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区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地区,毗邻香港,与深圳、东莞相连,是一方投资的风水宝地。惠阳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资源丰富,是著名历史人物邓承修、邓仲元、叶挺的故乡,是广东著名的侨乡。
惠阳于1994年5月撤县设市、2003年6月撤市设区,辖淡水、秋长、新圩、镇隆、沙田、永湖、良井、平潭、澳头、霞涌10个镇和三和经济开发试验区,面积1184平方公里,人口50.77万。区委、区政府驻淡水镇。撤市设区以后,惠阳成为惠州滨海城市的重要组团。境内的大亚湾海域宽有51.8公里海岸线,素有"黄金海岸"之誉;淡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宜于开发"三高"农业、工业和各种休闲、娱乐、度假、旅游等项目;蕴藏钨、锡、煤、泥炭土等矿产,盛产稻谷、花生、蔬菜、荔枝等农产品,以及海螺、石斑、龙虾、膏蟹等海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惠阳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各种发展机遇,不断调整发展思路,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了经济健康快速发展。2003年底,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7.1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财政总收入4.4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68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16.8亿元,增长16.1%;外贸出口总额13.07亿美元,增长11%;农民人均收入4370元,增长5%。在2003年第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价中,惠阳由2001年第二届的第45位上升为第40位。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坚持"外向带动"战略,积极开展"筑'巢'引商,以商引商"、"走出去,请进来"为主要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使全区工业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园区经济初具规模,一批如联想、中建电讯、东亚电子等技术等技术含量高的骨干企业得到了充分发展。2003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9%。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深入开展粮食创高产活动,办起了一批较大型的优质谷、荔枝、蔬菜、速生丰产林、花卉等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三高"农业基地,为惠阳农业的高质量、高产量、高效益发展提供了支撑,推动了全区农、林、牧、副、渔各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使农业商品率达75%以上。
第三产业繁荣活跃。狠抓各类实体市场建设,形成了农村集贸市场、综合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相结合的市场网络。其中,投资1.8亿元的惠阳商贸广场是目前粤东南地区商贸规模之最。宾馆、酒店、旅游、金融等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各种市场要素不断活跃,民营企业在各种优惠措施下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全区民营企业有1412家,其中注册资金超过千万元的又7家,进入惠州市"私营企业100强"的有13家。
目前,惠阳正抓住中南壳牌石化项目全面建设带来得巨大发展机遇,多层次、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惠阳已全面进入了建设宽裕小康、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呈现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格局。为此,惠阳将以大手笔、大气魄、大胆识加快建设步伐和城市化进程,把惠阳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