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长:赵新全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九号邮政编码:61***
电话:028-8289***
传真:028-8289***
信箱:swsb**[ta]**,a.c.cn
网址:http://www.**b.cas.cn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生物所”)成立于1958年,当时定名为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农业生物研究所,1962年9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南生物研究所,1971年1月更名为四川省生物研究所,1978年启用现名。成都生物所“十三五”科研定位与目标是:立足西南,在生命与健康、资源生态环境领域,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利用研究,注重现代农业与生命科学的融合,着力解决高效生物农药研发与农产品安全检测、作物分子育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资源高效持续利用等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为区域生态保护、生物资源利用提供科学基础、技术支撑、实用产品和决策依据,实现区域农业高效、安全、可持续生产,将研究所建成特色鲜明、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科技成果产出与转移转化基地、科技创新人才聚集与培养基地以及国际一流的微生物源生物农药研发基地。成都生物所的主要研究领域及学科方向为天然药物与人口健康、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工业生物技术及现代农业等,设有生态研究中心、应用与环境微生物研究中心、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天然药物与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和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5个所级研究机构。成都生物所两栖爬行动物、植物标本馆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四川省及成都市科普教育基地ꎻ馆藏两栖爬行动物标本10万余号,模式标本近660号,标本的种类、数量、各种文献等居国内领先地位ꎻ馆藏植物标本逾30万份,成都生物所公共实验技术中心拥有600兆赫兹核磁共振波谱仪、流式细胞分选仪等价值约1,3亿元人民币的各类先进科研仪器设备,并对社会开放,成都生物所科技信息情报中心馆藏以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主的中外文文献21万册,拥有包括5台服务器在内的专门进行机构知识产出数据建设与服务、科技信息情报数据存储与服务、生物领域科研成果发布与传播的电子机房,成都生物所建立了中科院茂县山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中科院成都平原农业生态站、中科院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站和中科院马尔康小麦夏繁基地等研究站(点)。2016年,成都生物所大力推进“一三五”规划的组织实施,加强学科凝练、体制机制创新及人才队伍和创新平台建设,将原来的14个学科团组整合为7个ꎻ开展了多次、多层面的战略研讨会,广泛征求意见,完成了«研究所“十三五”科研发展规划»。成都生物所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批准的动物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批批准的植物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设有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药物化学、药理学7个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点,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药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8个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生物工程、制药工程2个专业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共有在学研究生331人(其中博士生159人,硕士生172人),设有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有在站博士后16人。截至2016年底,成都生物所共有在职职工333人,其中科技人员203人、科技支撑人员69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54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04人,共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1人,“西部之光”人才入选者109人(新增8人)ꎻ“万人计划”入选者2人(新增1人),四川省“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2016年,成都生物所共有在研项目280项(包括新增项目170项),其中,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和任务17项(新增1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0余项(新增16项),中国科学院项目55项,其中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项目2项,科技服务网络(STS)计划项目和课题7项,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计划10项,新增四川省项目17项。2016年,成都生物所‘科成麦4号’‘川育25’‘中科麦36’3个小麦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创制了一批优异新种质,育成了一批抗病、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取得较大进展,建立了一种基于串联P.CR和小分子荧光基团的特异性DNA检测方法,在不饱和酮的生物催化不对称环氧化研究、孔道内表面胺基功能化SBA-15型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研究、快速合成手性四氢喹啉衍生物研究、生物启发的α-氨基醛的产生与应用研究、铜催化二烯的不对称硼化偶联反应研究等方面获得重要进展,揭示了乡土旱生植物地上地下资源获取的关联性、森林生态系统中林下层植被对上层乔木生长的影响机理,在低效人工林间伐调控对土壤呼吸影响研究、红树林古菌群落研究、极端降雨对高寒草甸生态效应影响研究、极端降雨对花椒农林复合系统中花椒生长的影响研究、磷添加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研究、牦牛瘤胃细菌和产甲烷古菌多样性研究、气候变暖和氮沉降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山林线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机理研究、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格局演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若尔盖泥炭地对环境变化响应研究、森林根系分泌物生态学效应研究、中国雾霾时空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等方面获得重要进展。2016年,成都生物所共发表论文325篇,其中S.CI论文240篇ꎻ主编出版专著3部ꎻ申请专利42件,其中发明39件,实用新型3件ꎻ授权专利21件,其中发明专利19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ꎻ审定农作物新品种3个ꎻ获得农药正式登记证2个。成都生物所是四川省全面深化改革试点区首批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2016年,研究所推动中国科学院STS项目“四川高效生态农牧业技术研发与示范”在绵阳落地实施,建立了80立方米秸秆畜禽粪便高浓度厌氧发酵工程,与相关合作社达成合作意向ꎻ推动中国科学院STS项目“新型生物农药与增效肥料的研制与应用”在绵阳落地实施,举办了新型生物农药应用培训班,推广S-诱抗素在水稻上使用2500余亩,与广元利州区政府签署«建设川东北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ꎻ推动石斛产业项目落地广元,为进一步加快其产业化进程,举办了石斛产业扶贫培训班,开展了石斛人工育苗基地和规范化种植基地的建设ꎻ绿色稻麦新品种推广项目落地广元,‘中科麦47’‘中科麦138’‘科糯麦1号’‘川育25号’‘科成麦4号’‘科优1599’在利州推广ꎻ推动核桃乳项目实现转化,为广元市天湟山核桃食品有限公司开发出“森湟”牌核桃乳饮料ꎻ组织相关成果参加杨凌农高会、重庆高交会以及绵阳科博会等成果对接活动。2016年,成都生物所新增科研合同经费12500余万元,到所科研经费14258万元,留所科研经费11473万元,专利转化7件,转化经费68万元。成都生物所现有参股公司3家,从事科技开发人员20余人,年产值20多亿元,利税3亿余元。2016年,成都生物所共执行国际合作项目与协议56项,其中新增21项,总经费970余万元,共派出30个团组37人次出访19个国家和地区,邀请和接待美、英、日、俄等27个国家和地区外国专家共计35批89人次,全年举办国际会议3场,国际培训班2场ꎻ与英国牛津大学药理学系联合成立“中英药用天然化合物研究与开发联合中心”。成都生物所是国家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境与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四川转化医学研究医院的依托单位,主办的«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是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名列国内生物学期刊Q1区,成都生物所主办的英文学报Asian Herpetologi.calResear.ch是亚洲地区唯一的两栖爬行动物学S.CI英文学术期刊,该刊2016年S.CI影响因子为0,5。(撰稿:舒服审稿:刘刚君)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文安邦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九号邮政编码:61***
电话:028-8522***
传真:028-8522***
信箱:offi.ce**[ta]**e,a.c.cn
网址:http://www.**de,a.c.cn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山地所”)由196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西南地理研究室发展而来,1966年2月改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西南分所,1978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1989年实行中国科学院和水利部双重领导并采用现名,2002年4月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2015年4月进入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特色研究所建设首批试点。成都山地所的基本定位与发展方向是以“认知山地科学规律,服务国家持续发展”为使命,立足地球表层系统科学前沿,提高创新能力,引领泥石流研究,发展山地灾害学、高山生态学ꎻ围绕山区环境灾害与工程安全的科技需求,在山区减灾、山地生态屏障、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ꎻ在重大山地灾害减灾理论与关键技术、生态保育与屏障建设支撑技术体系、流域水土保持与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取得突破,提升山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智库作用ꎻ加强科技联盟协同机制建设,形成科学-技术-工程-用户紧密关联的科技服务创新链条,成为国家不可替代的山地科学研究骨干引领力量,进入国际一流的山地科学研究机构。成都山地所设有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山区发展研究中心和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中心4个研究单元,设有四川省山区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综合测试与模拟试验中心两个关键支撑平台ꎻ建有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3个国家重点野外台站和其他5个院所级台站ꎻ与西南交通大学等共建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与四川省测绘信息地理局等共建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建有1个480平方米的科技展馆。截至2016年底,成都山地所共有在职职工278人,其中科技人员159人、科技支撑人员54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41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75人,共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6人,“西部之光”人才入选者82人(新增7人)ꎻ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7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7人,四川省“千人计划”入选者4人(新增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新增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1人。成都山地所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设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生态学、岩土工程和土壤学5个博士培养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学、岩土工程、土壤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和环境工程8个硕士培养点,并设有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225人(其中硕士生93人、博士生132人),在站博士后23人。2016年,成都山地所共有在研项目482项(新增171项),其中,主持973计划1项、承担课题6项,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参与7项,承担部委行业专项6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重点项目1项、中英联合基金1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6项(新增14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项、青年基金35项(新增5)ꎻ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2项、对外合作重点项目“一带一路”专项1项、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课题3项、STS项目3项(新增1项)、课题5项、“西部之光”项目36项(新增7项),承担国际合作重点项目8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198项(新增92项),部署研究所青年人才、“一三五”方向项目等38项(新增25项)。2016年,成都山地所全年发表论文227篇(其中S.CI/SS.CI检索论文112篇、EI21篇)ꎻ出版科技专著5部、科普专著1部ꎻ获得授权专利32项(其中发明11项、实用新型21项),实现专利转化1项ꎻ登记软件著作权19项ꎻ参与完成国家标准«土壤科学数据元数据»(GB/T32739—2016)1套,主持编撰地方标准1套,参与完成地方标准2套。2016年,成都山地所以学科发展带动技术创新并形成示范,积极构建科技服务网络,推动科技成果服务社会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有效支撑西藏及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建设,主持完成的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工程建设成效评估报告在国新办发布、参与完成的全国生态环境10年变化评估报告,此两项工作入选中国科学院2016年度科技成果转化亮点工作ꎻ立足西南,推动山地灾害防治技术示范,成果在川藏铁路、川藏高速公路、中巴铁路、城市和樟木口岸等防灾减灾中得到应用ꎻ关注民生,服务山区发展,提出的咨询建议在西藏、四川得到采纳并具体实施。2016年,成都山地所重点围绕“一带一路”国际减灾重大需求,继续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以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减灾计划为牵引,积极争取各类国际资源,并依托南亚战略成果初步形成了“一带一路”项目群,逐步推进“一带一路”实质性国际科技合作,全年办理出访99人次,接待来访136人次,并促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国际山地中心的双边合作,举行合作战略研讨会,启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合作研究项目,还承办了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国际山地中心中国委员会第一届指导委员会会议、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5年工作绩效评估(QQR)中国区评估会和咨询会,新签署与比利时鲁汶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斯里兰卡信息技术研究所、印度米佐拉姆大学国际科技合作协议。成都山地所是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四川省地理学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泥石流滑坡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山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水文专业委员会、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地质分专业委员会、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数字山地专业委员会等的挂靠单位,设有中国地理学会西南代表处,出版的英文双月刊JournalofMountainS.cien.ce(S.CI-E)连续4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山地学报»入选全国首批A类学术期刊名录。(撰稿:代丹张坚审稿:罗晓梅)
光电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刘恩海(主持工作)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邮政编码:61***
电话:028-8510***
电话:028-8510***
电话:028-8510***
传真:028-8510***
信箱:ioesb**[ta]**,a.c.cn
网址:http://www.**e,a.c.cn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光电所”)筹建于1969年,1970年6月起在成都大邑县雾山乡动工兴建,初名中国人民解放军1019所。1973年4月长春光机所进行人员分迁,1973年7月正式投入科研试制工作,1975年12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光电所以“探索科学真理,追求技术极致,报效祖国人民”为使命,以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为牵引,面向世界光电科技前沿和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系统开展光束控制、天文目标观测、亚波长技术、超高精度光学光刻系统、空间光电精密测量、轻量化光学、先进光学制造与检测等光电领域应用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高技术研究与系统集成创新研究,成为不可替代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际著名研究所。2016年,光电所制定了“十三五”发展规划,通过了中科院“十三五”规划“一三五”评估,评估指出光电所在“十三五”阶段定位准确,发展目标合理,按照“率先行动”计划的要求,光电所以“光波的操控”为研究核心,“光波的能量传输、信息获取和信息转移”为研究主线,积极申报中国科学院光电工程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光电所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院级重点实验室、9个重点学科研究室,建有精密机械制造、先进光学制造、轻量化镜坯与新材料、光学工程总体装配、计量与检测5个研制中心,以及1个技术保障中心——科技信息与情报中科研机构341心,并投资创建了以产品与服务市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为宗旨的四川科奥达技术有限公司。2016年,光电所紧紧围绕重大科研产出和学科建设,在若干领域建设和完善科研技术平台,全所新增离子束溅射镀膜机、六坐标数控射流抛光机、傅里页变幻红外光谱仪、高精度立式定心车床等50万元以上设备36台(套)。截至2016年底,光电所共有在职职工1153人,其中科技人员673人、科技支撑人员447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75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347人,共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ꎻ“西部之光”人才入选者97人(新增7人)ꎻ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39人(优秀会员2人,新增5人)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光电所于1981年开始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现设有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下设二级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3个博士学位培养点,光学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信号与信息处理、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和计算机应用技术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培养点(涵盖5个一级学科),光学工程、仪器仪表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5个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点,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读研究生376人,其中硕士生194人、博士生182人,在站博士后7人。2016年,光电所共有在研项目241项(新增项目141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7项(新增5项)ꎻ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7项ꎻ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项(新增5项)ꎻ主持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项、承担课题6项,承担863计划项目48项ꎻ承担(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财政部和院)重大仪器研制项目8项ꎻ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2项ꎻ主持院重点部署项目2项,承担3项ꎻ承担院地合作项目42项(新增27项)ꎻ其他各类课题99项。2016年,光电所在微纳光学研究领域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在其他优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显示度的成果,①突破“全时段自适应光学闭环校正”核心技术难题,建成世界上首套全时段自适应光学闭环校正高分辨力光电成像系统,②研制成功我国首块口径超4米的大口径望远镜主镜,是全世界公开报道的口径最大的低膨胀石英玻璃蜂窝夹芯结构轻质主镜镜坯,③超分辨光刻具备初步曝光条件,超衍射光学、人工结构天线取得突破性进展,超衍射光学研究相关结果发表在S.cien.ce子刊和NanoS.cale、A.CSPhotoni.cs、S.cientifi.cReports、Advan.cedOpti.calMaterials等高水平期刊上,④在面阵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研究、太阳大气高分辨力层析成像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被«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科学网等国内多家主流媒体报道,⑤完成四台量子通信地面望远镜的安装、调试及指标检测,正开展国际上首次星地密钥分发和双向纠缠分发实验,⑥在人眼视光学工程方面,研制了完备的视网膜细胞级高分辨率成像科学仪器,整体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6年,光电所共发表科技论文314篇,被S.CI收录论文119篇,论文影响因子5,0以上的23篇,影响因子3,0以上的38篇,论文整体质量较往年有了较大提高ꎻ申请发明专利152项,授权发明专利144项,保护了自主知识产权,为我国科学研究进步做出应有贡献。光电所产业发展重合作、推新品,以光电仪器产业化为目标,努力打造西南航空港开发区光电产业基地中心,推动产业发展。2016年,所控股公司各事业部创收继续“上扬”,紫外光刻机、核电设备研发面向工业市场创收创新高。2016年,光电所控股企业四川科奥达销售收入6406万元,利润263万元,在产业化与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新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处,在技术与市场之间搭建起了互通平台,并将通过公司改造、成都科学城高端产业基地打造进一步提振光电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2016年,光电所外事来访36批52人次,出访(含港、澳、台地区)20批68人次,其中,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6人次,引进设备预验收18人次、科技合作34人次,光电所还与美国研究团队开展TMT纳导星系统设计合作研究。光电所是四川省光学学会、中国光学学会光学制造技术专委会、中国光学学会情报专委会的挂靠单位,光电所主办的中文核心期刊和中文科技核心期刊«光电工程»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刊物,为中国光学学会的一级学会刊物,2011年曾入选第二届中国300种精品科技期刊。(撰稿:周鹏浩郑丽审稿:刘恩海)
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袁家虎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方正大道266号邮政编码:40***
电话:023-6593***
传真:023-6593***
信箱:yzxx**[ta]**it.a.c.cn
网址:http://www.**git.cas.cn
2011年3月,中国科学院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署«共建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协议»,正式启动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重庆研究院”)的筹建工作。2011年11月,国务院三峡办加入共建ꎻ2012年7月,重庆研究院获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正式设立ꎻ2013年11月,«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中国科学院院长办公会审议。
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姚永刚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教场东路32号邮政编码:65***
电话:0871-6513***
传真:0871-6513***
信箱:zhanggq**[ta]**l,kiz,a.c.cn
网址:http://www.**z.cas.cn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昆明动物所”)直属于中国科学院,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演化、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昆明动物所成立于1959年4月,其前身为昆虫研究所紫胶站,1963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南动物研究所,1970年划归云南省后改名为云南省动物研究所,1978年重归中国科学院,恢复原所名。2016年,昆明动物所完成“十三五”战略规划编制工作,确立了“一体两翼”跨越发展战略构想:“一体”即研究所“十三五”期间的“一三五”布局,“两翼”分别是“动物遗传与进化前沿交叉卓越研究中心”建设和“模式动物(灵长类)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稳步推进动物复杂性状的进化解析与调控先导专项工作,顺利完成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组织的国际评估和中期评议,依托先导专项,积极推进中国科学院动物进化与遗传前沿交叉卓越创新中心建设,力争建成具有学科高地性质的科学研究中心,重科研机构345点部署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灵长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计划投资3,6648亿元,建设周期5年,目前已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同时,昆明动物所作为建设依托单位的中国科学院-云南省人民政府西南生物多样性实验室顺利通过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和中科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组织的竣工验收。昆明动物所现有研究团队36个,拥有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云南省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动物生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畜禽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活性多肽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培育),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共建生物资源与疾病分子机理联合实验室,与苏州大学联合共建疾病动物模型与新药研发联合实验室,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共建天然活性多肽联合实验室。建设有非法人研究单元中国科学院昆明灵长类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非人灵长类种子中心等10个支撑机构与技术平台,以及无量山黑冠长臂猿监测站和昭通大山包野生动物野外观测站2个野外台站。中国科学院与云南省合作共建的昆明动物博物馆,馆藏各类动物标本80万余号,是我国热带、亚 热带动物种类、数量收藏最多的标本馆。图书馆有中、外文科技藏书3,8万册,中外文科技期刊16万余册。20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装备 总值5000余万元。截至2016年底,昆明动物所共有在职职工413人,其中科技人员175人、科技支撑人员197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34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高级实验技术人员55人,共有“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4人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新增1人)ꎻ“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ꎻ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2人ꎻ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新增“万人计划”3人ꎻ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1人(新增1人)ꎻ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17人(新增3人),优秀会员2人(新增1人)ꎻ“西部之光”人才入选者115人(新增8人)。昆明动物所是198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设有动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4个专业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动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6个专业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和基础医学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生物学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354人(其中硕士生183人、博士生171人),在站博士后25人。2016年,昆明动物所共有在研项目554项(新增113项),其中,主持973计划项目2项、主持课题8项,参与重点研发计划课题7项(新增7项)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新增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云南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0项(新增3项),重大研究计划7项(新增1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4项(新增3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68项(新增14项),青年项目48项(新增13项)ꎻ主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1项、项目3项、课题17项(新增3项),院重点部署项目3项(新增3项)。2016年,昆明动物所在多个研究方向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动物复杂性状的进化机制方向,揭示了金丝猴高原适应、家鸡视觉退化的遗传机制和金线鲃洞穴生活、翻车鱼快速生长的基因组进化奥秘,发现了高原哺乳动物瘤胃微生物组的趋同进化,在动物多样性方向,揭示了家犬扩散的迁徙路线,构建了蛙属物种的系统演化历史,发现鼩鼹类是一个单系群,证实近代物种加速消亡与人类活动有关,在人类进化方向,阐明了东亚人群肤色变浅的进化遗传机制和灵长类大脑起源进化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变化,发现低氧可能诱导藏族人群长寿,在疾病机理解析方向,证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在欧洲人群中与双相情感障碍相关并揭示了银屑病的分子机制,在动物模型方向,揭示了树鼩缺失免疫基因RIG-I的机制,利用树鼩精原干细胞获得世界首只转基因树鼩。上述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Geneti.cs等国际一流期刊。2016年,昆明动物所发表S.CI论文249篇,包括发表在NatureGeneti.cs、Nature.Communi.cations等5年影响因子(IF)>9的国际著名期刊论文29篇ꎻ申请专利(已获得申请号的专利)28项,其中包括24项发明专利和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16项,包括14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ꎻ登记软件著作权1项。2016年,昆明动物所共派出103人次出访17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合作ꎻ接待国外来访学者83人次,在研的国际合作项目7项,新获中国科学院国际人才交流计划6项,延期资助2项,推进实施国际生命条形码和“国际两栖爬行类生命条形码计划(.Cold.Code)”,发起“千犬基因组计划”,积极参与“中非中心”“东南亚中心”“中斯中心”和“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的建设和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昆明动物所是云南省动物学会、云南省细胞与生物学会、云南省免疫学会、云南省实验动物学会的挂靠单位ꎻ负责编辑出版动物学核心刊物«动物学研究»,该刊物入选2016中国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获得2016—2018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B类资助。(撰稿:黄加元杨茜审稿:沈华)
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孙航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邮政编码:65***
电话:0871-6522***
传真:0871-6522***
信箱:kibpub**[ta]**l,kib,a.c.cn
网址:http://www.**b.cas.cn
昆明植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昆明植物所”)前身是静生生物调查所和云南省教育厅于1938年7月合作成立的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1950年4月转属中国科学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昆明工作站。1953年3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昆明工作站。1959年4月,经国家科委批准,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所以“原本山川极命草木”为所训,旨在认识植物、利用植物、造福于民,办所方针为立足中国西南,辐射东南亚和喜马拉雅,在植物学、植物化学及植物资源发掘、利用与保育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2016年,昆明植物所“一三五”规划实施和特色研究所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制定并出台了“十三五”时期“一三五”规划ꎻ发布«云南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云南成为我国首个发布生物物种名录的省份,成果入选2016年云南十大科技进展ꎻ积极推进“双创”平台,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ꎻ高质量论文产出创新高ꎻ启动所级公派留学计划,加强青年骨干人才培养ꎻ完成所级知识库(KIB-IR)建设ꎻ学科评估获优秀评价ꎻBiotra.cks生命轨迹系统正式上线ꎻ多篇咨询报告被采纳,智库建设水平提升ꎻ举办吴征镒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启动所史馆建设,文化建设成效明显。昆明植物所研究系统设置“三室一库”,即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野生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和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ꎻ设有昆明植物园和丽江高山植物园,与世界农用林业中心共建山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与浙江省海盐县共建海盐工程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昆明部在此挂靠。昆明植物所设有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是中国科学院昆明生物多样性大型仪器区域中心重要组成单元ꎻ设有科技信息中心,承担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环境昆明分中心和昆明储存分中心的运维工作,植物标本馆(KUN)馆藏标本140余万份,是全国第二大植物标本馆ꎻ种质资源库已保存野生植物种子9484种,占中国种子植物总数的31,8%。截至2016年12月31日,昆明植物所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科研机构347者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新增2),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2人,国家“外专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4人ꎻ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2人,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23(新增4)人ꎻ云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2(新增1)人,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14人(新增3),云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者13人,从国内外引进各类人才37(新增4)人。昆明植物所现有生物学和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下设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物化学和药理学4个二级博士培养点和对应硕士培养点,并在生物工程和药学2个专业型硕士培养点招生,在读研究生458人,其中博士生212人、硕士生246人、含在读留学生27人。设有生物学和药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6年进站15人,出站8人,并获云南省首批受资助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6年,昆明植物所共获立项国家各级财政科技计划资助项目131项,新增经费8248,574万元,承担国家部委及地方在研的主要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共有61项(新增23),其中,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1项(在研),主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在研),承担(或参加)973计划2项(在研),承担863计划1项(在研),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在研),承担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2项和课题1项(在研)ꎻ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1项(在研)、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5项(新增2项)、重点项目2项(在研)、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云南省联合基金项目11项(新增1项)、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研)、承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研)、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1项(新增1项)。2016年,昆明植物所共获授权专利33项,其中1项为美国专利ꎻ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2项ꎻ云南省园艺植物新品种登记证书2项ꎻ获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类一等奖1项。2016年度,共发表S.CI论文504篇,其中第一作者单位发表S.CI论文236篇,TOP15%的有150篇,TOP30%的为248篇ꎻ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文章共有92篇ꎻ出版专著、译著7卷册。2016年,昆明植物所进一步完善技术合同管理,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新增技术合同76份,新增技术合同金额5683,7万元ꎻ年度到位经费2292,3万元,与云南恩典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抗凝新药LFG项目”全球独家转让于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转让金额4000万元。2016年,昆明植物所控股公司云南昆植园林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股改,昆明赛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为公司两大股东之一。2016年7月,由北京明弘科贸有限责任公司(植物医生品牌)投资布展的“扶荔宫”温室群对外试运行。2016年,昆明植物所争取国内经费来源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8项,获得经费支持1272,79万元ꎻ争取国外经费来源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8项,合同总经费270万元ꎻ新签学术交流协议9项,全年短期因公出访共计106人,国境外来访141人,在中国境内开展中外野外科学考察5项,举办国际会议3项,国际培训班1项,共聘任14位外国学者在研究所全职工作,获得中科院国际人才计划8项、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2项。昆明植物所的«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完成改版并更名为Plantdiversity[«植物多样性»(英文)],全年出版正刊6期42篇,文章被S.ci ̄en.ceDiret数据库收录ꎻFungalDiversity(«真菌多样性»)2016年发表论文6期27篇,为真菌学领域排名第二的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6,991。NaturalProdu.ctsandBioprospe.cting(«应用天然产物»)为开放源期刊,被ES.CI收录,全年发表正刊6期34篇。(撰稿:葛蕾朱卫东审稿:王雨华)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陈进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仑镇..邮政编码:66***
电话:0691-871***
传真:0691-871***
信箱:offi.ce**[ta]**g,org.cn
网址:http://www.**bg.cas.cn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系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领导下于1959年1月创建,1970年7月更名为云南省热带植物研究所。1978年3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1987年1月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的植物群落室与昆明分院生态室合并成立昆明生态研究所,其余部分划归昆明植物所所辖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1996年9月经中编办批准,昆明植物所所辖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与昆明生态研究所合并为独立的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沿用现名。2011年7月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3年6月成为中国植物园联盟理事长单位。版纳植物园立足中国热带,面向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开展以森林生态学、资源植物学和保护生物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版纳植物园设有热带森林生态学和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2个院级重点实验室、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和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2个国家级野外台站,建有综合保护中心、元江干热河谷所级野外台站、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标本与种质保存中心等支撑系统。截至2016年底,版纳植物园共有在职职工382人(含项目聘用人员3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9人,包括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38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68人、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人员86人,现有“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ꎻ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1人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人(新增1人)。“十佳全国科技工作者”1人ꎻ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7人(新增1人)ꎻ特聘研究员6人(新增1人)ꎻ卓越青年科学家1人ꎻ“西部之光”人才入选者68人(新增9人)ꎻ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9人(新增2人)ꎻ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1人ꎻ“云岭学者”1人ꎻ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3人ꎻ云南省百名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2人ꎻ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新增1人)ꎻ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6人(新增1人)。版纳植物园现设有生态学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植物学专业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生物学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266人,其中博士生95人(含留学生12人)、硕士生171人(含留学生13人),在站博士后共计15人(含外籍9人),其中与工作站联合招收1人。2016年,版纳植物园共有在研项目288项(包括新增项目80项),其中,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子课题2项ꎻ主持国家基金-云南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8项(新增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项(新增1项)、面上项目40项(新增16项)ꎻ主持(或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4项(新增2项),主持(或承担)院重点部署项目2项(新增1项)ꎻ承担重点国际合作项目2项ꎻ承担院地合作项目10项(新增2项)。2016年12月11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原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路甬祥,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党组副书记刘伟平、副院长张亚平、王恩哥,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等领导来园调研。2016年6月15日,尼泊尔副总统南德,巴哈杜尔,普恩来园访问。2016年,版纳植物园发表S.CI(SS.CI)刊物论文230篇,累计影响因子809,72,属于Q1的论文133篇(第一署名单位146篇),TOP10%论文54篇,在热带生态学与进化领域:谭垦研究员团队首次在脊椎动物外发现精确的语音报警科研机构349信号ꎻ在保护生物学与环境教育领域:Ri.chard.Corlett研究员在TrendsinPlantS.cien.ce上发表综述,从分子、细胞、组织、个体、物种、群落以至景观尺度上综合考虑现有的研究成果将极大地改善气候变化模型预测能力ꎻ在热带植物资源与农业领域:刘文杰研究员团队进行了种间竞争效应对橡胶树水分的有效利用研究,证实橡胶林复合生态系统显著地增强了土壤的保水能力,余迪求研究员团队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彭艳琼研究员团队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2016年,版纳植物园出版专著2部,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项,新申请13项,其中P.CT专利1项,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1项。获得美国专利授权2项。2016年,版纳植物园主办和承办各类学术会议54次、各类培训班16次,包括成功举办国际可持续橡胶种植会议、第四届中泰科技合作会议等国际会议,全年来园进行学术交流、培训、合作研究的世界各地科学家共192人次,到国外参加学术会议、合作研究、引种考察等共118人次,XTBGSeminar全年举行中英文专题学术报告65场,Lun.chtimeTalk全年举办43次。2016年,版纳植物园引种植物科学数据采集、管理及时规范,年内共引种1116种次,其中国内810种次,国外306种次,园区管理常年保持良好水平,入园人数77,03万人次。2016年,版纳植物园荣获首个中国最佳植物园“封怀奖”ꎻ被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命名为首批国家科研科普基地ꎻ入选首批“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举办首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艺术邂逅科学——热带雨林中国画写生作品展、植物园+青年科学节、兰花保护绘画全国植物园巡展、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植物科普展、第五届版纳植物园观鸟节等。2016年,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中心正式运行,跨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和缅甸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常务秘书长U,KhinMaungYee共同为东南亚中心揭幕,中心建成4个核心研究团队,即动物多样性与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传统医药与民族植物学和植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4个研究组,发表植物、节肢动物、两栖爬行类、鱼类等新分类125个,中心在东南亚地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2016年,景东亚 热带植物园建设取得进展。景东县人民政府与云南省公投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成立股份公司对景东亚 热带植物园进行建设。2016年,中国植物园联盟一期项目通过验收,联盟正式成员单位发展到96家,年内举办植物分类、园林园艺、环境教育等6期培训,共培训176人次,并派出7人赴英国参加培训,联盟的国内、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版纳植物园是云南省生态学会挂靠单位。(撰稿:玉最东杨振审稿:胡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