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 8 8 年5 月8 日,海淀试验区成为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 0 年来,海淀试验区经济持续增长,累计工业总产值达5 3 2 亿元,去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 2 2 亿元。据统计,试验区去年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接近5 0 %,其中对国有工业贡献率高达8 0 %。试验区已成为北京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1 0 年来,试验区的发展有以下特点:一是对不同性质的企业一视同仁,统一所得税率和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二是重视技术创新,1 9 9 0 年起试验区企业累计研究与开发投入达7 0 .5 亿元,占相应技工贸总收入的6 %,大大高于传统企业;三是主导产业突出,形成了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及环境科学、医药及生命科学四大支柱产业;四是紧跟世界经展,区内已有9 2 0 多家外资企业,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出口创汇额连续6 年占全市的一半以上;五是试验区的发展对其他地区起到很大的辐射和拉动作用,区内企业与6 0 0 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乡镇企业合作,向北京市和全国各地转移技术2 5 0 0 多项。
总结发展的经验时,试验区负责人指出,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所取得的各项创新成果是与从业人员的高知识结构分不开的。北大、清华等高校以及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都集中在这一地区,为其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保障。1 9 9 7 年,试验区1 0 万名职工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6 2 .5 %,其中硕士6 6 8 6 名、博士9 7 3 名,回国留学人员6 4 7 名。从业人员中专门事研究与开发的占1 /5 以上。他们中产生出一大批懂市场的科学家和懂技术的企业家。
实践证明,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市场竞争考验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已经取代了资金、能源、一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原有地位,成为不可替代的、第一位的战略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