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既是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将安乡由传统的农业县转变为现代农业强县的迫切需要。 一、现状和问题 安乡是典型的农业县,是全国有名的棉花、油菜、稻谷、珍珠大县。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农业结构、种植结构的调整,一批农产品加工和深加工龙头企业相继诞生;各种优质稻、优质棉、优质油菜及先进的种植技术得到推广和普及;许多优质畜禽、名特优淡水鱼类及特种养殖品种得到发展,这些为安乡农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近几年来,在政府及各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各农产品加工企业充分利用县域的棉花、稻谷、芦苇、亚麻等优势资源和丰富的畜禽产品,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17家,其中棉花加工企业6家、造纸4家、食品加工4家、亚麻加工2家、粮食加工1家,资产总额2.9亿元,预计2004年销售收入5.1亿元;全县有农林牧渔业专业协会42个,会员3.5万人;有农产品市场40个,农民经纪人600人,农产品流通基本畅通无阻。 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农民增收主要还是靠种养业、靠农产品价格,特别是与棉花的产量及价格相关性极高,增收项目不多,门路不宽,增收难度依然较大。二是市场主体发展缓慢,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当前安乡农村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组织缺陷,关键是以龙头企业、专业协会为重点的市场主体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导致农民在面对市场时对政策的依赖度过大。三是没有形成一批在全省、全国享誉盛名的农产品,大部分名誉在外的产品都只是停留在农业生产阶段(如珍珠、鲜鱼、稻谷等),粗加工和深加工产品太少。四是乡村债务缠身、农田水利设施老化等因素,也是制约安乡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应对措施 如何才能真正用抓工业的思路、理念、机制和办法狠抓农业,使安乡农业真正走上一条城乡统筹、以工促农、工农互动的良性发展道路。就是要在"兴工强县,民营富民"的热潮中,创新抓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思路与方法,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模式,敢于大胆尝试。 一是培育市场主体。以现有龙头企业为重点,按照"大、高、外、强"的要求,着力培养一批能参与省内外市场竞争的大企业。力争3至5年建成1至2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3至5家年销售收入过5千万元的龙头企业,10至15家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龙头企业。 二是抓好优势产业。通过进一步的结构调整,重点培育优势产品,加强区域板块和示范小区建设,重点抓好优质稻、优质棉、优质油菜、优质瓜果菜、优质畜禽、名特优水产品、速生丰产林等优势产业建设,努力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三是推进农产品深加工。重点围绕优势产业,依托龙头企业,以初级加工产品为基础,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增加下游产品,实现多项转化增值。 四是大力发展项目农业。把龙头企业、公司、各类中介组织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充分利用安乡自然优势、农产品原料资源优势等,吸引更多的投资商来安乡从事初级农产品的后续加工,实现多次转化增值。 五是创建农业精品品牌。加快农产品商标注册和质量安全认证,积极申报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积极开展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生产。 六是构建农产品营销网络。积极拓展外地市场,发动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到省内外大市场建专业市场、设产品专柜、开营销窗口。积极扶持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提高安乡农产品市场占有率。