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招商网讯:广东省韶关市集琦药业有限公司位于韶关市区河西5公里芙蓉山麓,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为主的综合性化学制药企业,广东省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全国医药生产重点骨干企业之一。
韶关市集琦药业有限公司是1965年在广东省大办农业的推动下建立起来的。原名广东微生物研究实验厂,为广东省农业厅直属事业单位。建厂初期,仅有固定资产几十万元和百余名职工,专门生产农用根瘤菌。为适应畜牧业发展的需要,1966年试制兽用土霉素,1968年将生产根瘤菌的部分厂房设备经过技术改造,转产兽用土霉素。1970年3月,由广东省农业厅移交给广东省医药工业公司管理,改名为广东省医药工业公司向阳制药厂。1969年国家投资148万元,新建厂房转产土霉素,1971年5月建成投产,成为国家生产土霉素原料药的定点厂,改事业单位为企业单位。
1973年9月,改名为广东韶关抗菌素厂。1977年1月,广东省医药工业公司将该厂下放韶关市,归化学工业局管理
1981年1月,韶关市实行医药工商一体的统一管理体制后,划归韶关市医药生产供应公司领导。1984年12月改名为广东韶关制药厂。
韶关制药厂坚持内涵扩大再生产。重点对原料药车间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使土霉素碱从原设计年产50吨扩大到200多吨,土霉素碱和土霉素片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优质产品”。
1987年,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办法,动工兴建抗生素原料生产车间,总投资2700万元,年产土霉素碱400吨,使土霉素碱总生产能力达600吨以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成为韶关创汇大户。
1994年6月,通过融资方式,对抗生素原料药车间进行技术改造,转产红霉素碱,年产能力60吨。
1997年10月,被桂林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兼并,更名为桂林集琦广东韶关制药厂后,再次对抗生素原料药车间进行技术改造,使红霉素碱年产能力达70吨。
2001年7月总投资220万元,兴建污水处理站,采用“厌氧(水解)——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产污水,2003年4月通过环保部门验收,达到“广东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
2002年10月,改制及更名为广东省韶关市集琦药业有限公司。
2003年6月,韶关市集琦药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623万元进行了GMP(整体)改造,按药品GMP标准,兴建了原料药精烘包车间和改造了片剂车间,使红霉素系列原料药年生产能力提高到216吨,片剂年生产能力提高到3.5亿片。2004年4月,公司全面通过了“药品GMP认证”。
韶关市集琦药业有限公司改制后,通过全面整顿,推行现代管理技术和药品GMP管理,使企业迅速发展。2005年拥有资产总额10413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5678万元,实现利税609万元,全厂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拥有发酵、提炼、合成、片剂、公用等5个车间,设立了10个职能科室和1个研究所,产品品种有红霉素系列原料药、盐酸阿替卡因以及土霉素片、红霉素肠溶片,依托红霉素片、麦迪霉素片等二大类13个品种。职工200多人,其中种类专业技术人员53人,技术队伍雄厚。
韶关集琦药业有限公司秉承“汇集科技、致力健康”的集琦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据,通过营建现代的经营机制,在开放式多元化经营道路上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