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古称“黄木之湾”,黄埔区因黄埔港得名。黄埔,广州的东大门,素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近代革命策源地--黄埔军校,现代广州改革开放的窗口--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华南第一大港--黄埔港(现名广州港)所在地而闻名于世。它位于广州市东南部,地处东经113°23′29″~113°33′51″、北纬23°2′25″~23°9′55″之间的珠江与东江交汇处西北缘,东西向长17.04公里,南北向长13.5公里,面积119.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61万、流动人口18.33万,区辖大沙、南岗、长洲3个镇和黄埔、鱼珠、红山、夏港4个行政街。黄埔区东南以东江为界与东莞市麻涌镇隔江相望,东与增城市新塘镇相接,南临珠江,西与天河区东圃镇相连,北与白云区萝岗镇相邻,西距广州市中心15公里,东距深圳市148公里,水路距香港80海里,距澳门71海里,有着得天独厚的交通地理位置。黄埔区水陆交通便捷,近海可通全国沿海港口,远洋可达世界沿海各国,广深铁路、107国道呈东西向横贯全区,飞翔船自黄埔直达香港,区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通及乡镇每一个村落。
改革开放以来,黄埔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2000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4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06亿元;全区职工平均工资168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92元。2000年外贸出口总值2.9亿美元,新签利用外资、国内资金合同123个,合同总投资2.9亿美元;在云埔工业区设立科技创业园,新引进了9家科技含量较高企业。2000年工业总产值完成50.4亿元,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综合效益指数达103%。200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7.6亿元;货运量增长6.3%;初步建成了金属物资、木材装饰材料等专业市场。
“九五”时期,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0.8%;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投入10亿元,重点实施了“绿色工程”、“通衢工程”、“光亮工程”,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切实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在巩固提高“普九”的基础上,顺利完成“普高”任务;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中山医科大学黄埔医院医疗水平明显提高,对外辐射增强,社区卫生服务初见成效;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2000年在全市率先提出建设社区性群众健身景点的工作思路,首批建成社区健身景点3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