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委组织部向曹海平博士(左二)转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证书
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汇聚山区小县——将乐县,这是发生在福建闽西北的一件新鲜事。
截至目前,该县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名,引进18名博士、24名硕士创新创业,15名院士、60多名博士和硕士非常驻开展项目合作,在新材料、生物制药、绿色农业等领域吸纳各类专业技术人才7000余人。 将乐,这座“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千年古邑,是如何在激烈的人才竞争战中赢得一席之地的? 抛好引才聚才“红绣球” 人才资源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对于人口只有17.6万、经济尚处起步发展阶段的将乐,汇聚人才的优势在哪? “将乐山好水好空气好,其优势在生态,发展靠人才。我们要创造更多更好的聚才引智条件,让将乐的青山绿水凸显更大的竞争力。”将乐县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县委书记蒋先东明确提出了人才发展要求。 很快,县里先后出台了扶持重点产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引才用才政策,设立了以创业创新人才为主要考量指标、规模达2亿元的工业经济百亿行动专项扶持基金,以及动态保持1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目前已累计提供人才创业融资资金7000余万元,兑现人才奖励资金210多万元,建设高层次人才公租房100套。 有了含金量较高的政策“红绣球”,没有好的“抛法”,往往容易造成“藏在深闺无人识”的尴尬境地。将乐县结合实际,量身订制需求条件,利用“招商推介会”、“返乡恳谈会”、“擂茶文化节”等活动载体宣传人才政策,通过成功人士引才、招商引资引才、科研实践基地引才等方式,实现人才高端对接。 与此同时,把打造优美生态山水城市为引才聚才的又一抓手。去年来,投资10多亿元资金推进城区道路、擂茶文化广场、滨河景观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使环境更加宜居宜业。 “绣球”越抛越远,越抛越广,力度也越来越大。目前,该县已建立2家院士工作站,与北京林业大学等国内外16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重大项目攻关等联姻合作,带动了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落地,开发产学研合作项目35个,新建产学研联合体8个,吸纳各类人才近800余人次到将乐创业。 搭好留才育才“大平台” 削铁如泥? 这不是魔术,更不是神话,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将乐县瑞奥麦特公司生产车间的一幕:一块金属放入煅烧炉内,几分钟后取出,用一把水果刀便可随意切削。曹海平博士发明的这项RSF技术是一种全新的金属成形方法,被科学家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金属材料成形加工办法”。 发展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平台。人才效益的激发,常常需要耐心、细心和周到的要素保障服务。将乐县通过建立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开展专家服务团上门服务,对重点培育的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和科研课题落实包保措施等,助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瑞奥麦特公司资金不足,县里探索实施专利质押贷款,很快就解决了200多万元资金需求;产业发展要用地,县里在将乐经济开发区积善园设立3平方公里的轻合金半固态新材料专业园…… 有了这样的好平台,瑞奥麦特公司的发展没了任何“羁绊”。在科研团队的努力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技难题。目前公司已被列入福建省重点企业、福建省“十二五”规划培育的“百亿企业”,承接的瑞典KLE公司大功率LED灯散热器、柳州易舟公司空调压缩机涡盘等项目已量产,国内的华为、联想、世界上最大的轴承厂SKF等,都与其建立了合作关系,今年3月又入选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在“借智登高”中通江达海 由周中祥和叶元杰两位留美博士创办的福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我国首个与美国哈佛大学数据库对接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药物研发中心”,一个全新的生物医药产业正在将乐蓄势待发。 人才竞相显身手,一花引得百花香。引进一名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催生一个新兴产业,培育一个新经济增长点。 随着曹海平等一批高端人才到将乐创业,带动了瑞奥麦特轻金属、华虹智能科技、通海镍业等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重大项目落地,催生了近30个企业研发团队或技术中心,其中6个被评为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有效促进了将乐产业转型升级。 如今,曹海平等高端人才已成为该县的一张靓丽名片。福建省最早设立的将乐玉华洞院士工作站和全国唯一的林业产业院士工作站,成了相关领域科技人才开展科研实践活动的乐园,已有尹伟纶等15名院士专家、500多人次博士和硕士前来开展科研活动,落户的国家科研项目达17个,带动了周边县生物能源产业、松材线虫病防控等发展合作,并逐步辐射到全省。 高端人才的引进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逐年增加,成为拉动将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今年上半年,全县绝大部分经济指标增幅高于三明全市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