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西北部,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东邻天水、西和,西接宕昌、岷县,南连武都,北与武山、甘谷接壤。全县南北长103公里,东西宽88公里。全县幅员面积4299.92平方公里,辖4镇,25乡,9个社区,568个行政村,2607个村民小组。至2006年底,全县共有11.66万户、51.5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8.5万人;有回、满、蒙、藏、彝、苗等6个少数民族共9612人。礼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1825米,境内海拔最高3312米,最低1080米。西南系岷山山脉,山大沟深,森林茂密;东北为秦岭山脉,土壤肥沃,山川适宜耕作。嘉陵江一级支流——西汉水,纳14条长年河和季节河纵贯全境。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均气温11.4℃,年均降水453.3毫米,全年日照1785.4小时,无霜期198天。
礼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传统农业县。全县有耕地103.56万亩,粮食、经济林果、草畜是礼县农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常年粮食播种面积87.91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2.53亿斤,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洋芋为主,有少量蚕豆、荞麦等。工业规模小、发展慢,主要涉及矿山、建材、化工、冶炼、造纸、农副产品加工、食品等行业,产品主要有黄金、石材、炸药、导火索、纸箱、水泥、白酒等。
礼县开发很早,距今约6000年左右,境内西汉水流域就有人群在这里繁衍生息。夏商时为氐、羌人居地。周代为著名的秦人发祥地。秦属陇西郡西县。两汉时,东北部先后分属陇西郡、汉阳郡之西县,西南部先后分属武都郡的嘉陵道。三国时,东北部属魏国天水郡之西县,西南部属蜀国武都郡之武都县。西晋时,东北部属天水郡始昌县、西南部属武都郡之武都县。东晋十六国时,其地先后为仇池国、前赵、前秦、后秦等占据。隋时分属汉阳郡之长道、上禄、潭水三县。唐时东北部先属成州长道、汉源二县,后属秦州长道县;西南部属成州上禄县及宕州良恭县。北宋时分属岷州长道、大潭二县,元置礼店文州元帅府。明初置礼店守御千户所,属秦州卫。成化九年(1473)改置礼县,属巩昌府秦州。清因之,为秦州辖地。民国初隶渭川道,民国24年(1935)属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33年(1944)属第八行政督察区。1949年8月17日礼县解放,归武都专区管辖。1955年划归天水专区,1958年8月与西和县合并为西礼县,1962年元月撤销西礼县,恢复原建置。1985年6月,又划归陇南地区。2004年6月,陇南行政公署撤销,陇南市正式成立,礼县属陇南市管辖。
礼县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主要有以下资源优势:一是矿产资源优势,全县主要矿藏有金、锑、铅、锌、铁等,其中黄金已探明金属贮量为27.8吨,远景贮量80吨以上,开发前景广阔。二是畜牧产业开发优势,有天然草场144万亩,年产草量可达9亿多公斤,载畜量可达800多万个羊单位。同时,县内有兴于隋唐、驰名西北的盐官骡马市场,农民也有养畜的优良传统,发展畜牧产业条件优越。三是经济林果开发优势,礼县气候适宜多种林果生长,是全国苹果最适宜生产区之一,是全国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县,生产的苹果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地区,所产花椒、核桃品质优良。目前,全县有苹果29.74万亩,花椒18.74万亩、核桃14.49万亩。四是中药材生产优势,礼县地处黄土梁峁沟壑山区向陇南石质山地的过渡地带,境内多山,生物资源丰富,有药用植物534种,特别是铨水一带生产的大黄,出口量曾占全国的56%,被誉“中国铨黄”。五是水能资源优势,嘉陵江一级支流西汉水纳14条常年河和8条季节河纵贯全境,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总蕴藏量15.71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4.75万千瓦,目前仅开发0.76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六是旅游资源开发优势,礼县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仰韶文化、寺洼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遗存丰富,是先秦文化的发祥地,被国务院列为第5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就位于县东永兴一带。陇南名胜——祁山,为著名的三国古战场,蜀汉丞相诸葛亮“六出祁山”,在此屯兵,北伐中原。“祁山武侯祠”经过近年的维修扩建,以崭新的面貌接待中外游客旅游观光。
古卤城——盐官,曾为西北的骡马集散地,西汉时此地盛产水盐,诗圣杜甫著有“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的盐井诗。位于县城南郊的“赵世延家庙碑”,建于元三年(1337),翰林学士承旨程钜夫撰文,赵孟頫奉敕书丹。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世称“赵体”。碑刻为他晚年作品,书体用笔圆润,骨力内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该碑刻为稀世珍品。三国姜维大战铁笼山古战场遗址就位于江口乡境内。七是劳动力资源优势,全县现有乡村劳动力24.25万人,其中可输转的富余劳动力16万人,“礼县保姆”已成为北京等地劳务市场的一大品牌,受到许多家庭的青睐和好评,已成功注册了“礼贤妹”、“礼贤家政大嫂”、“礼贤架子工”、“礼贤装修工”等四个劳务品牌,劳务输转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劳务产业已成为全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礼县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世代劳动人民为征服自然,建设家园,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推动了礼县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之际,勤劳质朴的礼县人民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高扬抓班子,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支持举特色旗,走富民路,建小康县的发展战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更加远大的眼光,更加非凡的气魄,更加昂扬的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发挥比较优势,激发内部活力,加快科学发展,为建设生态礼县、文化礼县、和谐礼县、富庶礼县,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