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1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这几天,很多小学生已经进入到了放寒假的状态。要是问北京的低年级小学生,今年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估计很多孩子会回答说,没有考试了!
在北京市东城、西城、海淀等部分学校,一年级学生期末考试告别传统试卷,改玩游戏,甚至家长可以一起陪考。在西城区的一些学校,考场中看不到传统的试卷,却到处是孩子们的笑声,他们考试不答卷,改为做游戏,答对了还能有奖品。比如说,育才学校今年的期末考试就给了一年级学生巨大的惊喜。孩子们人手一张“智慧闯关 快乐遨游”的体验卡,可以尝试“把耳朵叫醒”、“蚂蚁搬家”、“分秒不差”、“奇思妙想”等等多个项目关卡,每通过一项体验,家长志愿者评委便会给他们几颗代表得分的小星星。
人大附小和人大附小京西分校一年级的期末考试更“好玩儿”,家长可以“陪考”,与孩子一起做游戏,来共同攻克“难题”。学校领导说,一年级孩子入学只有几个月,如果一上来就是紧张的考试,他们肯定不适应,而且还可能畏惧学习。因此学校允许家长陪孩子一起参加考试,在游戏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让孩子们爱学、乐学、会学,不把学习当成负担。
说到寓教于乐,这也是南美不少教育界人士希望的境界,不过学校老师得当心,要是给孩子设立的考试内容太过欢乐,家长可能就不干了。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前驻南美记者王觉眠: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害怕考试,南美国家的孩子也不例外,南美的中小学老师会根据孩子们的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得出一个综合分数,这个分数决定他们是升级还是留级,或者能不能以一张优异的成绩单升学,所以期末考试成绩还是很重要的,如果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那么它要面临语文、数学、社会自然和品德课的考核,随着年级的升高,考的科目也在不断的增加,比如说会增加英语、音乐等等课程,在考试方面南美人和我们有一些不同,南美人很重视口头表达能力,所以在语文和外语考试当中,口试占的比例很大,分数有的时候超过40%,学校要回答老师的提问,要流利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南美人认为这是对孩子的一种思维训练。
南美有灿烂的本土印第安文化和白人土著发展起来的南美特色文化,那么在小学的音乐考试当中,跳一段本国的民族舞或者会演奏本国的民族乐器也是会非常重要的,也是被一些学校列为必考的项目。现在学生压力大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南美的家长也觉得自家的孩子太辛苦了,教育改革所以也在这个其中磕磕绊绊的进行着,但是任何一项改革都会面对反对声,比如说前一段一位秘鲁的教育学家为了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想象力,在考卷上添加了不少漫画,卷子上面一片花红柳绿,全都是可爱的小人和小动物,孩子们倒是高兴了,但家长们又不干了,说这个举动应该让本该认字的孩子不能阅读到足够的文字,将来会成为一个半文盲,所以非常的反对,现在这项改变也就无声无息了,是顺从孩子,还是教化孩子,这个教育的老问题一直困扰着南美教育界的人士。
但话说回来,很多家长其实也担心这种游戏考试的方式。不管在地球哪个角落,亚洲的家长总是最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
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秉承着的是快乐教育的原则,和中国不同,澳大利亚的孩子们一年会有四个学期,在整个小学阶段孩子们都不需要经历期中和期末考试,甚至在澳大利亚的小学阶段孩子们连标准的课本都没有,平时上学的时候只要认真和老师们进行互动,完成相应的一些作业就可以了,当然在小学阶段小测验还是有的,但是这些小测验的成绩是都不会告诉家长,所以说对于孩子来说,一点压力都没有。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年级的不断提高,一些测验和考试也会慢慢的出现,特别是到了高中升大学阶段,澳大利亚也会有一场高考,但是对于很多澳大利亚本地人来说,包括高考在内都不用过于担心,因为高考成绩只占它进入大学衡量标准总分的一半,而另外一半取决于他的平时成绩,平时在高中里面好好的上课,好好完成作业,那么在高考之前基本上孩子们已经对于能够进什么样的大学有了一大半的把握,但是即便是在像澳大利亚这样考试毫无压力的国家来说,亚洲的家长们仍然会主动给自己的孩子们加上很多考试的压力,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优才班,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精英中学,亚洲家长们仍然为孩子们报读了额外的补习班,以争取能够在入学考试当中有一个好成绩。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是多少年流传下来的顺口溜。德国学校的情况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德国观察员薛成俊的介绍:德国各地的中小学不尽相同,但通常情况下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考试,德国考试一般都是四年,非全日制,只有半天上课,中午就放学回家了,而且没有家庭作业,整个下午都是玩耍时间。
以德国北威州为例,除了寒暑假之外,还有休假和复活节等长假,学校的学生一年又有两个学期,但是不一定都会有期末考试,包括中小学在内,很多科目的考试都分散在平时,孩子的学习和考试压力都比较小。小学四年后老师会根据每个孩子的综合素质进行评分,然后推荐他们上相应的学校,如成绩优异的孩子进入文理中学,成绩一般的孩子进入实科中学,成绩较差的孩子一般进入职业学托学校。前两种也就是文理中学和实科中学相当于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上到12年级后进行毕业考试,之后根据高中毕业成绩与大学进行双向选择,而后者也就是职业学托学校,主要是以学手艺为主,一般是无法进入大学学习的,所以说学校升中学才是决定孩子将来命运的转折点。这种学制一方面它能让一些孩子尽早的接受职业教育,有利于技术工人的培训,毕竟学手艺还是要童子功。另一方面它也过早的决定了孩子的前途命运,因此长期以来在德国也是备受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