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胡志明市的堤岸区是华人聚居之地,也是越南最大的唐人街,又有“小香港”之称,到处可见极具特色的中国风貌,商业气息也非常浓厚。现时堤岸区的华人约有50万,多数已入了越南籍,成为华裔越人。这些华人的祖籍,以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较多,尤以广东为主,所以,广东话成为区内的通用语言。
越南在统一前,“西堤”一词即是“西贡”和“堤岸”的合称,居住了早在明朝就陆续移居到此的华侨、华人。如今,堤岸建有许多中国式的楼房屋宇,街道纵横交错,到处可以看到写着华文招牌的店铺,还有很多由华人所建的中文学校、医院及庙宇。规模较大者如天后庙、关帝庙、同庆大道的霞彰会馆、明乡会馆及天主教的圣心教堂。在孔子大道则有二府庙、老子街的观音庙、六省路的南普陀寺等。
堤岸也是胡志明市商业最热闹的地方之一。早在1928年兴建的金边市场,又名“平西市场”,是个传统市场,也是该市最大的市场,每天在此地出入多达10多万人。还有形形色色的华人店铺,如中药店、元宝蜡烛店、云吞面店以至凉茶铺,一派中国风貌。
越南海南村
越南海南村位于越南坚江省河仙郡,距离胡志明市300多公里。在这里有海南人办的海南会馆和“中德学校”中文学校。村里,只见郁郁葱葱的树林中散落着许多户人家,房子的墙是水泥做的,屋顶用铁皮或油毡布和椰树叶搭成,许多屋前的两棵树间都绑着张吊床。现在村里大多数人是在越南出生长大的,是祖父或父亲三十年代为逃避战乱从海南文昌流落到此的,因见这里树木茂盛,土地肥沃,又靠近海边,便在此搭屋建房,靠种田、种胡椒和出海打鱼为生,并与当地妇女组成了家庭。全村从最初的30来人,经过6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现在100多户,八九百号人。村中大部分人的祖籍是文昌翁田镇和文教镇的,以符、陈、朱、林四个姓氏居多。村中除个别妇女外,基本上都会说海南话。
海南人为何“去蕃”下南洋?
从前称到国外去谋生为“过蕃”(去蕃),称旅居国外的华侨为“蕃客”。南洋(即东南亚地区)是琼侨主要的旅居地。琼侨始于何时,较多史学家认为始于唐代,但有确切史料记载的时间是在南宋时期。《正德琼台志》上说:宋朝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一批占城(今越南境内)商人来海南岛买马,因当时朝廷规定不允许中国马运出国界,海南人不敢卖马给占城人。他们一怒之下,努掠了一些海南人和财物返归占城,于是就有了早期的琼侨。元、明、清时期,由于生活贫困、战乱饥荒、海盗掠卖以及经商贸易等原因,移居国外的海南人逐渐增多。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2年)五月二十八日亥时海南历史上发生最大的的一次地震,72座村庄沉没海底。据当时琼州府同知吴上报朝廷的《申文》所述:此灾祸皆因挖矿和增税人怨天怒所致。当时的明皇朝在琼州番峒开采银矿伤其地脉地气以致受祸独惨;二是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黎族马屎起义被镇压后,在琼添设防黎官兵,议派兵饷于民间,年征税达7000多两,民不堪命。“或卖儿贴妇,或奔窜而流离”。背井离乡便成为当时逃命的选择。
1695年10月,琼山演海乡(大地震所在地)乡民迫于生活艰辛,组织了一支出洋船队,“向洋开拓,去蕃谋生“。这支船队开始仅有两艘小帆船,后来扩大到72艘三桅大帆船,穿行于海南、泰国、越南和新加坡之间,历时100余年。在从事运输贸易的同时,每年还载运成百上千的演海乡亲及周围村庄的穷苦百姓“过蕃”谋生,最多时一年达3000多人。(琼山的演海演丰及周边,文昌的铺前镇等成为现今侨乡)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敲开了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大门。1858年海口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成为近代海南人出洋人数剧增的重要转折点,但他们多是以“猪仔”、“苦力”的身份“过蕃”的(“猪仔”、“苦力”即契约华工)。当时英法和荷兰等殖民主义国家侵占东南亚地区,急于掠夺当地的宝贵资源,需要大量的劳工,因而在中国沿海地区诱骗和掳掠华人充当苦力。海口同香港、厦门、汕头一样,是近代贩运“猪仔”的主要口岸之一。在海口市的旧海关和新兴街(今新华北路)等处,曾设有为数不少的“猪仔馆”。“猪仔头”将用各种手段诱拐到的“猪仔”关押在馆内,等船期一到,就将他们绑架上船。上百人如同猪仔一般挤塞在狭小的船舱中,从海口经香港运往南洋各地,甚至运到北美洲和非洲,从事垦荒种植、采掘锡矿等繁重艰苦的劳作。他们每天在棍棒、皮鞭的监管下劳动10多个小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许多人被活活折磨至死,境遇十分凄惨。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正月,有一艘“猪仔”船将约250名华工从文昌载运至荷属文岛,两个“猪仔”在船上“不听约束”,“猪仔头”竟将这两人砍碎,一片一片扔到海里。残忍至极,令人发指!二十世纪初,出洋做苦力的海南人约有30万,其中近30%客死他乡,大部分则在契约期满后换回自由身,继续在国外谋生。
琼侨中,大部分是自由移民,以文昌、琼海、琼山和万宁人为多。因为这4个市县处于东部沿海,海上交通便利,加之地瘠粮缺,生活困苦,连年战乱,灾害不断,而且当地人富有冒险精神和浓厚的宗亲乡谊观念,所以出洋谋生的人特别多。许多人出洋在外站稳脚跟,事业有成后,就以族引族,以戚引戚,进而以乡引乡,让一批批亲人、族人和同乡也前往南洋“闯天下”。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都有海南人聚居较为集中的街区或乡村,叫海南村或海南街,柬埔塞有一个小镇全会讲海南话。琼侨人数十九世纪上半叶为10万人左右,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已达到70-80万人,现己有三百多万,并形成一个“琼州帮”群体,与粤帮、闽帮、潮州帮、客家帮一起,成为海外华侨社会中以地域为纽带的五大帮。海南也发展成为我国的一大侨乡。
新闻连接:
琼属华侨华人的分布及现状
由于历史地理方面的原因,琼属的华侨华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各国。70年代末期,越南当局****排华,东南亚各国的琼侨子女纷纷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留学、工作,琼属华侨华人的分布区域也就由东南亚地区扩展到美洲、欧洲、澳洲和非洲等近60个国家和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琼侨绝大多数是从事体力型收入少的行业,如种植、采矿、餐饮服务等,虽然也产生了诸如郭巨川、郭镜川、王绍经、周雨亭等一批富豪,但毕竟是极少数,琼侨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整体上还比较低。经过长期的剧烈演变和不断发展,琼侨的境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先的琼侨,绝大多数已加入当地国籍,成为外籍华人。但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定居在海外的华人是中国嫁出去的女儿,中国是他们的娘家,他们同中国娘家保持着亲切友好的亲戚关系。由于国籍的变化,琼侨已由历史的特定名称,演变为琼属华侨华人。他们在海外艰苦奋斗,拓基创业,促进了所在国的开发建设,自己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涌现出大批政坛名流、商界巨子、科技专家和文化精英。成为一个经济上有实力,政治上有地位,科技上有成就,学术上有建树的令人瞩目的群体。
泰国是琼属华侨华人数量最多的国家,有100多万人,同时也是琼属华侨华人在海外拼搏奋斗、成就最为突出的地方。政治上,琼属华人及华裔积极参政议政,担任过上至泰国政府总理、副总理,议长;下至正副部长、国会议员及各级政府官员、军警的职务。云茂保是泰国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早在1928年就已担任泰国外交部常务次长,并先后担任过外交部长、财政部长、国务院秘书长、国务院顾问团主席、枢密院大臣并封为″昭拍耶″(公爵),为华裔中的最高爵位。1991年,琼侨后裔,有泰国″肯尼迪″家族之称的抛沙拉信家族三兄弟,分别就任政府副总理、外交部长及警察总监的要职,他们的父亲朴沙拉信也曾出任过泰国第九任总理。1992年,黄闻波、林书清两位琼侨后裔出任副总理,其中黄闻波是二度任副总理。黄闻波还担任过财政部长、盘谷银行(泰王国国家银行)总裁等职务。1995年组成的前政府内阁中,林书清再度出任第一副总理。琼侨后裔云逢松,曾连任数届财政部长,现在泰国发行的钞票上,都有他的泰文手签。至今,泰国民间仍流传着″潮州人钱多,海南人官多″的俗语。经济上,泰国琼属华侨华人已从早期的小行业扩展到各种大行业,并形成了一些大财团,拥有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如″纺织大王″吴乾基及其纺织厂、″洋行大王″郑有英为首的郑氏家族及其中央洋行集团、″钟表大王″吴多福为首的吴氏家族钟表厂、″饮料大王″许书标及其保健饮料厂、″人造花大王″欧宗清及其绢花厂等。泰国琼属华侨华人十分重视对子女和后代的培养教育,经济条件好的多将子女送往国外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留学,经济状况差的也省吃俭用,想方设法供养子女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100多万泰国琼属华侨华人中,估计有20%左右受过中等教育,尤其是当今的年轻一代所接受的高等教育更为普遍,这些具有较高学识水平的新一代,许多人成长为各类专家、教授、律师、工程师等,是泰国经济、科技和文教等部门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