹏汽配、柳柴动力等企业125家,其中65家已建成投产,另有35家在建设中。2007年完成工业产值40.5亿元,实现税利1.2亿元。2006年5月18日,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交流会在新兴工业园设立分会场,正式向全区推广“新兴模式”和“新兴经验”。2007年,新兴工业园被确定为自治区级A类产业园区、特色产业园区和优秀园区。当前,柳江以新兴工业园为中心,以穿山、进德集中区为重点,打造“都龙-拉堡-进德-新兴-穿山-河表”工业走廊,加快推进“一园多区” 多块点发展布局。筑好金巢引金凤。在招商工作中,按照“积极接轨长三角、融入珠三角、走进北部湾,主动接受东部产业转移和柳州的经济辐射,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工作思路,柳江县围绕产业定位,立足于产业、产品关联度的提高,以汽车零部件加工、机械制造产业为招商重点,突出抓好园区招商和产业招商,致力于招大商、引巨资、创品牌,着力引进航母企业,为园区的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推进了汽车零部件的产业集群。
据统计,到2007年,全县汽车配件和机械制造企业已发展到150多家,产值达47亿元,占全县100亿工业总产值的47%,汽车配件和机械制造产业链初具趋形。项目入驻拉动投资强劲增长。随着世界500强企业德国莱尼公司、中国石油柳州油库、柳工挖掘机扩建工程、红花水利枢纽工程、台湾金锻公司、玉环梁氏机械等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投资大的项目纷纷在柳江生根、发芽,拉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劲增长,柳江的工业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全县现有工业企业4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家,2007年,全县实现工业产值75.35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汽配、制糖、制药、机械制造为支柱产业,以化工、农产品加工、水力发电等为新兴产业的工业体系。汽配企业成为中坚支柱。到2007年,全县汽车配件和机械制造企业已发展到150多家,产值超亿元8家;汽车配件和机械制造产业链初具雏形。2007年,汽配和机械制造业产值达47亿元,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一半,对财政的贡献率达21%。2002年至2007年,柳江县财政收入平均以每年22%的速度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