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商引资信息网,招商引资信息网,招商引资网,招商投资网,招商网,招商投资集群,招商投资全球集群,招商投资全球集群总站,
九龙坡开发区招商引资网
智慧九龙坡顶层设计(5)
来源:网群国际    浏览:

7.监管执法能力提升工程

1)建设目标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现有资源,厘清市场监管相关的信息数据、业务流程、监管事项等,构建全区统一的跨业务、跨部门的市场监管信息体系,有效解决政府部门监管职能交叉、监管协作机制不健全,监管信息不共享,市场主体诚信机制及主体责任不落实等问题,促进行业自律、舆论监督和公众参与作用的有效发挥,营造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按照行政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的要求,全面梳理行政执法依据和事项,建立起执法处置、执法协调、执法指挥、执法考核、执法决策、执法监督等于一体的综合执法平台,形成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工作协同、运转高效的综合执法长效机制,强化公众服务能力,实现行政执法向基层延伸,形成“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立体化行政执法管理合力,提高城市综合执法效率和水平,最终实现城市高效治理与执法阳光。

2)建设内容

1)市场监管综合服务平台

以市场监管业务流程为主线,加强工商、食品药品、质监等业务协同,建设全市统一的市场监管信息数据库,规范监管信息的报送标准、交换标准/协议;建设市场监管信息平台,逐步统一数据采集流程、统一数据处理、统一数据交换过程,依托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市场准入、质量监管、市场竞争秩序监管、消费维权投诉与经济违法行为监管、食品安全监管等业务系统,各业务系统通过市场监管信息平台进行业务协同、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实现围绕市场监管工作的跨部门业务联动,发挥好监管信息平台的作用。开发多通道多形式公众服务,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如“餐饮企业、药品企业、示范企业示意图”展示,“监管信息、政策法规”查询、“地图导航、药品小票查询、大众评价、满意度调查”互动等,实现线上全过程综合监管和追溯。

2)综合执法平台

根据重庆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战略部署,在城市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工商管理、交通管理、水务管理、食品药品监管等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推进跨部门综合执法。打造全区综合执法管理平台,实现执法案件办理、执法基础信息库管理、执法综合信息管理、两法衔接、执法公开、执法服务、执法联动、执法监督、决策分析、执法绩效考核、执法投诉处理、执法案件办理、重大典型案件管理等功能。从线索源头开始,对接各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信息系统,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两法衔接”工作机制,实现以“信息联通、证据联用、执法联动”的“三联”工作机制为保障的“大执法”体系。

3)两违查处联合管理系统

基于城乡规划综合数据库和“一张图”及综合监管平台,通过高精度三维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和无人飞行技术,定制违法建筑监察三维分析专用软件,自动识别建筑物高度、宽度等有变化建筑物,与区国土分局、区城乡建委、区规划分局等土地、规划数据进行自动比对,实现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自动发现、自动预警,在两违查处联合管理系统中,将查询结果数据推送给区治违办监管平台进行进一步核准,核准确定后,根据属地原则,将两违信息推动到各镇街进行整治,提升两违查处业务联动水平。

4)智能建设管理系统

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围绕建筑施工过程管理,启动BIM数据平台建设,集成综合管理、质量安全监管、智能监测等信息系统,进一步拓展智能应用深度,全面形成符合实际的智能建设管理模式,推动建设“智慧工地”,建成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逐步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采用高频射频卡或生物识别技术,实现对施工人员、监管人员的信息采集、统计、对其资质信息进行辨别,便于规范工地从业人员的考勤与行为管理。对建筑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主要是对起重机参数进行监控并对异常进行报警,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及规范使用。对施工现场监控管理主要通过前端摄像机实现施工现场作业面、文明施工情况、人员安全情况、工程质量情况等的监控。对行业管理规范及行业技术规范主要通过现场安全检查和现场安全评价,实现对现场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评价。通过定位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实现对渣土车的超速、超载、乱停、违法倾倒等行为的规范管理。

5)特种设备(电梯)安全智能监控系统

智能终端设备安装于电梯厢内,支持电梯断电或者出现故障时,上级监控管理部门可进行视频对讲,指导自救。利用电信运营商网络将电梯智能终端与运行管理子系统连接,运行管理子系统负责向终端推送日常安全信息,同时完成呼叫及视频监控功能,并具备视频存储功能,为突发情况提供必要的视频资料。应急安全调度子系统,保证救援的可靠性,确保救援人员能够快速锁定故障电梯,追踪和监督救援全过程,统计分析全区电梯安全状况、故障信息、应急处置状况、事故情况,宣传电梯救援中电梯维保单位的法定义务和社会义务等。利用电梯大数据分析和掌握电梯运行情况,及时预防和处理潜在风险,将发生故障的概率降到最低,做到防患于未然。

8.政务管理工程

1)建设目标

创新区机关事务后勤保障机制,以互联网思维优化机关事务相关业务,实现对机关单位安全保卫、设备监测、公务用车、机关车位、能耗利用的实时管控,提高政府内部管理服务效能。加强区、镇(街)、村(社)三级联动的协税护税工作机制建设,解决涉税信息不畅、税收源头控管不严、征管不到位等问题,推动税收征管方式由注重征收管理向税源控管和征收管理并举发展。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体系,丰富馆藏档案资源,实现与文化、旅游等相关的档案数据共享与开放。创新国有企业资产、投资、债务、财务等统一监管模式,实时掌握国有企业经营状况。推广智慧党建体系建设,实现党建工作动态化、精细化、高效化管理,确保各级党委工作有效落实。

2)建设内容

1)机关事务后勤保障平台

机关事务后勤保障平台提供安全保卫(门禁、访客、人脸识别等)、设备监测、公务用车实时监控、机关车位管理、能耗管理与监测等功能。平台面向机关工作人员、机关部门以及后勤事务工作人员提供服务与管理功能,机关工作人员可清晰地了解业务的办理流程、办理进度;对后勤服务业务数据、资源使用数据、工作人员数据等进行实时采集,并通过综合统计分析,为服务优化与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持续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推进九龙坡区政府部门、街道社区、农业农村档案资源建设,不断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采用大数据、智慧管理、智能楼宇管理等技术,提高档案馆业务信息化和档案信息资源深度开发与服务水平。建立开放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服务平台,推动与民生保障、文化、旅游等服务相关的档案数据开放;积极探索助力数字经济和社会治理创新的档案信息服务;拓宽通过档案网站和移动终端开展档案服务的渠道。

3)协税护税平台

利用区、镇(街)、村(社)三级联动的协税护税工作网络、协同税务做好企业联络服务工作和异地经营企业清查劝迁工作,确保存量税收不流失,做到税收应收尽收,并且能准确的预测全区经济发展态势,为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通过数据挖掘,关联查询等手段,形成涉税法人基本信息库、涉税个人基本信息库等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城市综合治税主题库,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来源,为政府综合治税提供数据支撑。

4)经济责任审计信息化管理平台

将全区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库、结果运用库加入到审计库,实现从内部审计计划到问题整改整个流程的科学管控。形成业务工作规范化、流程化的工作机制,提高效率减少工作量。完善结果运用机制和数据资源利用模式,量化审计人员工作排名,量化被审计单位风险评估。提高审计效率,达到防治并举、重在预防的效果。

5)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平台

建设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企业人力资源监管、企业重大事项监管、企业法人治理监管、企业综合业务监管等模块,围绕管资产、管人、管事三大业务链,实现全区国有企业人事、资产、投资、债务、财务快报等统一监管,同时实现区国资办与区属国有企业的协同办公,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各国有企业运营情况,加强对全区国有资产的监管。

6)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系统。

进一步整合政府投资项目信息资源,提供政府内部备案、评估评审、技术审查,项目实施情况监测等服务,并与市网审平台对接,推进政府投资项目网上审批和网上管理,推动政府投资项目相关单位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和网上协同,有效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和服务。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将投资项目的开工情况、投资情况、建设情况息等重大信息集中上图,实时监测查询掌握政府投资项目情况,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效能监管,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水平和效率。

(三)惠民服务应用设计

围绕聚焦城乡一体,构建惠民服务新体系为目标,重点建设便民服务工程、教育惠民工程、医疗养老惠民工程、扶贫帮困工程、智慧社区工程,构建全程全时为民服务体系。

1.便民服务工程

1)建设目标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整合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和业务办理等信息,通过网上大厅、办事窗口、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多种形式,以“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和智慧大厅为抓手,结合第三方平台为自然人和法人(含其他组织)提供一站式办理的“互联网+融合服务”。

2)建设内容

1)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政务惠民服务: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整合政府服务资源、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和便民服务资源,依托网页、手机、自助终端、服务热线、智能电视和大屏等多种渠道,面向市民、企业、区级政府工作人员,提供贯穿一生的统一入口、服务预约、状态查询、消息推送、电子支付等服务,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便捷化、个性化。

24小时自助****取证点:在全区派出所、行政大厅、街道、社区等重点位置推广24小时****自助终端,提供自助拍照、信息填报、采集指纹,受理、缴费、制证、取证全流程服务,实现身份证、护照、电子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等全天候24小时自助随时取件。

2)智能化服务大厅

行政服务大厅升级改造:升级改造九龙坡区行政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应用平台,为办事群众提供在线申报、网上预约、网上咨询和网上查询等在线服务;升级中心现有的触摸屏、排队叫号系统和LED显示屏等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办事群众提供引导、排队、查询和宣传等服务,提高办事效率;统筹服务窗口、固定资产、设施监控、值班巡查综合集成管理,实现管理信息化、办公无纸化、申报自主化。基于市网审平台事项信息公开、业务办理时限、环节要素、公众评价、咨询投诉建议受理和回复、多级联动等情况,并结合中心日常管理数据,完善区级部门的绩效评估,集成输出具有九龙坡区特色的月度绩效考核报告。整合中心各类数据,形成综合统计分析表,为服务决策制定、中心管理、窗口服务提供有效数据支撑,有效提高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效率,形成高效、便民、线上线下融合互补的新型行政审批服务模式。

三级视频联动:向镇(街)、村延伸视频网络,全面覆盖摄像头点位,实现对19个全区镇(街)公共服务中心,207个村便民服务中心,7个部门独立设立的办事窗口(分中心)实时监控监管,加强九龙坡区行政服务中心三级行政服务体系建设。

3)区人社一站式经办平台

进一步推进区智慧人社建设,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优化自助查询、打印社保清单、社保转出凭证、网上申报、社保定点医疗机构捆绑等社保业务,向用户提供养老、工伤、医疗、就业、失业等“一站式”全方位、一体化的在线自助经办服务,逐步实现社保经办服务由“线下模式”向“线上模式”扩展,推进人社服务信息化、智能化、便民化,实现“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结,逐渐建成市、区、镇(街)(社区)三级联动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一站式服务体系。

2.教育惠民工程

1)建设目标

全面落实教育信息化1.0建设任务,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开启教育信息化2.0工程,推动教育综合云建设,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提升数字教育资源服务水平,强化家校沟通,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智慧校园试点,打造九龙坡智慧教育典范。

2)建设内容

1)“三通”优化升级项目

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升级改造“九龙教育城域网”,改造城域网中心机房,增加教育城域网出口带宽和互联网出口带宽,开展教育城域网的IPv6改造升级工作;改造校园无线网络、多媒体网络教室和学校机房,逐步实现校园高速无线Wi-Fi全覆盖,实现全区高速宽带网络校校通。推动“优质资源班班通”改造工程,配备学校教师用办公电脑和平板。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全区学校全面实现云课堂试点工作。

2)教育综合云平台

以九龙坡云计算中心和网络服务中心为基础,搭建教育云数据中心、教育网络服务中心,建设教育云数据库,畅通与国家和重庆市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对接渠道,以此为基础,发展教育桌面云、教育资源云、管理服务云、家校互动云等,逐步建成全区师生云阅读中心、家校沟通中心、心理辅导中心、教育资源服务中心。

教育桌面云:以九龙坡云计算中心为基础,建设全区虚拟化云桌面系统,实现学校计算存储资源的集约化建设,为办公教学提供基础IT服务。

教育资源云:筛选并形成九龙坡区教育系统优秀资源,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师生提供教育资源规模化应用服务,开辟个人空间、班级空间、教研组空间、年级组空间、校际空间、管理部门空间。加强社会教育资源建设,为九龙坡区公众提供各类在线学习服务。

管理服务云:通过单点登录的方式,实现师生管理、教学管理、教研管理、督导管理、校务公开、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人事管理(校级干部管理)、教师考评、职称晋级、教师培训、社会办学、办公OA等功能,采取大平台、多程序模块的方式,搭建区域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基于多类数据实现校园管理可视化。

家校互动云:利用信息化实现学校、家长和社会广泛连接与信息快速互通,为学生、家长、老师、学校之间建立直接、有效、即时的沟通平台。实现到离校通知、电子围栏、定位、轨迹查看、互动通知、家庭作业、成绩查询、在校表现、在线学习、教师评价等功能,多方位了解学生成长发展情况。推动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公共服务人性化,使各级各类学校和家长更加及时、准确地获取教育信息,更加便利地享受到教育服务。

3)平安校园

改造九龙坡区原有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视频监控校园全覆盖并接入公安视频共享平台。建设校园安全集成管控平台,实现智能视频分析、人脸识别、电子巡更、人员车辆出入识别及管控、危险物品管控、应急报警等功能,提高学校治安防范水平,维护校园稳定。建成全区教育系统安全指挥中心,无缝接入区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4)智慧校园试点

推进智慧校园建设试点校9校联盟工作,选择部分条件较好学校,试点建设智慧教室,具备多媒体教学互动、云桌面应用、远程智能管控、电子班牌、教学录播、师生智能化考勤、师生智能移动终端接入、校际间课堂互动、电子化作业、三维交互式授课等功能。推动创新实验室联盟工作,加快数字实验室、创客实验室、理化生数字实验室、地理数字室、各类特色体艺室、书法室、机器人室等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建设校园一卡通、实现考勤、门禁、图书借阅、在线支付、消费信息采集等功能。建设能耗监控系统,实现水、电、气远程采集功能与能耗对标考核分析。建设智能照明系统实现楼道、教室、道路灯光远程监测和控制功能。

3.医疗养老惠民工程

1)建设目标

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健康进家庭”就诊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公共卫生与市民零距离”。全面建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九龙坡区养老服务水平。

2)建设内容

1)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

在区属公立医院试点智慧医院建设,建立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逐步形成区域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实现智能设备对慢病和个人健康状况的试点监测应用,智能监测设备数据通过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全面共享。接入区属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数据、医学检验数据,通过医联体建立区域医学影像远程会诊体系、远程诊断体系、医学检验数据等数据共享交互体系。最终实现基础设施集约化、业务应用统一化。

区中医馆及中药管理信息共享应用。完成各接入医疗机构到区中医馆信息平台的数据标准化清洗、采集和传输工作,推动辖区中医信息在区内、市内互通共享,同时实现中药的分类管理、药品更新、收藏查看等。

2)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

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完善全区公立医院、专业卫生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信息专网接入改造,规范专网架构,提升专网运行环境稳定性。完善数据存储加密措施,保障数据存储安全,运用数据访问、传输脱敏技术,保障数据交互和互联网访问数据安全。

双向转诊管理。为医院间分级诊疗提供信息化支撑,提升机构间分级诊疗协同服务能力,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氛围,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协同。

居民健康卡应用。通过改造区平台相关系统和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居民通过居民健康卡可完成挂号就医,居民或医疗机构通过居民健康卡可调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为全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信息化支撑,提升家庭医生签约协同服务能力。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案管理、基层医疗健康设备物联网应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等,保障全区区属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全部实现标准信息化应用。

卫计运行态势一张图。利用大数据与地图信息,打造全区卫计运行态势一张图,动态、立体展示全区卫计动态运行情况,推动运用疾病防控大数据库进行分析,加强医疗卫生应急指挥基础设施及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加强卫生应急综合能力建设。

3)人口健康信息服务平台

电子健康档案集成管理。重点建设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医学影像和医疗资源数据库,建成全区居民个人集成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主要包含个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和诊疗信息。

远程心电会诊。依托区属公立医院心电专家技术队伍,通过远程心电会诊系统向基层提供远程心电技术支撑和区域心电协同服务。建设医疗健康设备物联网应用系统,实现健康一体机设备数据与居民个人集成电子健康数据和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互通共享。

区属医疗卫生公众服务。患者通过区属医疗卫生机构公共服务系统享受预约挂号、诊间支付、自助查询、院内导航等自助服务;医疗机构通过该门户可开展急慢病宣传健康教育、患者回访等工作;辖区居民可通过医疗卫生公众服务子系统一站式了解卫生计生政策、网上办事和开展自我健康管理。心理健康综合服务。搭建集心理测评、心理咨询、案例督导、数据分析、信息共享为一体的心理健康综合服务系统。

健康小屋。利用集公众健康管理、监测、服务一体自助体检设备,持续监测个人的健康情况,实现个人健康记录、健康跟踪、健康智能评估等综合服务,并结合信息云服务后台提供定制化健康促进方案和慢性病跟踪、健康预警的智慧型健康服务。

建立居家医养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对辖区居民健康状况进行全程监控,定期随访服务,逐步形成融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协同服务模式,探索与养老机构、健康设备生产商等合作,打造健康产业服务圈。

人口健康大数据应用。以医疗卫生信息化数据资源为基础,实现对数据资源进行加工、统计、挖掘及分析服务,提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计划生育、综合管理等业务应用产品,为政府、医疗机构、医疗从业人员和居民提供全业务和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卫生信息化服务。

4)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

借助信息化手段、云计算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以便携式智能终端等为信息采集终端,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及养老机构为辅,搭建以老年人健康信息数据库为基础、面向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相结合的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为机构和社区提供高效、便捷的养老统筹管理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援、人员定位、生活扶贫、家政服务、主动关怀、健康管理、志愿助老等一系列居家养老贴心服务。有效整合医疗资源、机构资源以及社会服务资源,激发市场活力,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安心、舒心、放心的养老综合服务。

4.扶贫帮困工程

1)建设目标

以“打造精准多元的扶贫惠民服务样板”为目标,探索扶贫服务与管理新模式,提高社会救助、扶贫济困、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的精准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推动扶贫服务多元化、线上线下同步走、服务效能可量化、服务管理运行智慧化,打造精准、及时、主动、公平、公正的扶贫服务体系。

2)建设内容

1)建立扶贫帮困一站式服务平台

统筹扶贫救济、社会救助、法律援助、公益服务四大核心扶贫业务,通过扶贫对象电子建档、扶贫事项管理,扶贫结果公开等举措,实现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扶贫事项跟踪督办、扶贫资金动态监管、扶贫工作绩效考核、扶贫决策智力支持;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分级负责,各方协同,工作到户,责任到人,确保扶贫信息及时掌握、扶贫问题全面分析、实际困难妥善解决,推进全区扶贫的统筹管理,保证扶贫工作的准确性和公平性,有效支撑民政、团委、工会、妇联、残联等部门的协同扶贫工作。

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汇聚民政、公安、卫计、人社、残联等部门扶贫对象相关数据,以困难户为中心,建立涵盖基本信息、家庭成员、致困原因、扶贫措施、扶贫责任人、扶贫工作纪实、扶贫资金动向等实时更新的扶贫对象电子档案,从扶贫数据统一录入、统一存储、统一管理着手,确保扶贫对象信息真实可靠,实现所有信息按照区域和贫困户户主等多个维度进行信息查询与调用,推进扶贫具体责任部门精准有效地落实扶贫举措。

一站式统筹扶贫。基于以困难户为中心的扶贫对象电子档案,通过扶贫对象信息精准查调,统筹扶贫救济、社会救助、法律援助、公益服务四大核心扶贫业务,根据困难户实际情况,分配合理、有效、均衡的各类扶贫资源,避免重复慰问与扶贫,使有限扶贫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扶贫事项跟踪督办功能。实现扶贫事项全流程跟踪、备案,进行实时监督扶贫过程、实时跟踪措施落实、实时监管扶贫资金动向、实时评估脱贫成效。

扶贫工作绩效考核功能。基于扶贫对象电子档案及扶贫事项全流程备案记录,为扶贫工作绩效考核提供充分依据及有效支撑。

5.智慧社区工程

1)建设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便捷安全、多元和谐的智慧社区。促进政务服务延伸到社区,加强社区物业管理信息化水平,整合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多方资源,探索社区人员管理、社区医疗服务、社区智能安防、社区智能停车等方面的智慧应用,逐步形成政务服务、社区管理、社区商务的和谐社区服务体系,实现社区服务集成化、社区管理科学化、家居生活智能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提升社区人民的整体幸福感。

2)建设内容

1)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平安社区。以生态居住区环境安全、消防安全、防火防盗安全、重点部位安全、基础设施安全、居家的人身及财产安全为核心,及时监测、预警分析和处理突发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其它安全事件,建立社区安全防控体系。

智能家居服务。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个子系统如安防、灯光控制、窗帘控制、煤气阀控制、信息家电、场景联动、地板采暖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网络化综合智能控制和管理,实现“以人为本”的全新家居生活体验。

停车管理服务。对社区内停车场内车辆进行自动化管理,包括车辆身份判断、出入控制、车牌自动识别、车位检索、车位引导、会车提醒、图像显示、车型校对、时间计算、费用收取及核查、语音对讲、自动取(收)卡等系列科学、有效的操作。

社区管理服务。在社区重点区域建设信息发布及诱导屏,打造多终端多屏互动系统,集成信息查询、社区电子地图、公益广告发布、环境监测指标发布、新闻发布、公共费用支付等多种社区服务信息;并提供报事管理、报修管理、便民生活、医疗服务、社区服务、网上社区圈、活动管理、志愿者管理、物业服务等功能,提供社区一站式服务,打造以智慧生活服务为主的智慧家庭生态体系,打通智慧城市建设最后一公里。

社区电子商务服务。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广“代买代卖”“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型交易配送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网式”“一线式”的综合服务,增强社区公共服务的便捷性。

(四)生态宜居应用设计

坚持绿色惠民、可持续发展,以建设“三宜山水城”为目标,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重点建设环保监测管理工程、林业一体化管控工程、节能减排管控工程、文体惠民工程、乡村振兴工程等,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打造和谐宜居生活环境。

1.环保监测管理工程

1)建设目标

整合环保已有系统及在建业务系统,加强与城管、安监等部门业务联动,打造环保综合业务管理工作平台,实现环境业务智能化协同。充分运用物联网、卫星遥感、影像识别等技术,实现对大气、水、声、土壤等要素以及生态环境监测全覆盖,提升对全区污染源、污染监控点等的监测直采比例,丰富完善环保数据资源,推进环保数据资源整合以及跨部门、跨区域共享交换。提升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立企业污染源档案,提高污染源隐患的精准监测管控能力,实现对污染事件的快速定位、扩散模拟、影响评估以及辅助决策,增强环境应急指挥能力。加强全区污染排放总量控制与考核,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实现城市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

2)建设内容

1)生态环境监测及管理信息系统

环境监测:整合现有环保感知设备,完善重点区域感知设备建设,实现环保感知设备的统一接入、统一管理、统一数据标准化处理和统一安全管理。整合优化现有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要素,升级改造全区现有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管理系统。新建治污设施工况监控,实现治污设施智能工况监控、自动预警与全生命管理。建设环境监测与评估系统主题数据库,实现环境质量数据基础资料管理、数据填报、报表管理、统计分析以及与上级监测站数据交换等功能。

生态监测:实现生态功能保护区管理、自然保护区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生物物种资源管理、生物安全管理、农村环境质量评价与农业生产环境监管、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等功能,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污染源“一源一档”管理:建立企业污染源档案,结合GIS进行可视化管理,以污染源生命周期为主线,整合与污染源有关的各业务数据,实现对污染源的产生、许可、监督、治理、注销等全过程闭环管理。通过对不同来源数据的匹配管理,实现污染源查询统计、排污申报、污染源监测、以及综合分析管理功能。

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完善环境安全与应急指挥中心及网络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实现对污染源的快速锁定、对污染源隐患的预测预警与闭环管理。判断污染源造成的污染影响,确定防治对策。明确污染物的浓度分布现状、发展趋势和发展速度。实现“九龙坡环境一张图”作战与环境状态全景展示。

2)环保综合业务管理工作平台

整合已有系统和在建系统,搭建新型智慧环保应用平台框架,形成集环保类业务应用为一体的综合业务管理工作平台,实现污染源在线监测、环境质量在线监测、监察执法、行政审批、建设项目管理、排污许权管理、排污费征收管理等系统的互联互通,通过工作平台规范业务处理流程,实现环境业务智能化协同应用。通过开展总量减排核查核算系统的建设,实现污染排放总量核算及分区动态管理、污染排放总量减排考核、主要污染物总量统计分析等功能。

2.林业一体化管控工程

1)建设目标

推进全区森林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等的建设,构建中梁山、缙云山“两山”生态屏障,划定管制区红线与限建区,实施强制性保护,形成立体绿化格局,打造城市绿肺。推动全区森林资源摸底建库,加强林业资源的管理。建立全区古树名木库,加强对全区古树名木的精细化管理。加强林区病虫害监控,强化林区病虫害防治。利用红外热成像、物联感知等技术,建立森林防火预警体系,推动森林防火工作由传统经验型向现代科学型转变,变森林防火预警工作由灾中监测为灾前预警,提升森林防火应急救援水平。

2)建设内容

整合林业已有信息数据和监控资源,建设智慧林业一体化管控平台,包含林政资源管理、古树名木管理、病虫害防治管理、森林管护巡检管理、森林防火指挥等功能模块。

林政资源管理:以统一的林业资源空间分布信息为基础,将林业数据落实到山头地块,提供从宏观到微观多级林业资源分布信息,及时准确掌握全区林业资源历史、现状和动态信息,反应全区每年的林地、林木采伐情况,监测全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实现森林资源分布查询、珍稀植物资源分布查询、林权证管理、林木采伐管理、木材运输管理等林政管理等功能。

名木古树管理:对区域内的每棵古树名木实行“一卡(登记卡)、一牌(保护牌)、一协议(管护协议书)、一台账(养护台账)”的管理模式,及时、准确掌握古树名木分布、生长状况,可在地图上准确显示名木古树的位置信息和进行三维展示。

病虫害防治管理:包括病虫害调查、监测预报与预警、预防与除治、灾害监测与评估等功能,并显示在三维影像地图上,自动判断生物灾害等级,响应预案。

森林管护巡检管理:通过智能电子标签信息识别技术,实现对护林员防火、防盗、防虫灾工作进行严格规范化的管理,完成自行定义巡检地区、巡检路线、巡检时间、巡检人员、排班计划等功能。

森林防火指挥: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提供森林防火早期预警信号,自动测量视场中物体的最高温度,超过系统设定的报警温升,自动报警。基于GIS地图,提供火点定位分析、火场标会以及扑火路径标定等辅助功能,实现灭火资源管理“一张图”显示,实现森林灭火指挥协同调度。

3.节能减排管控工程

1)建设目标

推进工业能效提升,实现企业资源(水、电、气)消耗的在线监测,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强化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开展城市重点公共建筑低碳行动,实现公共建筑用能数据实时监测,实现能效对标管理。

2)建设内容

工业能源管理系统:建设“三表合一”采集、能源信息资源交换、能源信息发布、能源监控预警、节能绩效管理、决策支持与服务等子系统,提供企业生产过程能源消耗的在线监测及关键设备生产能耗过程监控,实现对企业能源生产、输配和消耗过程的动态监控和管理。

公共建筑能耗监管平台:实现城市公共建筑能源数据的采集、监测、综合分析诊断和综合管理,深入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节水管理,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低碳行动,推行能效对标,强化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

4.文体惠民工程

1)建设目标

积极探索形成设施健全、发展均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大力提升惠民、便民、利民的公共文体服务信息化水平,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体生活需求。推进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发展数字化的九龙特色文体服务产业,扶持重点文体企业及文体人才,强化文体市场监管,提升文体产业信息化服务能力,打造线上线下文体消费的新业态。

2)建设内容

1)公共文化资源服务平台

建设文化资源共享体系,促进融合跨界发展,整合全区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院团、研究机构、文化站等文化资源信息,实现向公众提供文体场馆预约、活动订票、公益培训、演出直播等服务,开创线上线下互动的服务模式。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文体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全区24小时自助智慧图书馆建设,为辖区市民提供生动有趣、富有特色的智能文化设施服务。深入挖掘全区遗址文化、巴文化、抗战文化、宗教文化、工业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建设九龙楹联、重庆言子、地方文献等电子资源库及“走马故事”、白市驿川剧、含谷火龙等影像库。推动文化与商贸、旅游、科技、信息、金融、农业等行业有机融合和跨界发展,形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整体优势。

 

项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费发布服务,但对信息的合法性、实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名录资源由会员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传,个人信息均经处理后发布,如有遗漏戓涉嫌侵权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请将“该页网址和需修改及删除的内容”发至本站邮箱戓留言给我们处理。凡注册会员并发布信息或名录资源的,均可定期获得全球项目参考及合作机会。本站名录资源概不对任何第三方开放,更不提供如交换、出售及查询等服务!
项目合作及建议请留言:请理性留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姓名: 手机: QQ号: 微信: 邮箱:
验证码 点此换一张
关于我们 招商培训 代理招商 代理投资 代理融资 代理政策 战略伙伴 服务外包
广告报价 汇款方式 合作方式 免费发布 网群建设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