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过程工程研究所导师简介
李静海: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男,1956年生。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84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7年获本所博士学位后赴美国纽约市大学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0年回国后历任中科院化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职务。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6年当选瑞士工程院外籍院士。现任中科院副院长。主要从事颗粒流体两相系统量化设计和放大的研究,致力于气固两相系统的计算机仿真和多相复杂系统的研究,包括多相流动、煤燃烧、计算机仿真、多尺度方法。1989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3 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获奖人),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第一获奖人)。开发的抑制氮氧化物排放、无烟燃煤技术获国家级新产品证书,获2001年中国科学院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一获奖人)。他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第三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目前兼任国家“863”计划能源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颗粒学会理事长。还兼任著名国际期刊Powder Technology编委和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Advanced Powder Technology的国际顾问组成员,国际循环流化床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电话:010-62558318;
邮箱:jhli**[ta]**e.ipe.ac.cn
高士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4年12月生。现兼任过程工程学报副主编。1990年8月在沈阳化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院工作。1992年10月赴日本群马大学工学部留学,1996年3月获博士学位后留校担任助理教授。1998年4月到日本广荣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研究所工作,2000年6月回国到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流态化技术、烟气净化技术和洁净煤利用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迄今合作撰写专著1部,编著和译著章节5章,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申请发明专利11项。主持研究开发了干法同时脱硫脱硝新型流化床反应器以及吡啶合成循环流化床催化反应器,参加了循环流化床焚烧炉、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循环流化床反应器、旋流干燥器的开发研究工作。2003至2006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煤炭能源洁净利用基础”的研究,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化学工程中复杂系统的结构”创新研究群体成员。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转化,烟气净化及相关的颗粒流体系统中流动、传递和反应过程的应用基础研究。
电话:010-82627076;
邮箱:sqgao**[ta]**e.ipe.ac.cn
葛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970年3月生, 浙江杭州人。中国颗粒学会理事,《China Particuology》和《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编委。1988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1998获工学博士学位。1993-1998年在中科院过程所参加颗粒流体系统的计算机模拟与仿真研究,提出了拟颗粒模型。1997年12月至1998年3月到德国汉堡技术大学J. Werther教授的研究组进行循环流化床多尺度计算方面的合作研究。1999-2001在中科院过程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后留所工作。其间进一步发展了拟颗粒模型,开展了多尺度方法的机理研究。同时与所内外人员合作实现了其大规模并行、建立了千亿次微机集群系统。初步实现了离散模拟的工业应用。现已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专著8章,主持翻译著作2本。申请发明专利6项,已授权的一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课题各一项及国际合作项目两项。为基金委支持的创新群体成员。已主持完成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973项目子课题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课题各一项,中石油和宝钢等工业应用课题五项。 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尺度方法以及介观和微观模拟,主要研究对象为多相流动,纳微流动和传递过程,以及有关聚合物、乳液和生物体的复杂流动过程。研究重点是有关过程的非平衡热力学和统计力学分析、高性能计算及其工业应用。信息请访问:http://www.ipe.ac.cn/csms
电话:010-82616050;
邮箱:wge**[ta]**e.ipe.ac.cn
王维: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73年生。1997年获四川联合大学(现四川大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中科院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颗粒流体系统的多尺度CFD方法研究。曾主持十五攻关专题“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的CFD数值模拟”。现主持重点室基金“颗粒团聚结构动态特性对相间作用力的影响”和中石化“MIP反应器模拟计算”及X射线CT的实验平台开发;参与自然基金重大项目“化工过程中的时空多尺度结构及其效应-多尺度方法学及应用”的研究。曾参加中科院重大方向性项目“1000吨/年煤系高岭土快速流态化煅烧新工艺”的研究,负责过程控制、CFD模拟和流程仿真等方面的工作。在国内外主流期刊上发表文章近20篇。编写《流态化手册》之“力学原理”一节,翻译《微流动》两章。2002-2005兼任所团委书记。目前研究方向:颗粒流体系统流动、传质、反应过程的多尺度CFD方法,多相流时空分布的CT平台开发研究。
电话:010-82616050;
邮箱:wangwei**[ta]**e.ipe.ac.cn
孙其诚: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70年2月生于山东省,1996年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得硕士学位,2000年3月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0年3月至2001年9月在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做博士后,和王光谦教授合作建立了风沙动力学模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风沙输移和沙粒起跃等动态过程数值模拟,在此期间负责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项。2001年10月至12月在中科院物理所软物质物理实验室学术访问。2002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英国Aston University应用科学与工程学院作访问学者,从事颗粒动力学的研究;2003年1月起在都柏林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物理系作高级专职研究人员(Advanced research fellow), 合作教授是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欧洲科学院副院长(Academia Europaea)、前欧洲物理学会主席 Prof. Denis Weaire;在此期间负责爱尔兰高等教育基金一项(PRTLI ITAC2/QS,Irish Higher Education Authority)。我们一起提出了模拟全程液态分率泡沫结构的统一模型并应用于泡沫流变特性的研究,该工作于2004年7月在法国巴黎第五届欧洲泡沫物理学大会获得优秀研究工作奖。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与重要国际会议发表论文二十余篇,2005年7月回国,主要从事颗粒流体系统、液态泡沫内微流动的计算机模拟和实验研究,以及高效液液微混合器的开发。
电话:010-82627076 ;
邮箱:sunq**[ta]**e.ipe.ac.cn
杨超: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71年8月生,江苏睢宁人。现任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化学反应工程、多相传递与生物冶金”课题组组长。1993年南京工业大学化工系毕业并攻读硕士,1998年获博士学位,导师为时钧院士和徐南平院士。1998-2000年中科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博士后,在陈家镛院士和毛在砂研究员指导下,从事多相过程数值模拟和反应工程研究,获首届“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资助。2005-2006年美国康乃尔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美国李氏基金资助)。1999年获原化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A类),2006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已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2章,申请发明专利5项。研究方向:化学反应工程、多相流体力学、多相传递过程、微生物冶金和湿法冶金。将多相流体力学、传递原理、热力学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用于复杂多相体系的化学反应工程基础研究,对搅拌槽反应器、环流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生化反应器、膜催化反应器等多相反应和分离设备内的流动、传递和反应的机理及规律进行较深入研究,并发展多相流动和传递过程的计算方法和数学模型。参加过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及“863”项目的研究。参与完成重大基金子课题“络合催化α-烯烃氢甲酰化的反应工程研究”,主持完成重点基金项目“复杂多相新化工过程的化学工程特性研究”。现负责1项“973”课题(煤直接液化的反应工程学基础研究)和1项国家基金。
电话:010-62554558,62573446;
邮箱:chaoyang**[ta]**e.ipe.ac.cn
禹耕之: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71年12月生,男。1993年成都科技大学化工系毕业,1996年获四川联合大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中科院化冶所博士学位,导师毛在砂研究员。2001年3月至2003年12月,任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已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章,授权和申请有关多相反应器的发明专利7项。研究方向:多相化学反应工程、多相流动和传递。研究气-液、液-液、气-液-液和气-液-固等多相体系的化学工程特性、致力于多相反应器设计、新型表面曝气反应器及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开发等。曾负责1项国家青年基金项目,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重点基金项目的研究,现参加国家重大基金项目1项,负责企业合作项目1项。目前研究重点包括:新型搅拌反应器的流动、传质及构型优化,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的气液流动与数值模拟。参加的应用研究项目包括大型工业加氢反应器、氧化反应器的技术改造,小型煤液化反应器设计和大型工业结晶反应器优化等。
电话:010-62554558,62573446 ;
邮箱:gzyu**[ta]**e.ipe.ac.cn
张广积: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系表面活性剂专业,1995-1998年在北京化工大学读硕士研究生,专业为工业催化;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读博士研究生,2002年毕业,留所工作。博士论文题目:“镍黄铁矿生物浸出机理和动力学的研究”,发表论文多篇。论文期间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低品位复杂矿生物浸出基础研究”的工作。目前继续进行微生物冶金和与之相关的水处理和化学工艺方面的研究,承担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细菌还原处理低浓度重金属硫酸盐溶液的基础研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温菌浸矿过程反应耦合强化的基础研究”,作为业务骨干参加“973”项目“微生物冶金基础研究”子课题“硫化矿生物预氧化体系复杂界面作用”的的部分工作,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多相化工体系中Marangoni效应的机理、模拟及调控”的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冶金原理和强化,湿法冶金中多金属分离提取,冶金废渣综合利用,冶金废水无害化处理。
电话:010-62554558,62573446;
邮箱:gjzhang**[ta]**e.ipe.ac.cn
林伟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56年2月生。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工程系,1984年在该系获硕士学位,1994年在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化工系获博士学位后在丹麦技术大学任助教授、副教授。在荷兰、丹麦期间,主持、参与欧盟及荷兰、丹麦国家研究项目7项。1997年入选中科院\百人工程\,获\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资助。主要研究方向为根据固体燃料的转化特性,研究其热转化的内在机理和转化中效率、污染、运行之间的耦合问题和解耦原理,并根据其原理研究开发新技术。如,煤的梯级高效、洁净转化技术(煤拔头工艺)、生物质高效转化为液体燃料新技术、生物质燃烧发电技术、新型固体垃圾焚烧技术以及固体燃料在热转化过程中污染物的迁移机理和防治方法。目前承担973、863、重点基金等多项国家项目,已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三次获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最佳论文奖。与国外科研单位和大学有广泛的联系与合作关系。现任《过程工程学报》、《燃料化学学报》编委、中国颗粒学会理事。
电话:010-82627078;
邮箱:wglin**[ta]**e.ipe.ac.cn
宋文立: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男,1959年11月生。1985年4月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工博士学位、法国Institut National Polytechnique de Lorraine博士学位。1986-1987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赫曼研究所任工程师,1987-1997年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任高级工程师、燃烧实验室副主任。1997年至今在中科院过程工程所任多相反应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煤炭洁净燃烧与污染气体净化技术的开发研究;负责研制了燃用高硫煤的10t/h流化床发电锅炉;开发了直接燃用洗煤厂煤泥浆的流化床燃烧技术;负责研制的0.5t/h低NOx燃煤锅炉已成功进入市场,主持完成了与德国GTZ组织、山西省政府合作的民用低NOx无烟燃煤炉的推广项目。目前负责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化工科学实验室合作进行“VOC的循环流化床吸附控制技术研究”;863课题“煤拔头工艺的工业性实验”、863重大课题子课题“煤炭解耦燃烧技术以及生物质热转化技术等研究工作。
电话:010-82627078;
邮箱:wlsong**[ta]**e.ipe.ac.cn
杨学民: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65年7月生。1986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系,1989年在该系获硕士学位后到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工作,1998年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系获博士学位。1998-2001年在日本国名古屋大学化工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和在丹麦技术大学化工系进行合作研究。目前主要从事钢铁冶金、能源环保、生物质能量化、资源化和煤炭循环流化床燃烧过程的SOx和NOx排放控制领域的研究。发表论文80余篇,注册发明专利3项。
电话:010-82622893转804;
邮箱:yangxm71**[ta]**e.ipe.ac.cn
李洪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男,1941年1月生。博士学位。发表论文160余篇,撰写并出版中英文专著2部和4章,获发明专利4项,获实用新型10项,获鉴定成果5项。“气固流态化的散式化理论与方法”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移动床气固两相流理论及应用”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获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1项。培养博士15名,硕士8名,5位博士获院级优秀奖,本人被评为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程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颗粒学会常务理事,科普与培训委员会主任,流态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科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副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目前的研究方向为工业多相流反应器结构与行为的量化预测理论和优化调控方法;多相流结构与传递和反应的相互关系。
邮箱:hzli**[ta]**e.ipe.ac.cn
朱庆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9年5月生。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多相反应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1991年7月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1994年8月在本所获硕士学位,1997年7月在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 1998-2000年在日本九州工业技术研究所工作;2000年3月至2002年3月在荷兰安德霍芬技术大学做博士后,于2002年3月底通过中国科学院的\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回国工作。目前主要从事纳微粉体的合成与结构调控、能源转换材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系统、全陶瓷牙科材料、流化床反应器在材料制备与资源高值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接受论文31篇、国内学术期刊发表/接受论文24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2项(其中4项已获授权)、欧洲发明专利1项。现任Particuology(中国颗粒学报)编委,《过程工程学报》副主编,兼任中国颗粒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石油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
电话:010-62536108;
邮箱:qszhu**[ta]**e.ipe.ac.cn
陈运法: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5年3月生。1984年获河北矿冶学院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中科院化工冶金所硕士学位,1993年获法国路易-巴斯德大学材料科学博士学位,1993-1994年在德国新材料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过程工程所副所长、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国家纳米科学技术指导协调委员会委员、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协会高技术陶瓷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颗粒协会常务理事、《过程工程学报》副主编、《中国颗粒学报》编辑、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等职。研究方向为材料化学与应用技术,主要研究内容为纳微粒子的结构调控与工艺设计、颗粒组装技术与纳米结构功能材料研究、环境净化材料的研制、新型节能材料与技术等。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国际邀请报告15次,申请发明专利13项。现在承担国家“973”课题1项、“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1项、中科院方向性课题1项、科技部其它课题2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自然基金课题3项、企业合作课题5项等。在学博士后2名,博士生9名,硕士生5名。
电话:010-82627057;
邮箱:yfchen**[ta]**e.ipe.ac.cn
叶树峰: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66年12月生。1987年大学毕业后在江西新余钢铁公司三炼钢厂工作, 1995年3月在北京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1999年3月在该校获博士学位,1999年4月进入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2月出站留所工作。***
年1月-2004年3月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做访问学者。近年来一直从事冶金反应工程、资源与材料化工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已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现主要进行资源与材料化工的研究,以资源利用和环境友好材料制备为研究对象,通过反应机理、尺寸效应、表面改性、最佳制作工艺和化学制备过程的研究,研制新型环境协调材料,实现冶金废弃物的资源化与无害化(如:脱硫剂、炼焦过程脱硫、催化剂、远红外材料等)以及钢坯高温防氧化涂料、节能保温材料、纳米涂料等研究。
电话:010-62588029;
邮箱:sfye**[ta]**e.ip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