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区招商网讯:近日,佛山、惠州、中山分别公布了上半年财政收入。其中,佛山非税收入同比增长50.59%,惠州的非税收入同比增幅高达93.56%,中山的非税收入更是占了财政收入的近三成,三城的非税收入占比也都超过了全省19%的水平。
非税收入的爆发性增长,不禁令人联想到增幅大为放缓的税收收入和财政收入。广东有大量外贸出口企业,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均不景气,在外需不振内需疲软的情况下,企业利润不断下降,税收收入和财政收入也连带增幅大减。今年1-7月,广东省营业税收入747亿元,仅增长4.4%;企业所得税收入461亿元,下降2.3%。两大税种增速分别同比回落10.1和33.1个百分点;且全省财政收入完成3597.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14%;同期全省财政支出完成3846.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24%。其中财政支出同比增速比财政收入高出20.1个百分点。收支倒挂和税收任务的潜在目标令财税征收压力增强,为确保财税收入增长10%的基本目标,只能大力挖潜征收。
在土地市场未整体回暖而地方债压力巨大的情况下,狠抓零散税、挖掘潜在征收成了地方政府的必然选择。虚增非税收入来弥补税收下降而无法完成的税收任务,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经常出现的情景。非税收入,主要包括各类专项收入、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产有偿实用收入等。其中占大头的往往是行政性收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税收任务层层摊分,摊到地方税务局则实行个人包干制,能否完成任务和个人收入奖金挂钩;而地方征管人员对非税收入的自由裁量权又很大,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在巨大的税收压力下难免会增加征收冲动,甚至会出现乱收费、乱摊派的现象,“税不够,费来补”正是由此而来。
例如,佛山上半年财政收入增幅放缓,而非税收入同比增长了50.59%。其中,行政性收费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高达54.87%;而罚没收入为4亿元,同比增幅也高达29.33%。当然,非税收入激增绝非一市一地之事,而是当下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1-7月,全国非税收入10459亿元,同比增长30.2%。
一方面,全国各地将非税收入当做完成税收任务的救命稻草,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为了提振经济、招商引资又擅自减免税收。这两种情况都不是今年才出现的,非税收入近年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一直在上升,而审计署的报告显示在调查的54个县中有53个以财政支出方式变相减免应征缴的财政性收入70.43亿元。但是,在经济不景气的当下,这两种情况都显得尤为突出,其危害也相对增大。
猛增非税收入,尤其是对企业加大罚款和收费,在企业利润极低的情况下对税收任务的完成只能是杯水车薪,却会令本已十分困难的企业雪上加霜,如果企业一蹶不振,反而会令经济状况更差,且会为长远税收收入埋下隐患。而擅自利用减免税收招商引资,不仅是一种违法行为,且会扭曲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破坏公平竞争。这两种做法不仅损害了企业和民众的利益,也损害了地方政府和地方财政,正如日前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所说的,坚决不收“过头税”,防止虚增非税收入和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情况的发生;在落实税收优惠的同时,严禁越权为招商引资项目减免税,或采取先征后返等方式变相减免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