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南京3月24日消息(江苏台记者刘东)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记得小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在盛夏的夜晚,抬头仰望星空。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仰望星空这件本来稀松平常的事情却因为雾霾天儿而变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
别说抬头仰望了,就算是拥有专业设备的天文台,面对雾霾和"光污染"也会一脸茫然。南京市的紫金山天文台,曾经是一个拥有很多"第一"头衔的天文学研究基地,但是由于空气的污染,已经无法进行前沿的天文观测了,只好"改行"变成天文博物馆。
不过天文台又不能总因为这样的原因越来越少,新建天文台的工作同时也在进行当中,只不过选址的过程必须严格保密。这究竟是为什么?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著名天文台之一,始建于1934年。近年来,因为光污染严重,这使得紫金山天文台失去了晚间专业观测的功能。条件好的时候,紫金山上曾经可以观测到十好几等的暗星,而现在,几乎很难仰望星空。根据江苏省气象台的统计,南京日光强度50年来下降了14%。而其中灰霾的污染是重要原因,让南京的天空变得越来越暗淡。国家天文台太阳选址大队队长刘煜说,他们正在为国家天文台选择太阳天文观测站。由于南京的灰霾、光污染严重,在选址的时候,不列入考虑范围。
刘煜:因为它有灰尘,首先是PM2.5太高了。比如我们做地方观测,如果在南京这样的地方,可能每周都要清理一次镜片。这是非常大的费用。
这种大口径的望远镜清洗一次,至少要花费十几万元,而位于云南玉溪抚仙湖的太阳观测站,天文望远镜一年只需清洗一次。越来越差的天气,造成了天文设备清洗的高昂费用,让名噪一时的紫金山天文台渐渐退出了公众的视线。原本在紫金山上的天文观测,现在也只有少量的项目仍在进行。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主任张旸表示,虽然困难重重,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专业观测,他们正在将天文观测移师外地分支观测站,选取地点的标准也很严格。
张旸:灯光的影响,这是一个,另外要考虑气候的影响,比如像我们南京一年当中晴天连一半都不到,这肯定也不行。像空气的质量,空气质量不仅仅是我们社会生活所理解的,比如说干净、清洁,从天文上有更多的要求,比如大气的稳定程度、透明度等等,对这些都有相应的要求。
紫金山天文台从2000年左右就开始在在苏北盱眙和云南姚安选址建观测站,目前外面包括黑龙江、青海的两个站一共有四个站。
张旸:像盱眙和云南的都比我们现在的地方还要大,这几个都是2000年左右建的,青海的早,那是八几年就开始建了。
如今的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承担更多的是科普教育和科普旅游的职能。
张旸:这边老的基本上都留下来了。现在因为晚上没法观测了,现在可以进行的就是适合白天观测的项目,主要是跟太阳有关的一些常规观测。山上主要的是一个天文博物馆,科普教育、科普旅游。
不仅仅是紫金山天文台,在我国大部分的城市天文台都有着同样的困扰与尴尬,所以大部分城市天文台往到外地分支机构转移的做法并不少见。
张旸:不光是我们这一家,基本上所有的天文台都是类似的情况。比如上海天文台,在上海市肯定也没法观测,它主要观测点在浙江安吉。像北京国家天文台主要观测点在河北的兴隆县,它一建台的时候就选址在这个地方,因为离北京市区很远,所以它到目前为止还在用。
最佳的天象观测点,往往都是风景优美人迹罕至的地方,但是让天文学家苦恼的是,他们历时多年的调研勘测建成了观测站,可建成后不久,附近又相继建起了高尔夫球场和五星级酒店,环境不知不觉就受到污染。
国家天文台太阳选址大队大队长刘煜:信息发达时候,很多人知道我们天文学家在干什么,尤其是跟经济发展挂钩的一些,比如房地产开发商,跟旅游挂钩的这些公司,有的时候,我们往哪儿跑,他们就往哪儿打听。我们为了避免他们,很多时候,我们选址慢慢的进入一种保密状态。
目前,天文学家们又在为我国新的天文台选址而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