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县位于广东省西部,东与高要市相连,西与封开县相接,南临西江,北与广宁、怀集县相邻,总面积2256.75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办,12个乡镇,175个行政村委会,1511个自然村。2005年,全县户籍总人数35.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8.7万人。 县城东距肇庆94公里,西离广西梧州市79公里。德庆县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有驰名中外的地道特产何首乌、巴戟天、西江桂皮、松脂、广佛手、“中华名果”皇妃贡柑、“荔枝珍品”鸳鸯桂味荔枝等;矿产资源目前已探明的矿种有31种,其中主要的有金、银、铜、锡、锌、石灰石、花岗岩、稀土、瓷土、钽铌、水晶、玉石等;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全国重点广物保护单位德庆学宫(孔庙)和悦城龙母祖庙,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元塔、龙山宫、华表石、三洲岩,还有自然生态旅游区盘龙峡和金林水乡等。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1%,林木年生长量达41万立方米,活立木总蓄积量达763万立方米。
过去一年 ,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 在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和县政协的参政议政下, 县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 科学发展观,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扎实开展“三争”(即争当肇庆排头兵、争做全省先进、争创全国一流)活动, 全面加快“三个国家级强县”建设 ,圆满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全县 呈现出经济繁荣、事业进步、社会稳定、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
县域经济跃上新台阶。 全县生产总值实现 38.95 亿元,增长 16.3%,增幅位居全市山区县第一。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6.02亿元,增长38.52%,县级财政收入和地税收入双双突破2亿元大关,县级财政收入达到2.17亿元,增长36.85%,由全市山区县末位跃居第二位,县级财政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均实现四年翻一番,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比重由06年的51.6%提升为55.89%,上升了4.29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质量名列全市山区县第一,财政综合增长率达到31.18%,在全省列入考核的67个县(市)中排名第19。向上争取资金4.07亿元,增长17.39%,创历史新高。外贸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在05年实现三年翻番的基础上实现两年再翻番,达8633万美元,增长26.6%;实际吸收外资2600万美元,增长24.3%。
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 33.9亿元,增长38.4%, 增幅位居全市山区县第一。 支柱产业壮大发展, 林产化工生产能力达到7万吨松香、10万吨树脂规模, 全国规模最大的林产化工生产基地的地位不断巩固 。 工业 技改有效推进,企业发展壮大。 企业 投资 1.6亿元完成20项技改,新增产值3.1亿元,新增税收1200多万元;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57家; 德通、石井、大一等 5家企业年纳税超千万元, 银龙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林产化工生产和出口企业,列入市重点培育上市的德通、银龙两家企业加快申报上市。工业 产品再添名牌,“银龙”牌脂松香、“仕雅”牌经编弹力面料成为广东省名牌产品,“无比”牌商标成为广东省著名商标。工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国土资源依法有序开发, 德城、悦城、官圩三大工业基地建设加快,全县落实招商项目 30个,合同总投资21.69亿元,投产项目13宗,其中,石井水泥粉磨站、 大亚木业项目可在2008年一季度投产, 新顺福面食、 佛山金印油墨、 金意陶陶瓷 等重点项目 加紧建设 。
新农村建设向纵深推进。 全力破解农民增收难、农产品销售难、农科入户难、农资质量保障难、农民贷款难、农村环境整治难、农村事业建设难、农村矛盾调处难、农村财务村务监管难、干群关系融洽难等十大难题,创出产业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好经验, 新农村建设成为全省、全国亮点。 建设中国效益农业强县的步伐加快, 柑桔主导产业发展到 23万亩规模,80%以上的农户参与种植,2007年柑桔总产量近6亿斤,全县农民人均柑桔收入3000多元;优质蔬菜示范种植1600多亩,参与农户500多户,实现亩收入超万元;南药、蚕桑、松脂、山地鸡、高效林业稳步发展,拓宽农民增收途径。我县被评为“中国柑桔之乡”、“国家级贡柑标准化示范县”、“中国果菜无公害科技示范基地”、“西江流域优质贡柑标准化种植示范与产业化开发县”,德庆贡柑、砂糖桔被评为“广东人民最喜爱的土特产”,“仙罗牌”贡柑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旅游龙头产业加快升级转型。 旅游宣传向港澳及省外地区拓展,成功举办中国柑王德庆贡柑旅游文化节、龙母感恩节、南方商品交易会,盘龙天堂项目建成,我县被评为“广东省旅游强县”、“广东省旅游特色县”,官圩镇和金林村分别被评为“广东省旅游特色镇”和“广东省旅游特色村”, 盘龙峡和龙母祖庙创国家 4A 级、德庆孔庙创 3A 级景区工作加紧推进, 全县新增旅游宾馆(酒店) 8家、新增床位1200多个,新开旅行社营业部3家, 旅游产业升级转型明显提速,旅游发展又上新台阶。 2007年,全县接待游客263.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9亿元,分别增长17.2%和19.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3.2亿元,增长19.5%。
城乡生活生产设施不断完善。 县城康裕花园、清华花园等一批高档住宅小区相继建成, 总 投资1.5亿元的龙湖湾房地产等项目加快建设,启动了通津中路步行街建设,开展了朝阳西路、丰收路、龙母大街二期项目建设,精品城市建设加快推进。 生态文明村 创建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新创建生态文明村 250条、省卫生村50条,全县 生态文明村 达到 764条、省级卫生村达121条,生态文明村占全县自然村总数近60%。 国道 321线“白+黑”文明样板路改造工程和 省道荔池线荔枝岗至马圩段路面改造工程顺利完成, 农村危塌桥梁改造全面完成,行政村通公交车达到 80%以上, 300人以上大自然村道路硬底化建设累计完成120多公里。 大桥电排站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千亩以上农田排灌渠清淤疏通完成八成,硬底化建设开始启动。创建广东省林业生态县顺利通过省验收 。
民生状况明显改善。 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在全市率先建成劳动保障综合服务大楼, 就业再就业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全年新增就业岗位 4578个,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242人,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4272人,实现就业38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3%以内。大力实施便民廉医工程,重点抓好村级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实现了村村有卫生站目标;对永丰、武垄、官圩、马圩等一批卫生院进行了翻新装修,镇级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环境进一步改善;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即时报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强药品采购和医疗服务管理,县内各大医疗机构的服务费用明显下降。企业退休人员生活费提高,城乡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实行计划生育家庭“贫有所扶、难有所帮、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工程,全县共有383名计生对象老人享受到养老保障政策。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833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增长11%,增幅创历史新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48元,增长11.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4.73亿元,增长14.1%。
社会各项事业争先创优。 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效, 明珠、泰禾、基原 3家企业 顺利通过省 高新技术企业复审 验收 ,兴邦公司成为市稀土高纯冶炼及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银龙公司被评为市高新技术企业。继官圩、马圩镇成为省级专业镇之后,高良、九市两镇又成为市级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 优质贡柑种植示范产业开发项目被列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国家科技部在我县召开泛珠三角地区科技合作暨科技信息服务现场会。 积极推进教育强县创建工作,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 C、D级危房改造,启动了孔子高级中学建设,香山中学、德城一小创建成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我县被定为全省开展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县。文化信息工作成效显著,健全了县、镇、村三级文化信息网络,建设了36个农家书屋,《德庆雄鸡舞》成为继悦城“龙母诞”庙会后又一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县文化馆再次通过国家一级文化馆评估定级,德城、官圩、悦城、九市、莫村等5个文化站通过省一级文化站评估,我县被定为全国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县、广东省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县, 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经验交流会在我县召开。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成效, 县城有线电视双向网升级改造基本完成。县中医院老年病科成功申报为国家级中医专科,我县创建省农村中医先进县工作通过市级评审。人口计生形势进一步稳定,人口和计生工作全省一类县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高质量完成我县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阶段普查任务。县林业局、 共青团县委、妇联、残联等单位获得全国先进,我县被授予“全国乡村青年文化活动先进县”,被定为省“实施妇女儿童两个规划工作示范县”。武装工作取得好成绩,县人武部代表广东省军区和肇庆军分区参加广州军区组织的军事、指挥、动员业务考核荣获第一名。地方志工作取得新成绩,初步完成《德庆县志( 1979-2000年)》编撰工作。 此外,审计、物价、法制、 侨务、 人防、打私、打假、对台事务、双拥、民族、宗教、气象、档案 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深入组织学习十七大精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推进创建和谐社会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文明创建活动取得新成效,我县被评为省创建文明县城先进县、官圩镇被评为省文明镇、新圩镇大同村被评为省文明村。继续深化政务公开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开展行风评议活动,政府效能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五五”普法顺利实施,依法行政得到加强。开展了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瓷土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等专项整治,加大了打击商业欺诈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力度。坚持政府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主动接受监督, 2007年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48件,办理政协提案116件。 社区建设迈上新台阶,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达到了省的要求,德城街道城东、城南社区以及马圩社区被评为“广东省首批‘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德城街道城中社区被授予“全国敬老模范社区”称号,新圩镇大同村成为全省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新圩镇河东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我县 农村党风廉 政建设信息公开平台、“平安德庆群众工作站”创建经验分别向全国、全省推广, 省政府在我县召开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创新经验交流会。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绩显著, “平安德庆”创建不断推进。 连续 3年无群众越级到省进京上访,我县是全市唯一一个无制种毒工场的县,连续多年无传销和变相传销,被定为全省创建“平安县”示范点。
过去一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这 是县委坚强领导,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人士鼎力支持,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奋勇开拓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和参与我县经济社会建设的广大干部群众、驻地部队、外来投资者、外来务工者、侨港澳台同胞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过去一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是工业发展受到用地、用电、招工等因素的制约。二是农业主导产业抵御风险能力还不够强。三是旅游 设施配套不够完善,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游客的季节时间均衡性问题逐渐显现。四是财政收入质量还不够高。五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六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这些问题都必须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