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援助项目的名称为“2010—2014年通过骨干农产品企业带动基础经济发展”,具体措施是建立芝麻产业体系,增强农产品企业的竞争力。该项目与马里“农业发展法”相结合,旨在促进可持续的、现代化农业发展,特别是优先发展知名、安全并以家庭为主的农业开发。
该项目自启动至今已资助了50家骨干企业,其中有17家是从事芝麻经营的。马里气候和土壤适合芝麻种植,且涉及几百万小种植者,前景广阔,具有很高的战略意义。每个骨干企业获得的资助金额从290万—700万西非郎不等,约合5,800—14,000美元。
一、机遇。最近6年,芝麻每公斤收购价从125西非郎提高到900西非郎(656西非郎=1欧元),发展潜力很大,不但可以创汇,还能为经营者带来更多商机。例如在埃塞俄比亚,芝麻每年出口3亿埃镑,解决就业50万人。受印度、以色列、日本、欧盟,特别是中国市场的拉动,芝麻产品供不应求。目前,马里出口企业能够满足的订单还不到10%。据预测,今后几年,随着全球中产阶级队伍的不断扩大,购买力可能类似火山喷发,芝麻油也不再是“奢侈品”,将成为人们每天餐桌上离不开的“美食”。
二、挑战。要不断满足市场需求,马里必须快速提高芝麻产量。据粮农组织统计,2006年,马里全国芝麻产量为4,500吨,到2009年达到1.2万吨。荷兰皇家研究所分析认为,阻碍马里芝麻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因素不少,主要包括单产过低,每公顷只有300公斤左右;农民不懂种植技术;得不到化肥和良种;产品不洁率居高不下;种植和销售对接差;经营者市场知识匮乏;金融机构不给力,信贷困难;产供销组织结构松散等。
三、应对措施。第一,提供资金和设备,提高加工能力。马里芝麻促进公司(la société de Promotion du Sésame du Mali---PROSEMA)是马里芝麻的龙头企业,2006—2012年累计出口芝麻10,000吨,实现营业额64亿西非郎,约合975万欧元,带动了270个村庄的1.3万农民走入销售市场。据查,目前约有80%的马里芝麻被周边国家抢购,并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清洗和去壳,加注生产商的商标后再出口到国际市场,直接造成了马里外汇的大量损失。为了应对这个棘手问题,2011年荷兰政府和PROSEMA公司共同出资15亿西非郎,约合228万欧元,双方各占50%,安装了一条包括清洗、去壳和筛选的现代化生产线,每小时加工能力可达到6吨,从而使马里芝麻成品的产量和质量获得较大提升。第二,强化质量监督。自2005年以来,欧盟已将进口芝麻列入强制甄别沙门氏菌产品清单,一旦发现集装箱存在该种细菌,要么退货,要么进行熏蒸,所需费用全部由出口商负担。对此,荷兰政府决定出资,通过其驻马里使馆开展了实用卫生和锁定芝麻来源的阶梯式培训,955个生产商、45名技术人员和15名芝麻收货人接受了培训。同时,还扶持建设了一批配置底托的新型储藏库,以避免芝麻与其他异物接触。此外,还在18个收货中心成立了质量检查小组。如今,PROSEMA公司生产的芝麻可以追查到产地。该公司对其产品进行合理包装,不但保证了品质,还在包装上设置了产品代码,从而能够分清芝麻从产地到成品的全过程质量责任。当地专家认为,马里芝麻的不洁率约为10%,这个问题并非出自加工,而是有人故意所为,偷偷往芝麻里掺沙子,以增加收入。第三,强化农民在生产链中的地位。要让农民能够了解市场情况,提高知情能力。过去,芝麻市场价格由商人确定,而现在则由农民说了算。生产者协会、研究机构等组织设立了专门网站,免费向农民提供市场信息。
尽管采取了以上措施,但问题仍然不少。比如2013年,集体售出的芝麻仅占总产量的14%,反应出农民对集体组织的信任度还很低。此外,一旦市场全面开放,加工企业无论是向农民提供化肥和种子,还是提前签订收购合同,都不足以保证农民在其他收购商出高价情况下兑现原来的承诺。如何在农民和加工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需要不断探索。还有转基因芝麻的前景如何,是否可与常规芝麻同价销售?是否可以长期利用尼日尔河办公室所辖水浇地种植芝麻?如何处理公私关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