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来县在广东省东南部,位于东经115°54′55″~116°34′10″,北纬22°53′30″~23°11′10″之间。东连潮阳,西接陆丰,北邻普宁,南濒南海。县境东南相距67公里,南北相距33.5公里。以县治惠城为中心,东至汕头市78公里,西对广州402公里,西南距香港水路137公里,全县陆地面积1253平方公里。县境背山面海,地势北高南低,倾斜度较大,属海滨丘陵地形。北部山地、丘陵地面积101.55万亩,占面积54%,主脉大南山横贯县境北部,最高峰犁头侗海拔822.7米;中南部多为平原、阶地,面积46.05万亩,占24.5%;沿海沙滩和韫地,面积21.8万亩,占11.6%;还有河流、水域等。全境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 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21.8°C,夏长冬短。年平均降雨量1829毫米,气候温和而多变,常有台风和冷空气袭击,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县境自然资源丰富。冲积平原均属沃土地带,适宜种植水稻及多种经济作物;北部丘陵一般属红壤或赤红壤,含粘质,有“下雨一包浓,晴干一块铜”的特点,适宜种植共、杉、菠萝等。东部和西南部地区土壤含沙多,适宜种花生等经济作物。县内花岗岩约占80%,沉积岩约占18%,矿藏资源分布广,据初步探明有,金属矿和非金属矿20多种。已局部开采的有锡、钛、铁、锆英石、钨、硫铁、煤、高岭土、花岗石、金等。其中高岭土储量约1000万吨以上;花岗石2700万吨,锆英石1.2万吨。野生动物有山羊、野穿山甲、果子狸、鹧鸪等,还有金甲蛇、银甲蛇、眼镜蛇等多种蛇类。已知可作药用的野生植物近100种。全县海岸线长82公里,主要港湾有神泉港、靖海港、资深港、澳角湾、港寮湾.神泉港是粤东一等渔港。海洋捕捞已发现的鱼类有:龙虾、鱿鱼、乌贼、对虾、海胆、石斑鱼、膏蟹等680多种,还有名贵的贝壳类红卵、鲍鱼、日月耗、角螺、红螺、西施舌等。海盐资源极为丰富。县内大小河流18条,总长273公里,主要河流龙江,全长88公里,发源于普宁的南山凹,经陆丰流入葵潭、隆江,从神泉港出海。天然湖泊有狮石湖、仕兜湖、西塘池。境内有地表水23.38亿立方米,水质优良;浅层地下水年均径流量约0.95亿立方米;枯水年可利用职权水量3.01亿立方米。
惠来县境内古为百越这地。秦汉时,为南海郡博罗、揭阳辖地。晋以后至明代中期均为潮阳、海丰辖地。明嘉靖三年(1524),始析潮阳县隆井都一半和大坭、惠来、酉头3都及海丰县的龙溪都合置惠来县,因县治在惠来都,故名。嘉靖四年(1525)建城,得名惠城,因其地处葵岭东南,故又称葵阳。嘉靖三十二年(1553),又割入靖海千户所。置县后隶属潮州府管辖至清末。民国时期,先后属广东都督府、巡按使潮循道、东江行政委员公署、东区绥靖委员公署、广东省第五、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5月20日惠来全境解放,8月,成立惠来县人民政府。惠来县先后隶属潮梅人民行政公署、潮汕临时专员公署、潮汕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潮汕专员公署、粤东行政公署、汕头专员公署。1958年12月10日,撤销惠来县建制,与普宁县合并。1961年3月恢复惠来县建制,隶属汕头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惠来县属汕头市。1987年全县共置14个镇、3个乡、4个家林场,下辖288个村民委员会,27个居民委员会,553个自然村,总人口74.12万人。民族为汉族。方言以潮汕话为主和少数客家话。总耕地面积35.71万亩,人均0.48亩。
惠来经济历史上以家业为主,有“草县”之称。地理条件虽然优越,但历史上旱、涝、风、潮灾害频繁,有“三日无雨火烧埔,一日下雨变洪湖。十年九灾多荒月,十家家户九家愁”和“一年咸水淹,三年断炊烟”等民谣俗语。过去受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农业生产发展缓慢。1949年全县水稻平均亩产101公斤,总产量3.85万吨,农业总产值仅3777万元。新中国建立后,实行土地改革,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1978年以后,农村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又推广科学种田,粮食产量明显提高。1987年水稻平均亩产378公斤,总产12.29万吨,比1978年分别增长50%和5.3%。在此基础上,合理调整生产布局,组织农业深度开发,发展以荔枝、菠萝、香蕉为大宗的水果生产,荔枝产量居潮汕之首,瓤肉清脆香甜,在香港素享盛名。其他经济作物种植以花生、茶叶、黄麻、萝卜、蔬菜、甘蔗为主,萝卜干质量居全国首位。蔬菜从自给发展为外销。至1987年,全县水果种植达22.63万亩,是年总产2.12万吨,比1978年扩大1.79倍,总产提高5倍,其中荔枝种植面积达8.4万亩,总产量1293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2..65倍和16.7%,菠萝、香蕉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全县农业总产值为2.05亿元,比1978增长91.6%。
县境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每年5月至8月为多雨期,占全年降雨量88%,常在春夏之交发生洪涝。农业生产量遭受严重破坏,农民生活困苦。新中国建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下,大规模筑造堤围,兴修水利,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至1987年,全县共修筑山塘水库224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7座,小型216座,蓄水4亿立方米,灌溉面积27.59万亩;修筑引水工程29宗,引水量857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4万亩。加固江海堤围、闸坝251.2公里,其中龙江干堤25公里,捍卫耕地面积22..2万亩,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基本实现农田灌溉水利化。同时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职权,建造水电站。新中国建立38年来,全县共建成五福田、船桥等大小水电站48处,装机62台,容量1.23万千瓦。解决农村、城镇用电照明和供给部分工业用电、农业机电排灌。惠来有山地面积101.55万亩。新中国建立前,大部分是荒山秃岭,沿海是荒沙一片。新中国建立后重视造林绿化,既营造用材林、新炭林、竹林和果林,沿海沙滩又营造防护林,林业生产发展很快。至1977年,全县山林实有面积54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50年1%提高到28.7%,但也出现过1958年“砍林炼钢”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砍林造田”的失误,林业发展过程有挫折。到80年代,实行县、镇、村三级领导干部挂钩林种果责任制,同时贯彻“以迅速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林果结合和营造丰产林为重点”的林业发展方针,造林绿化有新的发展。据林业部门统计,至1987年全县有林面积77.9万亩,占山地叫面积76.7%,比1977年增长44%,森森覆盖率已达41.5%。林木主要品种有松柏、相思、桉树、杉、竹等,果林主要品种有荔枝、龙眼、芒果、生(乌)榄、菠萝、梅、杨桃、梨、桃、李等。全县已基本消灭荒山,林果并茂。
惠来农民历来重视养猪、养牛羊和鸡、鹅、鸭(下称三鸟),把发展畜牧业作业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新中国建立后,饲养业发展较快,1985年全县生猪饲养量32.6万头,年终存栏量20.2万头,比1949年分别增长2.3倍和3.3倍。为加快饲养业的迅速发展,1987年引进澳大利亚牧草,全县种植面积8088亩,居汕头市各县之首。年总产干草2.5万吨,占全市产量一半。并建成畜牧饲料粉试验加工厂和牧草综合示范中心,给发展畜牧业创造有利条件。1987年全县耕牛年末储栏量3.09万头,比1978年增长59.3%,生猪饲养量34.98万头,年终存栏量20.68万万头,分别比1978年增长40.8%和19.1%,三鸟饲养量173万只,比1978年增长1.42倍。
明代以前,惠来就有海洋捕捞业,历史上素有“渔乡”之称。民国时期,捕渔业虽有发展,但捕捞设备落后。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1980年以来,渔业生产发展很快,除海洋捕捞外,还开发了海、淡水养殖基地。全县可养殖的海水面积1.05万亩,淡水面积5.27万亩,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渔船配置现代化捕鱼设备、通讯设备,促进水产总量明显提高,1987年水产品总量2.88万吨,比1949年增长7.2倍。其中:海水捕捞2.54万吨,海水养殖1333吨,比1949年分别增长6.5倍和24倍。名贵海鲜产品如鱿鱼、龙虾、对虾、鲍鱼、海胆、石斑石、鳗鱼、乌贼、紫菜、赤蟹等远销海内外。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淡水养殖业发展迅速。1986年全县投资人民币2964.4万元,美金550万元,建成养虾池7100亩,在靖海、资深建虾苗室2个,育苗水体2000立方米。在隆江、溪西等建养鳗池311.4亩。在神泉、靖海建鲍鱼养殖基地,规模效益日趋扩大。大量虾、鳗、鲍鱼等水产品和水产加工品进入国际市场。1987年全县淡水捕捞总量150吨,淡水养殖1931吨,比1980年分别增长85.4%和215.5%,海、淡水资源得到初步开发。
惠来现代工业起步较晚,但传统的制盐、造船、陶瓷、酿酒、制糖、渔网、榨油、抽纱等确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宋明以前就陆续出现,因受历史条件的限制,都不能充分展。民国时期出现各种手工业。30年代发现锡矿,有了矿产开采业。葵潭镇炼锡炉日产纯锡约1吨。新中国建立前,工业基础薄弱,至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县工业仅有工人577人,年产值69.4万元。新中国建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贯彻落实“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方针,全县国营、集体和个体手工业发展较快。尽管中间有曲折,但在改革开放后,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使企业增强了活力。国营、二轻、乡镇企业、“三资企业”“三来一补”企业,以及个体工业、联营企业齐步民展。1984年开始,全县先后创办葵阳对外工业区及隆江、葵潭等镇对外工业区共9个,占地面积21.1万平方米,工业企业2132家,从业人员7426人。工业门类有冶金煤炭、五金机械、家用电器、塑料皮革、抽纱渔网、制糖酿酒、陶瓷印刷、工艺美术、食品罐头、服装编织、船舶修造、车辆修配、建筑材料等30多个行业。1985年以来,有27家工厂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技术协作关系,创制新品种32个。工业主要产品100多种,其中获国内先进产品称号的有4项,获省级奖的有6项,填补国内空白的1项,填补省内空白的8项。钻石牌手摇泵畅销东南亚等地,还有微电脑控制器封罐机、高低压计算箱、稳频压电源装置、电吹筒、皮大衣、石英钟、纽扣电池、服装、竹艺等产品远销国内外,渔网生产朝现代发展。这一时期,全县工业发展迅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1987年,全县工业总产址1.62亿元,比1978年增长1.57倍,占工农业总产值44.1%。惠来自古陆上交通不便,而以水运为主。神泉港上通闽浙、上海、天津,下往香港、澳门、广州及东南亚各国。1987年建成500吨级码头,设施配套完整,并规划筹建5000吨级深水码头。靖海港池面积50万平方米,通航范围与神泉相同。惠来沿海运输向来发达,1987年全县拥有运输船218艘,5073位。内河运输以前可沿龙江上溯到普宁的梅林、船埔2镇,50年代后因建水闸,运输受阴以致停航。陆路运输起步较晚,20年代开始修筑惠潮公路,从潮阳通惠城。50年代初修筑从惠城到葵潭的简便公路。80年代以后逐步改建成葵(葵潭)和(和平)公路,该路贯穿县城东西全境,在县境路段全长67公里,西部与国道324线相接。13条支干线与115条乡间公路纵横交错,除个别村外,村村有简易公路与主支干线相通,形成干支交叉,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全县通车里程627.6公里,有力地推进县交通事业的发展。1987年全县客运周转量9915.8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1565.4万吨/公里,比1980年增长89%。
惠来历史上邮电事业发展缓慢。民国22年(1933)开始在惠城、葵潭两地设立电报局。民国26年(1937)在惠城建立惠来县邮政局,电信业务简单。新中国建立后,邮电合一,邮政电信设备不断更新,机构规模不断扩大完善,邮电业务发展很快。1987年,县邮电局下设15个支局,邮政路程1464公里,程控电话总容量1.01万门,可与全国及世界各地通话,结束了过去“摇把子”电话的历史。基本实现了全县城乡电话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电信设备的更新,增加信息交流,扩大业务收入,1987年全县邮电业务收入173.1万元,比1978年增长5倍,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